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食肉动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动物,那食草动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动物吗?

2021-1-10 42 1/10

有人说:“食草动物的祖先是食肉动物,食肉动物的祖先却不是食草动物”。对于这个说法,我认为:也对也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所有的哺乳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就是羊膜动物的演化支之一-合弓纲动物。之后合弓纲有演化出了盘龙目,其中的盘龙目下的真盘龙亚目再次演化才有了兽孔目。兽孔目再次演化形成了哺乳纲。那么,按照这个演化关系,哺乳纲的直系祖先是兽孔目。兽孔目在三叠纪演化出了摩根锥齿兽以及许多近亲物种,最终才有了哺乳纲的多样性。

因此,在哺乳动物的演化史中,兽孔目下的动物有食肉动物也有食草动物,所以,说上面的说法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兽孔目下的真犬齿兽类最终演化出的最早的哺乳动物,而真犬齿兽类是原始的食虫类动物,所以,说它是食肉动物也在情理之中。

image

为什么原始的食肉动物可以演化成为食草动物?

在开始我们就分析了一下哺乳动物的演化史,其中兽孔目下的真犬齿兽类演化出的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当然哺乳动物只是真犬齿兽类的一个演化支,除了哺乳动物,它还有两个演化支,即三瘤齿兽类和三棱齿兽类,只不过,这两个演化支一个在侏罗纪早期灭绝(三棱齿兽类),一个在白垩纪早期灭绝(三瘤齿兽类),最后只剩下了哺乳形类。

这些哺乳形类在整个的恐龙时代只能以小小的体型避免与当时地球上的霸主恐龙发生冲突,所以,它们的演化出的锥齿兽体型也仅与现在的老鼠差不多大。它们属于原始的食虫类哺乳动物。根据它们化石的形态(尖利的爪子,长且尖的嘴巴)看,它们应该是生活在树上的,以昆虫或者蠕虫为食的食肉动物。

image

哺乳形类以小小的体型成功的躲过了白垩纪晚期的大灭绝事件,恐龙灭绝以后,给了地球上其他幸存的生物足够的生存空间,此时哺乳动物才开始正式的演化。之后,哺乳动物呈多样化,全球性的发展,各种哺乳动物各显神通,在竞争中,差异化开始明显。

一部分哺乳动物缓慢的增大的体型,依旧是食肉的食性,而且猎物的体型开始慢慢变大,而一部分哺乳动物完美的诠释了“柯普定律”(自然界中体型逐渐变大的动物源于自己的选择,而非随机性),它们越吃越大,越大对自己越有利(天敌越少),而为了获取大量的食物,它们选择了营养级低,但是更以获取的植物性食物。此时,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正式的划开了界限。

image

没有食肉动物是食草动物演化而来的吗?

其实,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自然界中的动物,你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食草动物有时候也吃肉,比如河马虽然是食草动物,但是它们遇到羚羊的尸体时,也会吃;长颈鹿有“嗜骨癖”,它会捡食食肉动物吃剩的猎物骨头,还有牛虽然是纯正的食草动物,但是事实上,有些牛还会吃蛇等等。

但是,作为纯正的食肉动物来说,它们却几乎不吃植物性食物,这是因为食草动物偶尔吃肉可以说是一种天性(它们的祖先就吃肉),而且食草动物吃肉,是食物营养级由低向高递进,而食肉动物如果吃草的话,还降低了食物的营养级,显然不能满足自己身体的需求。

因此,食草动物偶然会吃肉,但是食肉动物(纯正的)却不吃草。

image

有没有食肉动物是由食草动物演化而来的?

答案是肯定的。上面我们说过,从祖先的角度看,食草和食肉动物都有着共同的食肉祖先,所以,当分化形成后,食草动物再次吃肉,也不是不可能的。下面我们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袋狮这个名字相信许多小伙伴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澳大利亚生物进化史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而且在澳大利亚生物特殊性的情况下,能够出现一种可以媲美如今的花豹、小型老虎(苏门答腊虎)的食肉动物也足够让它“扬名立万”了。

袋狮从名字上看,它就很“澳大利亚”,因为有袋类的食肉动物除了澳洲,其他地方一概没有,这就是澳大利亚生物的特殊性。袋狮是生活在距今约200万年前的一种有袋类食肉动物,它与其他食肉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没有尖利的犬齿。犬齿是食肉动物的标配,因为它们捕猎靠的就是犬齿。因此,袋狮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袋狮与袋熊和考拉这些食草有袋类哺乳动物有着非常接近的基因,因此,科学家认为袋狮的祖先也是食草动物,再结合它没有犬齿的特点,更加佐证了袋狮就是由食草动物演化而来的。

image

当然作为一种食草动物演化而来的食肉动物,袋狮虽然没有犬齿,但是为了捕猎,它将门齿进化成了类犬齿,非常的尖利且粗壮,这使得它的咬合力比现存同体型的食肉动物都要大。当然,这对异化的门齿虽然帮助袋狮在澳大利亚生活了接近200万年前(距今约4.6万年前灭绝),但是同时也为它的灭绝埋下了伏笔。因为,它的牙齿结构非常的适合捕猎移动缓慢的大型食草动物,但是对捕猎小型的食草动物毫无帮助,因此,在大型食草动物纷纷灭绝后(比如巨型短面袋鼠、巨型袋貘等等),它们最终也渐渐走向了末路。不过,在袋狮的灭绝中,人类的活动也做出了一定的“助力”,因为在距今约6.5万年前,东南亚地区的人就来到了澳大利亚,作为当时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与人类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image

总结一下

从哺乳动物最近的直系祖先看,所有现存的哺乳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食虫类祖先,也就是食肉动物。但是,在漫长的演化中,哺乳动物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态位,造成了食肉和食草的食性差异。许多人认为,食肉动物不可能由食草动物演化而来,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知,因为袋狮就是典型的从食草动物演化来的食肉动物。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评论列表(2条)

昵称不可以为空e

人就是啊

2小时前举报

回复

1

科学猎奇作者优质创作者

人是杂食性的

2小时前举报

回复

没有更多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