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OLED彩色化技术,是OLED发展与应用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2020-11-1 28 11/1

原标题:OLED彩色化技术,是OLED发展与应用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彩色化技术的突破是OLED发展的关键,OLED的彩色化方案主要有RGB三色发光法、以蓝光材料为基础的色变换法和以白光发光层搭配彩色滤光片的白光法等,目前主要采用三色发光法和白光加滤光片法。

C.W.Tang成功制备的有机小分子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为绿色,目前绿色OLED器件已进入了实用化阶段。进一步研发的目标是实现彩色显示。目前彩色实用化技术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红、蓝、绿三基色方案,美国Princeton大学的ZilianShen在1700Å的ITO上镀12层膜构成Stacked-OLED可发出红、蓝、绿色光,而且可独立控制,也可发出任意的混光。日本的先锋公司用这种方案发展了全色OLED显示;另一种是制成白色器件,再利用彩色滤光片得到红、蓝、绿及白色四种器件,能否得到稳定的红、蓝、绿及白色的器件关系到能否真正应用的问题,目前这四种器件的研究都非常活跃。

一般来说,使用彩色滤光片的方式无需分涂发光材料,因而最易于实现玻璃底板的大型化。但扩大色彩表现范围需要增加RGB三色材料成膜的厚度。而且,彩色滤光片会增加光吸收量,有损OLED的优势之一的面板亮度指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与分涂方式相同的亮度,就必须提高白色发光材料的亮度,这除了会增加功耗,还会缩短寿命。也就是说,色彩表现范围的扩大与功耗、寿命是相互矛盾的关系。

柯达试制的8.1英寸产品在扩大彩色滤光片的色彩表现范围的同时,解决了以上问题。试制品的色彩表现范围高达NTSC比100%。对于功耗,如果使用最新白色材料,8.1英寸面板的功耗不足2W。而同尺寸LCD面板的功耗为2~4W左右,作为产品完全可以与其竞争。另外,由于组件的结构是光线从TFT一侧射出的底部发光型,因此,彩色滤光片需要在TFT底板上形成。

这些特性的提高主要归功于两个原因,一是在照明用途开发的带动下,白色材料的发光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柯达采用的白色材料电流转换效率约为50cd/Å,自2007年起,每年的提升幅度为50%。另一个原因是采用了W-RGBW自主亚像素排列,并对驱动方法进行了改进。与使用传统的RGB三色彩色滤光片相比,这种方式能够兼顾低功耗化和色彩表现性能。具体来说,该方式是把RGB和W(白)这四种亚像素作为1个像素来显示彩色画面的。由于W部分没有滤光片,因此,显示全白画面时,其功耗低于传统方式。而且,显示特定颜色时只需使用W与RGB三色中的两色。其余一色可以不发光,有助于延长寿命。

每个像素在RGB三个子像素的基础上追加了一个白色(W)子像素,也就是说由总计4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使用时则是将3种子像素结合起来进行色彩显示,这样一来在这些子像素中就一定会用到W子像素。也就是说以GBW、BRW、RGW这样的组合方式来使用。W子像素的发光效率高达12.5cd/Å,分别约为R的5倍、G的2倍、B的11倍,所以与只使用RGB相比,电源利用效率就得到了提高。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成功开发了576×324像素的13英寸OLED面板,其采用的是喷墨技术来涂布高分子有机EL材料。通过将4只20英寸低温多晶硅TFT底板粘到一起试制出了上述产品,利用喷墨技术一次性形成了OLED材料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