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日本颠覆性的新发现?行星和恒星,极有可能是同胎而生!

2021-3-3 48 3/3

在茫茫宇宙中,人们最熟悉的天体必属恒星!因为,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目之所及都是与我们太阳相仿的同族兄弟——闪亮的恒星。可宇宙中,比恒星更为普遍的天体,人们一直认为是那些躲在每颗恒星背后的大量行星。

按目前普遍赞同的天文理论:恒星是宇宙中巨型的星云,因引力坍缩而形成。最终,让星体形成大质量和高密度的状态,以致产生足够的内部压力点燃了氢,让其发生核聚变,于是太阳就真正发光了。

而恒星的质量大小,往往决定了星体内部的压力层次,也就决定了核聚变的当量级,而不断循环重复发生的核聚变过程也就形成了恒星的成长与衰亡过程。这有点像每个生命个体的演变过程,是由细胞不断重复裂变衍生了生命的成长与衰变过程很相似......直到某一天,细胞裂变的能量再也扛不住了,也意味着生命个体的终结,此理也同样适用于恒星个体的核聚变过程。

相比质量异常庞大的恒星主体,在过去人们习惯性的理论中,对于以恒星为主体的恒星系,行星就像是恒星附带的产物。过去大家普遍都认为:恒星诞生后,剩下的“边角料”——星云及其气体宇宙尘埃,慢慢在庞大恒星引力下,相互撞击凝集成各自轨道围绕恒星旋转的天体——行星(就像地球火星那样)。

这个理论,在过去大家都觉得无可挑剔、理所当然……

可就在最近,日本理化研究所等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却有意外发现!他们利用了美国的甚大阵射电望远镜,还有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天线阵列的观测数据,再结合实验室模拟的结果,却推论出一个新模式:恒星系在形成之际,行星和恒星极有可能是同时诞生的。

最典型的样本案例,就是据地球450光年之外的一个原始星座圆盘,可直接观测到的已形成块状物。这个圆盘的形成过程中,似乎印证了行星也已开始形成。有了这样的新发现后,他们进一步对其他的多个天体圆盘(恒星系“”最早期时期)进行精密观测,同样发现了类似的状况。所以,他们大胆推测并在实验室用计算机模拟出新的理论模型——恒星和行星同时生成发展的情况。

其实,有类似的看法,并不是日本研究团队第一个提出的!早在2020年初,天文学家们就观测到:距地470光年的年轻原恒星IRS 63,周围有两个深色的同心环形缝,他们当时就推论这会不会是最早期的行星形成轨迹。可按传统的核心吸积理论,人们却苦恼地发现有解析不通的地方——这个时候的恒星(太阳),并没有足够的质量来吸引形成行星.......

可事实上,却又发生了两颗原行星的轨迹G1和G2两个吸积盘缝,研究团队还模拟计算出这两个潜在原行星的具体位置与质量:一个大约是19倍的地日距离,质量为木星的0.47倍;另一个大约是37倍的地日距离,质量约为木星的0.31倍。

而这样的研究和观测结果,一度让研究团队百思不得其解。也推测会不会有这样的两种可行性:一、恒星系中,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火星)是同步诞生的。

二、恒星系中,事实上并没有形成行星。只不过是恒星吸引物质汇聚后,并向恒星汇聚移动时,其摩擦导致的一种叫径向漂移的障碍现象。从而形成环形或新月形缝。

很显然,日本团队更倾向于第一种的理论推测,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哪怕他们的新理论极有可能会颠覆了传统的理论观点——类似地球这样的行星是诞生于太阳之后。

这种争议性极大的观点,也引起了天文界更广泛的热议与讨论!

详细学术论文可参考:New Study Shows How Stars and Planets Grow up Together as Siblings in Cosmic Cradle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