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建议人工智能伦理应考虑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因素 | 绿会BASE代表参加人工智能与伦理在线会议

2020-11-9 33 11/9

11月6日,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委员会(绿会BASE)代表应邀参加了人工智能与伦理在线会议(AI & Ethics Conference)。此次会议由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主办。据介绍,为期2天的会议聚集了13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机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4个主题:安全、正义、道德和隐私。

(来源/主办方)

此次会议的背景是:通过机器学习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世界。人工智能系统以达到人类或超人类水平的性能,正在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而这些领域曾经只属于人类决策者。尽管前景广阔,但人工智能系统进入人类社会的过程并不那么顺利,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

◆ 我们是否应该将人工智能系统引入军事应用?

◆ 我们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运行?

◆ 我们是否意识到人工智能系统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 我们是否该容忍人工智能系统造成的导致伤害和不公平的错误?

在此次会议中,来自一些领域的学者参与探讨了这些问题。这种跨领域的探讨,无疑是很积极、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这里面,笔者发现缺少来自环境领域的专家。13位专家分别来自计算机科学、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和公共政策。

(拓展阅读:我们对UNESCO人工智能伦理草案有意见 | 周道生态文明(第69讲))

然而,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气候变化及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人类必须共同应对的三大危机,三个危机也带来新的文明的变迁。在AI伦理制定的过程中,不应把它纳入AI研发的底线,而是所有政策决定者在进行AI研究的时候都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危机、公共健康危机这三个人类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这挑战之下行为伦理的变化放到极端重要的位置,使AI伦理为我们人类的今天以及明天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事实上,2020年7月中旬,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委员会(BASE)工作人员发现,当时UNESCO正在征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中,并没有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考虑。而这份草案,一旦在UNESCO的大会上通过,未来将成为全球首份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准则性文书。

(拓展阅读: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工作委员会征集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建议)

首先要点赞这场会议的主办方、各位专家,带来的这场精彩会议;

在此基础上,笔者期待未来能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进一步拓展AI伦理研究的思路 ——

人工智能伦理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来考虑环境因素?应考虑哪些Environment的因素?期待未来这一问题得到本次与会专家、更多相关专家和公众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类脑智能研究中心曾毅研究员的主旨报告。来源/在线会议截屏)

(杜克大学哲学系Walter Sinnott-Armstrong教授。来源/在线会议截屏)

(布朗大学Bertram Malle的精彩报告。来源/在线会议)

(Wendell Wallach在回答提出的问题。在问答环节,总共是3个人提了问题,笔者也提了问题,但是很可惜,会议主持人只选择回答了第1、2个问题,却忽略了第3个关于人工智能与环境的问题。来源/AI & Ethics Conference在线会议)

整理/LW 校/绿会BASE编/Angel

【参考资料】

AI&Ethics Conference | 与13位专家大牛一起讨论人工智能与伦理

https://mp.weixin.qq.com/s/kyxRcO9cDZiwxWit4Hfkh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