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父亲和丈夫只能活一个,怎么选?她一句话解决,从此诞生一成语

2020-11-9 40 11/9

广大男同胞都不喜欢一个刁钻的问题,“老婆和妈妈同时掉水里,先救谁?”有的女孩真的会这样“考验”男方。如果男同胞愿意,也可以假设一个场景反问女方,“如果老公和父亲同时身处险境,先救谁?”

配图

这里并非开玩笑,也无意反击对前一个问题兴趣浓厚的女性。其实,史书里记载的一件事和第二个问题类似,且更严重:丈夫和父亲只能活一个。由此却产生了一个被广大女性痛恨的成语。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成语原本并不是贬义。

事情发生在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也就是东周,见载于《左传》和《史记》。

郑国权臣崛起

如果您读过《古文观止》,应该对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有印象,郑伯就是非常强悍的春秋“小霸”郑庄公。

配图

郑庄公在位时,一个主管边疆事宜的“封人”祭仲得到赏识,被提拔为卿大夫(祭字用作姓时读【zhài】)。祭仲的地位炙手可热,成为郑国头号权臣。郑庄公死后,祭仲先后拥立了四任国君,掌权二十年。

起初,祭仲做媒为郑庄公娶了邓侯之女。郑庄公去世后,祭仲就把邓氏的儿子立为国君,也就是郑昭公。但郑庄公的另一个老婆雍氏很不满意,想让自己的儿子公子突上位。

雍氏是宋国人,其族人受到宋国国君的宠信,颇有势力。于是雍氏家族将祭仲诱骗到宋国并抓住他,逼他拥立公子突,否则就要杀了他。同行的公子突也遭绑架并被勒索财物。祭仲被逼无奈,只得与雍氏家族达成协议,回国后拥立了公子突,即郑厉公。郑昭公逃到了卫国避难。

配图

然而,郑国还是祭仲掌权,郑厉公不过是个空架子。

郑厉公在位的第四年(鲁桓公十五年,前697年),对祭仲的专权忍无可忍,想除之而后快。说起来郑厉公也是够莽撞的,他私下吩咐自己的亲信、祭仲的女婿雍纠杀掉岳父。雍纠倒是同意了,打算在郊外宴请祭仲的时候动手。他的阴谋当然不会让老婆知道,但他把宴请岳父的意向告诉了老婆。

祭仲之妻的名言

雍纠的老婆雍姬一听,觉得不对劲,丈夫款待岳父,为什么不在家里设宴,偏偏设在郊外呢?

配图

雍姬不动声色,回了娘家,问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个更亲?”母亲并不知道女儿为什么这样问,答道:“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这句话很容易看懂,意思是,只要适合,任何一个男子都可以成为你的丈夫,但父亲只有一个,这怎么能够相比呢?

当时雍姬的母亲还不知道女婿的阴谋,只是以平常心回答女儿的问题。从古代礼教和血统关系的角度而言,一定要以女儿的立场让丈夫和父亲分出亲疏之别的话,雍姬之母说的话毫无问题。即便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

配图

可是,“人尽夫也”后来慢慢演变为成语“人尽可夫”。按照雍姬之母的本意,这个成语只是就事论事,不含贬义。但该成语的本义早被人抛到九霄云外,变成了人所共知的贬义,被女性痛恨。

一两千年来,很多成语和惯用语的含义都产生了变化,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我们接着说郑厉公和雍纠的阴谋,这件事结果如何呢?

女儿警觉,祭仲胜出

《左传》记载,雍姬“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雍姬对父亲说,不知何故,你的女婿不在家里设宴,要在郊外宴请你,我感到奇怪,还是告诉你吧。

配图

雍姬很警觉,担心父亲出事,一句话救了父亲。祭仲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先下手为强,立刻派人杀了雍纠,将其尸身扔进河里。郑厉公惊闻消息,派人把雍纠的尸身捞了出来,叹道:“让妇人得到消息,你死得不冤!”

这样一来,郑厉公和祭仲的关系就很尴尬了。祭仲顾忌影响,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会对郑厉公下手。但郑厉公深感自危。没过多久,郑厉公就逃到蔡国去了。

结语:这桩两千多年前的权力斗争中,雍纠显然得不到人们的同情,毕竟他有杀岳父的企图。这种情况下,雍姬理所当然站在父亲这边。就算她的丈夫和父亲没有闹到那一步,而是因为别的原因只能保全一个,让她选择的话,她也只能选择搭救父亲。

而这件事产生的成语变成这个样子,有一些“断章取义”的缘故,我们只需要了解其来龙去脉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史记》、《左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