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電商賣故事的幾種包裝方式

2020-9-5 48 9/5

隨著網絡的發展帶來的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導致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就瞭解一些“真相”,然而,在商品世界裡面,有些“真相”真的是真相,有些“真相”,則有可能是商傢為瞭促銷、提價……等所“包裝”出來的故事。

如果我們把“包裝”看做一個中性詞匯的話,包裝肯定不是為瞭“騙”,從學術領域來分析,“包裝”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增加產品的可信度,第二則是讓產品具備差異化,從而產生提價的可能性。

產地包裝

在產品包裝當中,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就是“產地”瞭。關於產地包裝,又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地理上的位置,一種是工藝流傳的區域。我見過的“最有趣”的產地包裝,莫過於把一種文玩產品“蓮臺菩提”包裝為“尼泊爾蓮臺菩提”瞭——確實有一些菩提子原產地是尼泊爾,但是這個蓮臺菩提就是產自我國南方的“仁面果”的果核——加上“尼泊爾”這個產地,在商傢看來就是“品種品質”的保證瞭。

另一種產地包裝就比如賣瓷器的,將“發貨地”設置為景德鎮,或者賣葡萄幹的,將“發貨地”設置為烏魯木齊,或許,商傢隻是在景德鎮、烏魯木齊租賃瞭倉庫,但是在消費者看來,因為“發貨地”特產與地區的聯系,就會讓商品的信譽和價格都增加一些。

歷史包裝

歷史包裝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品牌的年代屬性,另一方面則是指商品的“做舊”。

“百年老店”、“第二十三代傳人”、“始於東漢末年”……,如果某一種商品的介紹當中出現瞭類似的字樣,那麼消費者會怎麼看呢:“能夠傳承瞭這麼久,這種商品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吧”;“品嘗一下兩千年之前的味道”;“古人用過的東西,總是要原生態一些吧”……一系列的說法出現,必然就會為商品“增姿增色”。

本文所說的“做舊”,並不是造假,而是一種讓產品看起來更有“年代感”的工藝方式。比如硬木傢具、又或者陶瓷類的傢居裝飾品,隻要這種商品在古代曾經出現過,那麼讓它的外觀顯得“舊一些”,總是對這類商品的價格是有好處的。

名人包裝

與古代名人有關的產品就不用多說瞭,都已經成瞭古董、古玩,其價格比起它自身的價值,早就“不可以道裡計”。拋開這些古董類的商品不談,即便是現代、當代名人,其對於產品的“增值”可能性也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常見的“代言”就是“名人包裝”的最好體現,一般來說,“名人”所能代言的產品並不受限於他“出名”的領域,在普通消費者眼中,名人是一種“品味”的象征,名人使用過或正在使用的產品,必然是“有質量、有效果”的。

除瞭代言之外,“名人曾經消費過”也是一種很好的“包裝方式”,像很多餐館裡面展示著一些文體娛樂名人前來消費就餐的照片,就是這種包裝方式的很好體現。

結尾的話

上面列出的三種“包裝方式”,都是基於“軟實力”的包裝。很多時候,“軟實力”要遠比“硬條件”所帶來的“包裝效果”好很多。不過,無論怎麼說,包裝、市場營銷……,都是基於產品自身的性價比之上的促銷行為,沒有好的產品,“包裝”也就顯得像是“欺騙”瞭。但是在當下的競爭環境之中,如果不進行包裝或者營銷推廣,又確實會限制住產品的市場拓展能力,如何取舍,如何能夠讓消費者“既消費瞭故事,又買到瞭滿意的產品”,是每一傢企業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Ta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