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媒体深度融合”第二谈: 紧紧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融合基点

2020-11-11 29 11/11

文/王禹

在各种学习中,我们已经领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始终贯穿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但是,作为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们是否真正领会和理解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一)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以人民为中心”也是做好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点,不可动摇。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处于攻坚阶段,如何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正含义,则决定了深度融合工作的高低成败。

在新闻界已经坚持了多年的“走转改”工作就是走进人民、贴近人民,转变作风的重要实践,不仅全方位提升了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中,同样要重点解决好“为谁服务”“如何服务”“服务的最终目标”三个问题。

(二)

正如《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所要求的,其中全面解答了上述三个问题。知道“为谁服务”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基础。《意见》明确指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

作为主流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如何讲好百姓故事,反映时代变化,做好舆论导向,客观、真实、全面记录生活,鞭挞邪恶、弘扬正气,把人民的声音传递给党和政府,让党和政府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媒体深度融合的使命与价值所在。

“如何服务”则是媒体深度融合工作的重点。《意见》指出,要“大兴‘开门办报’之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首先要坚守主流价值观,把弘扬正能量变成主流媒体的自觉追求,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澄清谬误、辨别是非,也要积极回应百姓所提出的问题和困扰。

今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的表现就是明证。各级新闻媒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创新传播,通过直播、专版、连线、公益广告、音乐MV、纪录片、H5、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全维呈现,坚持以事实说话,从官方的政策公布到民众的衣食住行,从宏观的疫情发展到微观的个人防护,从前线的医务保障到后方群众支援,从权威专家的声音到普通人物的故事,全覆盖讲述了一系列立体、真实、权威的抗疫故事。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坚持积极营造团结鼓劲向上的氛围,唱响众志成城打赢抗疫阻击总体战的主旋律,不仅起到了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暖人心聚民心方面更为突出。

其次,要真正做到俯下身、沉下心,脚上有泥,心中有光。不能否认,传统媒体原有的刻板化传播、套路化报道,不能让百姓接受.

在社会上的主流舆论场和社会舆论场中,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社会舆论场盛行一时,但其存在的真假信息混杂,导向偏离轨道甚至是虚假内容等问题不容忽视,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在构建新型主流舆论场的过程中,既要理直气壮回击虚假新闻,也要网聚正能量,传播真善美,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温度的作品“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三)

“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媒体深度融合的落脚点。《意见》同样给出了答案,即“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当前的新闻媒体有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标,导向则是重中之重,也是“一票否决”。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构建传播主渠道实现与当代受众的真正链接,让无论是50后或是90后都能够在传统主力军构建的主战场,在多元的文化生态中寻找到正能量、多样化且有温度的新闻源。

必须承认,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媒体仍然处在“照搬”阶段,内容乏味、创作简单,甚至有些媒体还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印痕,高高在上、官味十足,这也是传播样态必须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根源之一。

“服务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很明显,在知道如何服务的基础上,最终呈现的新闻、综艺节目、电视剧等作品只有一个标准——是不是百姓喜爱的作品,是不是做到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媒体深度融合的价值导向,在持续推进“走转改”过程中,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紧紧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融合基点,用真情实感在字里行间和镜头语言里呈现百姓中间的真善美,不仅讲好中国故事,更要传播中国声音,媒体深度融合才能真正落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