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王羲之也有败笔,这一笔可不是什么险绝复归平正,不可学习

2020-10-30 53 10/30

见过斜向上的横画,见过斜向右的竖画吗这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字,并且还是书圣大人王羲之的宝迹。临过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应该都见过这个竖画蹩脚的释字。集王羲之圣教序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撰写的经文序文,唐玄奘历经十七年的辛苦,从佛国印度带回来大量梵文经卷,又奉命于弘福寺译经。太宗皇帝亲自为之撰文做序,就是这篇圣教序。王羲之集字圣教序释因为李世民太崇拜王羲之了,在刻石之前要求弘福寺一个通王羲之的,据说是王羲之后人的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的王羲之旧迹及民间王羲之的遗墨中集字,来完成包括这个序在内的诸多译文的摹写。当时做这项工作,怀仁用了二十几年时间才完成,可见集字成篇的难度也是很大的。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锋铦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难以做到忠实于原字又能让它们相互呼应,彼此揖让。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局部可是后来的人却看不到这一点,还神秘兮兮地讲这个释字,王羲之是如何用的巧妙又大胆,是如何如何的见功夫。我要说王羲之这个字就是一个败笔,你会不会觉得我是来黑书圣的这个字无论从单个字的结体组合,还是从整篇的章法布局上,都经不起美学概念的推敲与判断。如果要说这是孙过庭所说即能险绝,复归平正,是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的。这个字别说静态的平正,连动态的平正都没有。何况这一斜竖也谈不上险,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劣。王羲之万岁通天贴这种被说成险,跟欧阳询险绝不一样。欧阳询的险绝多来自结体,很多笔画写出来太欹侧,总有一种要摔倒的感觉,人们把这叫做造险。可贵的是,欧阳询造险之前就已经给以后的平险想好了办法。所以,所有的险势,都有制衡,而这里的释却最终犯了险,没有平险的余地。王羲之的书法被南朝的袁昂评做: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这种风气是什么是高贵的不屑的爽利之气。而不端正,也并非歪歪斜斜地不挺直,是稍稍有一点不停当、不太合时宜,反而生发出来不拘小节的爽爽之气。不端正,绝非像释字一竖歪斜的如此不含蓄。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局部由于年代久远,王羲之的大量笔迹到今天都已经看不见了,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这个释也不能考证出来历了。从笔势上看,这个字有可能就是书圣写着写着,因为速度快,手底下滑了一下而出现的一个败笔。在原帖中,他可能会采取别的方式补救一下,以不破坏整篇的美感。但是在怀仁集字时,一是没找到形势的释字,只能用这个写坏了的;另一方面,也没找到能与之呼应补救的相邻的字。虽然历时二十几年,也没有办法避免这种遗憾。王羲之万岁通天贴局部这些就是集字的不妥,不管是平时的临习还是创作,最好不要用这种集字的方法。这是很多人不太在意的事,人们还会拿这一点来夸奖别人的作品。说某人写出了哪个大家的风格,随后来一句,看某某字就跟什么帖里的一样的。学习不但不赞成集字,也不赞成一个字一个地学习。这句话有点不太好理解,不能通篇里拿出一个字,一次性把这个字写上一万遍,直到把这个字写好。同时是手部肌肉产生记忆,以后写字一出手就这样写。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局部这种观念看似有道理,可以用到高难度技术训练上,比如打乒乓球,比如射箭,比如焊接宇宙飞船的接缝但是却不该用到艺术上!书法要使笔听命于手,手听命于心,才可以做到意在笔先。肌肉的记忆已经不能听命于心,写出来的字再完美,也只是死板的影像。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要把书法写成艺术,还是多用点心,写出神采来,才是正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