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富士康“13连跳“往事:大国制造的过去,华为的未来

2020-11-16 34 11/16

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世界工厂"的称号享誉世界,而如今中国制造已经在加快脚步向中国智造迈进,未来将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提起中国制造,就不得不说著名的富士康了,一句"你自己做,不如我做便宜。你让别人做,也不如我做便宜",富士康将自己的底气展示在世人面前。

可就是在如此厉害的富士康,竟然发生了"13连跳"的事件,使富士康被阴云笼罩。这个中国制造的代言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它又将带给我们什么?

一."十三跳"的背后,悲剧的发生

富士康被称为"血汗工厂",这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曾经的"十三跳"事件所造成的伤痛至今都还为消散。

富士康于1988年在深圳投资建厂,以高科技电子加工为主,长期为苹果、诺基亚、索尼等品牌加工、生产产品。作为代加工方,利益自然比不过掌握技术的一方,富士康如果想最快地获取利益,数量庞大的工人自然成为富士康天然的"母乳"。

所以虽然工人为企业发展付出了很多,但实际上工人们能获得的回报却远远不能和他们的付出相匹配。令人震惊的"十三跳"其实早已注定。富士康"十三跳"之谜。

这件事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工人的长时间连续劳动。"站在机器前,要连续工作8个小时,恨不得东西一直掉,那样就不用站着了,如果可以躺一分钟,那简直是天大的享受。"这是一位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心酸回答。

长时间的连续劳动一点点蚕食着了工人们的精神,压抑着情绪终有一天会控制不住地爆,这时将给他们最后一击。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每个工人都要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工厂里的每一个工人就像是生产线上的机器,分毫不差地重复做着一件事。这就像是卓别林《摩登时代》的再现,工厂中人和机器完全成为一个共同体,人在长时间的流水线工作中逐渐失去"人"的情感,彻底成为生产的工具。

第三个原因是:员工缺乏归属感。富士康鼓励员工加班,员工加班越多,挣得就越多,事实却是他们的最高工资其实是政府出台的最低工资,员工不加班,就难以在深圳生存。这样的公司形象,员工们又如何产生归属感呢?或许这才是富士康"十三跳"背后的真相。

我们不能说富士康要负全部责任,但富士康没有及时为自己的员工考虑,导致了惨案接连发生,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二.富士康"十三跳"事件,我们应如何应对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这更是一道难题。这都在考验我们能够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

而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是企业运转的关键,一旦员工出了问题,企业也无法置身事外。而和富士康一样拥有众多员工的华为,更需要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在华为,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司的持股人,与其说华为是任正非的,不如说华为是所有华为劳动者的,华为实现了公司命运和员工发展的真正挂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华为采取透明的管理机制,也是它能够凝聚全体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员工满意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会被更好地激发出来,这样一来,公司盈利了,员工也得到了幸福感提高,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华为和富士康两大公司员工的不同,为我们解答了"十三跳"的难题。在华为工作的员工,介绍自己时会很自豪地称自己是华为人,他们是真的把华为当作自己的家和未来。

华为总裁任正非讲道:"我们公司员工都是傻傻的,一个都没有被吓到,我们觉得很平常。"这是华为面临着强大压力下,对我们讲诉的内部员工的反映。他们没有被吓倒,反而像是在享受,这样的淡定足以说明华为的实力。

华为所展现的正是富士康"十三跳"最好的解决方法,建立起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看到未来。

三.富士康•华为,振兴•衰败

富士康著名的"十三跳",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现实问题:员工和利益应该选择谁。富士康十三个员工都因为承受不住压力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和企业的选择密不可分。

在一成不变的厂房、宿舍、食堂,一成不变的重复、枯燥、麻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领着同样的工资,吃着一样的饭,每一天都和前一天一模一样。这样如同放电影一样的生活,让身处工厂中的员工感受不到一丝生机……这才会导致他们失去奋斗的希望,选择结束。

这是所有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企业追求盈利,固然是它的本能,但企业要看到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富士康发生的惨痛事件和它陷入困境,正是选择了眼前的利益的教训。除此以外,家国情怀也是企业不可以忘记的。

企业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应该注重社会效益。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企业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们要吸取富士康事件的教训,将它铭记在心里。要明白,企业的生命力要靠员工的创造力,没有强大的基础,在再高的楼都会崩塌。

中国的未来将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但华为、富士康等企业必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代言人,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需要更多有为的企业戮力同心,共创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