Hi!请登陆

海底1万米,你好!

2020-11-30 42 11/30

图为奋斗者号。中国船舶集团供图(新华社发)海南三亚,南山港。28日8时30分许,一阵汽笛声响,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完成第二阶段海试,胜利返航。1个多月时间,累计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0909米的纪录,让人类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有了新坐标。海底1万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里程碑!中国跻身深潜世界排行榜前列你好,神秘的深海!大洋之底,马里亚纳海沟,迎来奋斗者号的无声问候。我国从此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地球第四极,水压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其最深处约11000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叠加华山的海拔高度。11月10日清晨,载有3名潜航员的奋斗者号从探索一号母船机库缓缓推出,被稳稳起吊布放入水,近4小时后,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下潜深度达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全球范围看,大深度载人深潜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关口。中国起步晚,却迎头赶上。2012年,7000米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问世,创造当时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7062米的世界纪录;2017年,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获得突破,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攻关不停步,海洋科技必须自主自强。作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一个核心研制项目,奋斗者号实现了跨系统、跨单位、跨部门的大团队合作。不容易!关键技术护航万米深潜奋斗者号的特殊本领,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设计。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还要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设计难度可想而知。设计人员针对超高压复杂环境,采用多系统融合集成设计,使奋斗者号潜浮速度、舱内空间使用率等指标大幅提升,同时通过载人舱实时监测和评估策略,实现潜水器优良的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抗压。在万米深海,水压超过110兆帕,约合1千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这种极端压力条件下,按照载人舱的目标尺寸和厚度要求,以往深潜器使用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科研团队历时数年,自主发明了特殊钛合金材料,又通过攻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建造难题。操控。潜水器去到万米深渊,可不只是到此一游,还要完成岩石、生物抓取,以及沉积物取样等精准科考作业。这需要灵活的机械手、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电动观测云台。针对深渊复杂环境,奋斗者号实现了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学观测、高精准作业取样等功能。通信。亲爱的观众们,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奋斗者号的画面向大家展示万米的海底。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后,3位潜航员第一时间通过水声通信系统分享了他们的心情。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探索一号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实现了潜水器从万米海底至海面的文字、语音及图像的实时传输。相较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技术指标更高。浮力。载人潜水器下得去,还得回得来。这里面的关键是固体浮力材料。这种材料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压,制备技术难度大,世界范围内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经过持续攻关和多番论证,一种高强空心玻璃微球脱颖而出,兼顾了材料的密度与强度,实现了浮力材料的重大突破。众多关键技术提供护航,让奋斗者号的机动性、作业能力、舒适度及安全性大幅提升,成为国际唯一能同时携带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业的载人深潜装备。接力棒!载人深潜精神立典范与载人航天一样,载人深潜也秉持了一棒接着一棒跑的传统,形成了一批领军科学家队伍。奋斗者号部件的国产化率超过了96.5%,具备了全海深进入探测和作业的能力。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叶聪感慨万千,参研参试人员克服了多个台风的阻挠,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的考验,向世界最深处进军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在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激励下,奋斗者号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奋斗者号成功研制和万米海试的突破,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将为深海科学考察、海底精细作业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为下一步带动深海能源、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6500米以深的深渊,是国际公认的解决生命起源、地球演化、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领域。随着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返航,一系列科研成果将为人类揭开更多海洋奥秘。(据新华社三亚11月28日电记者张泉、董瑞丰、赵颖全、陈凯姿)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