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常熟无人机飞向新天地

2020-12-20 42 12/20

图:无人机拍摄的西城楼阁。通讯员 王洲摄

文/融媒记者 陆飞龙

伴随着一阵蜂鸣声,无人机腾空而起,这样的景象对于市民来说不再罕见。无人机已日渐成为常见设备,其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11月底,市无人机协会成立,本市无人机爱好者有了切磋交流的平台,无人机拍摄逐步走向规范化。

“常熟最早玩无人机的是一群航模爱好者。”市无人机协会常务会长王洲介绍,七八年前,一些“技术宅”出于机械组装的好奇心,将卡片机和飞行器连接起来,制作出了极简易的无人机。当时的无人机体型笨重,只能直线飞行或转弯,无法悬停,镜头视角也无法调节。然而,这样富有创意的制作依然令人兴奋。

相机与飞行器相结合的创新技术既让航模爱好者着迷,也为摄影达人带来无限灵感。随着越来越多的拍摄视角独特的照片在网上亮相,常熟的摄影爱好者按捺不住好奇。2013年底,在爱上摄影的第四年,王洲花费近万元购入了他的第一台无人机——大疆精灵1代。他带着无人机来到昆承湖畔,在湖面完成了他的第一次无人机试飞。按动手柄,无人机在空中越飞越高,王洲身边围观的人越聚越多,而烟波浩渺的昆承湖的全貌在遥控器小小的屏幕里越来越清晰。“空中的视角非常令人震撼,很多景色是人站在地面无法看到的。”王洲说,尽管当时镜头只有1200万像素,图传信号限制在两公里内,但操控无人机的体验还是开启了他摄影生涯新世界的大门。

为了用无人机拍出更具震撼力的画面,无人机飞手在追求拍摄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担负着“失事”的风险,圈内人将之笑称为“炸机”。在昆山锦溪的乌篷船内拍摄宣传片时,王洲的无人机撞到乌篷船的篷檐后落水,不幸“炸机”。“为了拍出好的作品,冒点风险是难免的。”王洲说,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避障范围由双向发展为6向,通过智能模块预先设定点位确定飞行轨迹,现在“炸机”的风险较过去低了不少。同时,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除了有用于摄影摄像的民用无人机外,消防、农业、地图测绘等众多领域都开始应用专业化的无人机设备。2016年,蓝天救援队引入无人机作为应急搜救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无人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为行业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7月,沪苏通铁路常熟站的开通更将无人机的管理提上议程。市无人机协会成立以来,目前登记在册的会员数量已达85人。“通过协会这个平台,我们希望能为无人机爱好者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举办比赛切磋技艺,以及为其他需要应用无人机的行业提供培训等服务。”王洲说。

通过空中视角深入挖掘城市的旅游资源,已成为一种趋势。近日,2020首届“鸟瞰视界”全国航拍大赛举行,这是中国摄影网成立20年来首度举行航拍比赛。市无人机协会将2019年年初大雪中的虞山雪景作为作品参赛,成为全国参赛团体中唯一一家县级市无人机团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