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亮眼的新科技

2020-11-12 38 11/12

仿真“小姐姐”

可模拟200余种人类微表情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卢真珍

本报讯 “大家好,欢迎来到2020专交会现场……”在专交会知识产权系列主题展示区,一位“小姐姐”用动听的声音进行现场播报。不过这位“小姐姐”可不是真人哦,她是大连蒂艾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产权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星”。“小星”不仅外貌上具有超高的仿真性,还有丰富的表情和语言处理能力。

大连蒂艾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监赵欣悦告诉记者,他们是全球第一家可以量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所谓服务就是指可以代替很多服务行业的人、在服务行业的场景中从事一些单一的、重复性的劳动,像酒店前台、讲解员、销售员等岗位的工作都可以胜任。

据介绍,“小星”在内部设计上采用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无论从涂装、骨骼仿生、肌肉结构都达到了完美复制人类的水平。控制方面,搭载自主研发的操控系统,以高度聚合,精准控制肌肉群的运动和组合方式,“小星”可以惟妙惟肖模拟人类微表情超过200种,全身最高可达67个自由度。

不仅如此,“小星”具备了目前最领先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基于云端大脑的深度学习系统,可以对人类的行为进行模拟学习。可以进行多国语言翻译及对话,通过与人类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思想”和“情感”。

“依靠中国先进的5G技术,希望‘小星’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对于这样的场景,赵欣悦很是自信。

陪练机器人

一分钟能发80个球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卢真珍

本报讯 在专交会实物展厅,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款产品,充分展现了专利技术带给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变化。一进入展厅,不少观众兴致勃勃地和中国乒乓球学院的陪练机器人切磋球技,一分钟最多可以发80个球,而且全方位覆盖球台。这个陪练可真是厉害了!

记者了解到,这个庞伯特发球机器人叫M-ONE,它的发球有短有长,灵活多变,令参观者惊喜不已。该展品相关负责人介绍,由新松机器人与中国乒乓球学院合作研发,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完美结合。M-ONE不仅还原了自然发球方法,提供便捷个性化球拍快换,还拥有运动轨迹分析模块、动作分析模块等应用,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便捷交互,实时反馈训练数据。

“M-ONE的发球,短球够短,长球够快,落点精准,线路随意;高吊低搓,擦边擦网,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技能学习、健身锻炼以及专业训练的需求。”该负责人说,和市场上类似的产品相比,该发球机器人的发球动作完全模仿真人通过摩擦产生旋转,通过在手机端设置旋转等级、速度等级和落点位置等,实现发球轨迹的全面覆盖,还原自然的发球动作,一分钟最高可发80次球。

据悉,该产品通过长达六年时间的研发,于今年正式上市,已在中国乒乓球学院投入使用。通过人机互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陪练人员,颠覆了专业运动员的传统教学与训练模式。

512层全景多模态CT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卢真珍

本报讯 在世博广场的一楼大厅,以“迈向知识产权强国之路,编织知识产权运用之网,绽放知识产权价值之光,夯实东北全面振兴之基”为主题,设置了专题展示区。展示区里最醒目的展品就是一台CT了。可别小瞧了它,它可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就是由沈阳东软医疗最新研制的无极512层全景多模态CT。

CT大家都见过,那么这台CT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在现场,东软医疗市场部负责人刘居东告诉记者,工作时,这台CT能给人“看”得更细。“我们平时在三甲医院做的CT,一般都是‘扫’到32层到64层的,而这台CT可以达到512层。这台机器大概可以感知到人的大脑的感知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无极512层全景多模态CT颠覆了传统宽体CT影像链中的矛盾,在稳定条件下,保证“超速旋转”,“超宽覆盖”兼得超强的“伪影抑制力”;“低辐射剂量”与“高清图像”融为一体,以大道至简重构超高端CT。

2020年,该CT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让东软医疗走上引领超高端CT发展的技术前沿,也让我国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进程迈出了坚实一步。

目前该CT已在国内的重庆、郑州等地的几家大型三甲医院装机投入使用。

本版影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高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