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H&M发布道歉信,将问题一脚提给供应链,暗中威胁中国生产商

2021-3-26 28 3/26

瑞典服装品牌H&M主动挑事,跳出来“碰瓷”新疆棉花。在看到事态不对后,这家公司才发布道歉信,表示自己从不直接从供应商进行棉花采购。这种态度,明显是一脚把问题踢给供应链,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

H&M声称自己很尊重消费者,并表示自己在中国市场有长期投资发展,跟350多家中国生产商有合作关系,给中国购买者提供可持续服装发展原则的产品。然而这番话,很明显是将中国的生产商跟自己“绑在一起”。H&M暗中威胁中国生产商,如果自己被赶出中国,这些生产商也没有好下场。这种态度,依然是将自己当成那个高高在上的“大人”,毫无歉意。

目前,多家电商平台已经屏蔽、下架H&M的商品,百度地图也对其门店进行了屏蔽。

在看到事态不对了,才跑出来道歉,显然H&M的道歉根本不是自身的意愿。然而,这家公司一开始踏出的就是不归路。

7年前,H&M在电商平台正式上线,所有在中国大陆的产品都上了网上商城。此外,实体店跟网店同步,推出了童装,青少年服饰,男女服饰等商品。

3年后,H&M将支柱品牌H&M和H&M Home摆上了天猫网点,正式开通第三方网购渠道。

到了2017年,H&M旗下已经有500多家网店和实体店,总销售额突破1100亿瑞典克朗(约美元13亿)。

随着这次事件的发生,H&M的互联网业务可预见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国际品牌在中国退潮的情况,一直都在持续。

2018年,国外快时尚品牌遇到了在中国发展的分水岭。从这以后的三年时间内,以Forever 21、Old Navy为代表的多个品牌先后退出中国。

此外,Bershka、Pull&Bear等品牌的中国门店全部关闭,优衣库、H&M等品牌在华销售额不断下跌。

很多中国年轻人曾是这些快时尚品牌的粉丝,但到了现在,他们更加青睐互联网的中国服装品牌,已经不去快时尚店了。除了消费的新鲜感褪去外,这些品牌性价比很低的问题越发被放大,使得消费者最终对其失去了兴趣,没有购买的意向了。

这些国外的快时尚品牌,来自美国的服饰很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gap等品牌的服饰过于老气,欧洲品牌周期太短,质量不佳。而且对中国的消费者而言,价格是他们最为看重的标准。国外的品牌价格很高,质量又没有优势。中国的互联网购物很发达,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非常多,这些没有优势的品牌只能从中国惨淡退场。

而且,H&M事件再次说明一个情况,那就是国际品牌存在双标的丑恶嘴脸。对中国歧视,还想赚中国的人,怎么可能!

这样的情况,使得国产品牌更加的壮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