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天降陨石砸破房顶:“屋主成千万富翁”,为何惊险更应该被看到?

2020-11-20 39 11/20


原标题:天降陨石砸破房顶:屋主成千万富翁,为何惊险更应该被看到
被陨石砸穿的简易屋顶
近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一颗价值约1216万元的陨石砸穿一名棺材制造商的屋顶,使他瞬间成为千万富翁。据悉事发时棺材制造商正在屋旁工作,这颗突然降落的陨石将地面砸出15厘米深的坑,其重量达2.1公斤,具有45亿年的历史,每克价格高达5600元。
对于这样的新闻简述来讲,近乎所有的关注度都聚焦在屋主成千万富翁的结果上,而对于天降陨石砸破房顶来讲,基本上没什么解读增量。可事实上,如果降落中的陨石正好砸在棺材制造商的身体上,那么所谓的千万富翁就成为一种虚妄。
很多时候,现实中的福祸确实是相依的,但在基本的世俗审视上,往往只会关注其中的福,至于可能发生的祸,只会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去搪塞。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就棺材制造商来讲,在陨石降落之初,可能多半处于心惊肉跳之中,毕竟自己就在屋旁做棺材,但凡陨石降落的路线偏离一些,很可能所做的棺材就是为自己而造的。
只可惜,媒体舆论在介入这场意外时,更多是站在奇迹的立场上,去谈论陨石的价值,以及陨石带给棺材制造商的价值。而对于其中的惊险,近乎避而不谈。甚至,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调侃:还做什么棺材,赶紧买游轮。
说到底,人们对于这场意外的看待,已经进入绝对的物化视角,也就是有价值增量的意外被关注,主要是因为意外被看成一种生产力。并且基本的介入视角中,都会代入感很强,起码不少人会在心中默默地反问:为何不能落到我家呢。
事实上,如果降落中的陨石恰好落在棺材制造商的身上,无论是伤残,还是身亡,新闻的趋向都会走向某种不祥的隐喻。起码就因为做棺材的标签,棺材制造商的命运就会被解读成各种神秘的故事,而对于千万富翁的解读就会成为一种暗淡的惋惜。
要知道,新闻生活化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纸媒时代的新闻报道,更强调绝对因果和绝对教训,而当下的社交媒体图景是,情绪的,争辩的,围观的,并且都是在线化和动态化的,这导致一些媒体为争夺流量,很容易进行偏差的报道。
当然,我们也清楚,就算是纸媒时代,也没有媒体敢说自己的报道就是客观的,只能说是相对客观。不过媒体就天降陨石砸破房顶屋主成千万富翁的报道处理来看,显然也反映出当下人们一夜暴富的心理特征,即便这件事情本身很惊险。
因此有关客观真相的报道,从来都是报道者自身真相观的反应,同时新闻发布者也希望读者认同他她对真相的陈述和传播。所以有时候,报道机构和读者群体也是有潜在呼应的,报道机构只要不是刻意的养蛊,为流量而流量,其实就已经可以打九十分。
与此同时,后真相时代其实是一种新闻消费方式,在看似围观的氛围之中,其实都是在寻找某种情绪和心理自洽的过程。也就是同样的认知寻找同样的认知群体,这导致有限的共识往往弥足珍贵,也会成为作者和读者最后的自留地。
所以,关于讲道理这件事情,压根儿就不容易普遍实现。就比如人们总觉得印尼苏门答腊岛这位棺材制造商命真好,可是当棺材制造商自己站出来表达事发之初的惊恐时,可能多半会被嘲弄太装。就好像,只有欣喜若狂才配得上千万富翁的身份似的。
并且,就媒体来讲,披露棺材制造商这一身份,到底是为客观报道,还是为形成某种世俗层面上的绝对反差,这其实也值得玩味。因为在具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棺材制造商和千万富翁这两个标签,本来就会触发丰富的联想。
不得不承认,愤怒很多,艳羡很多,换位很难,慈悲很难,这基本上是社交舆论中最典型的特征。有不少学者认为,当下不再是公知时代,而是大众时代,也就是比起严肃的追问以及一本正经的述说,人们更愿意走向嘲弄和自嗨的轻松之中。
但在这个过程之中,还是要有所警惕,起码不要太过极端,能多元的看问题尽量多元化的看问题,能不骂人尽量不骂人,否则一味的追求言语上的爽快和轻松,久而久之就会让公共对话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以至于聪慧的人都懒得讲出真知灼见。
当初鲁迅在杂文中鼓励: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年轻人勇于向前。也就是能不为一切羁绊所束缚,气吞山河,海纳百川。然而回到当下,好像第一第二都已经不成问题,唯一要命的是话不投机,转身就是一万头草泥马,这确实够让人感到不快的。所以就印尼苏门答腊岛这件事情上,我们既要看到棺材制造商的欣喜,也应该看到他的余悸,毕竟这才是后真相需要看到的图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