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记得37年前对马云有助的“外国夫妇”?两百恩情,马云回馈霸气

2021-4-2 31 4/2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提及马云,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阿里巴巴集团。但其实在创立阿里巴巴集团之前,马云比现如今的绝大多数人都要落魄。幸运的是,在他最需要接济的时候,有人对其伸出援手。

1980年,16岁的马云在杭州认识了随家人出游的David Morley,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马云和David Morley成了笔友,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两人以书信的方式交流了长达五年的时间。

借着这个机会,马云认识了David Morley的父亲肯。从后续的交流当中,肯了解到了马云的窘迫境况,此时的他被马云的真诚与勇气打动,决心为马云提供帮助。

这位仅仅与马云有过一面之缘的加拿大先生,在此后的四年间,每年都给马云寄一张支票过去,用于资助马云上大学。在这四年时间里,肯一共寄出了200澳元,而这在当时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肯的资助不仅让马云完成了学业,而且对其之后的创业也提供了不小的帮助。2003年,由马云创办的淘宝上线,直接引爆了网购热潮,而马云的事业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步入正轨。

但是天意弄人,没等马云亲自对肯当年的帮助表示感谢,肯便先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2004年,肯撒手人寰,这段维持了25年的特殊友谊也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肯的离世让马云悲痛万分,虽然没能亲自报恩让马云倍感遗憾,但是他不曾忘记过肯的恩情,最后,他选择以自己和肯的名字资助了一所澳大利亚大学,金额高达2000万美元。据了解,这笔钱是这所大学开办至今收到过最大的一笔捐款。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被肯和马云的故事所打动。肯虽然和马云素昧平生,但是他选择无条件相信马云,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予以他资助。而马云也没有辜负肯的信任,不但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而且以实际行动回报了肯的付出。

温情背后影射的社会现状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曾是“马云”,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无条件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迟早也会成为“肯”,选择无条件信任、关心子女。

但令人惋惜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像马云那样,以实际行动回应这份关爱与信任。

在父母年轻时,子女总觉得他们唠叨;在父母逐渐老去以后,子女又会将他们视为负担,这是既残酷又悲哀的现实。

近些年来,不少年轻子女会以工作生活压力大为由,将父母送到养老院。这看似是为父母着想,但实则是逃避孝顺长辈职责的表现。

帮助子女培养起孝心,不单单是为了父母今后能够有人照料,更是为了将孝顺父母的观念不断传承下去,让子女能够做到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职责。

那么,要想培养子女的孝心,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如何培养子女的孝心

·强化责任意识

要想让子女在长大以后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职责,父母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要给孩子贯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让孩子在承担职责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意识。此外,在孩子表现良好时,父母要乐于褒奖他们,这样孩子才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做更加有责任心的人。

·维系亲子关系

亲情虽然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但这并不代表其不需要进行情感维系。倘若父母年轻时候经常冷落孩子,甚至动不动就打骂孩子,那么这样的亲子关系势必脆弱,孩子也很难培养起孝心。

因此,在平时生活当中,父母应该多花费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聊聊天。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帮助父母更好地注意到孩子的身心成长状况,及时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杜绝溺爱行为

现如今不少父母迫于生活压力,往往只会选择生育一个孩子。在这种社会现状之下,很多父母开始出现过度宠溺孩子的行为,例如:不舍得批评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过分要求等等。

这些行为只会让孩子的性情变得越来越骄纵蛮横,长大以后他们不仅不能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职责,而且很可能成为啃老族,给父母增添新的压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