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热血又智慧,《燃烧吧!天才程序员》用热血赛事为程序员群体塑像

2021-3-16 38 3/16

“Hello,world!”

科幻小说《三体》中,叶文洁将这样一条消息发送给大宇宙。四年之后,这条消息到达4光年外的三体星系,掀起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生死搏杀。为什么刘慈欣选择这样一条消息?

Hello World 中文意思是“你好,世界”。1978年,Brain Kernighan在C语言圣经“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中,延用“Hello,world!”句式,作为开篇第一个程序。C语言的广泛运用使得书中这第一个程序成为了经典。因此,由C语言基础发展而来的各类编程语言,都以“Hello,world!”做为开篇。

这足以说明,计算机科技在现代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科技渗透衣食住行的今天,提到埋头编程的程序员,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不修边幅?不善言辞?格子衬衫、黑框眼镜?邋遢?内向?呆板?宅?……

或者,我们也可以尝试用另一种视角来审视这个群体——年轻、智慧、热血、坚持。

纪录片《燃烧吧!天才程序员》是基于“Inclusion | A-tech科技精英赛”记录的真人秀,由清华朱军、北大王亦洲、西安交大沈超、支付宝首席AI科学家漆远四位教授担任场内导师。48小时争分夺秒的挑战,100万终极大奖,攻防与AI联合……这是一群年轻人以一行行代码构建理想与奋斗的故事,也是一个让我们近距离感受计算机科技魅力的故事。

热血公益赛

引“电竞模式”进科技攻防

为了讲好“程序员故事”,《燃烧吧!天才程序员》创新地将科技比赛、环保公益和热血竞技融为一体。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聚焦“Inclusion |
A-tech科技精英赛”,完整地记录了这场科技赛事从分组到合作“战斗”的过程,将程序员在赛事过程中的最真实状态展现给观众。比赛的激烈、战略的选择、团队的磨合,紧张、刺激且陌生的“科技赛事”成为节目最大也最新颖的看点。以往选手履历中提到的专业科技赛事,大多只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然而,今天的“科技精英赛”,却将代码攻防、AI建模直接带到了观众眼前。

“Inclusion|A-tech科技精英赛”是由蚂蚁集团与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联合发起,上海交大、清华大学等组织共同协办的科技领域TOPA级竞赛,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的青年科技文化。本次大赛的主题是“用科技力量支持环境治理和野生动物保护。”比赛运用AI与攻防合作的模式,每个团队的3个AI选手、2个攻防选手,在48小时中将共处一个房间,工具则只有五台电脑。二十位参赛者之外,精英赛还邀请到四位AI、计算机研究、网络安全领域的导师,助选手一臂之力。

AI、攻防和野生动物保护,能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正如参赛程序员“小蛮腰”所言,大赛想宣传的主题是“如何做到科技向善”。比赛希望技术能够应用到自然资源保护等基础层面,因此选择了野生动物保护作为切入点。通过训练AI模型,实现对濒危野生物种的智能识别,希望帮助保护地巡护员从人肉鉴别、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攻防演练,则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有关数据的保密。

说完比赛的“专业”和“公益”,我们再来聊聊《燃烧吧!天才程序员》的“热血”。为什么一档科技赛事能让“不懂编程”的观众觉得好看?

细看《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能发掘很多“电子竞技赛事”的元素。排行榜上分数的跳动、数据的公式、名次的逆袭,都让观众感受到“直播”一样的心惊肉跳。既然属于竞技类,“Inclusion|A-tech科技精英赛”的比赛过程当然免不了“腥风血雨”。但科技赛事的“腥风血雨”,和户外“肉搏”的游戏竞技有很大不同。科技赛事的“battle”发生在系统中,武器则是键盘、鼠标和大脑。选手们各展其才,在规则下找到了意料之外的破题方法。冠军队伍CLS战队,从暂时落后被抢走“一血”,到迎头赶上,以一击16000的大比分超越对手,让观众不禁感叹:“Smart
is the New Sexy。”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Inclusion|A-tech科技精英赛”从公益角度出发,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吸引年轻观众,在呈现科技赛事的魅力的同时,也发掘出了技术的社会价值。

深描程序员群像

找寻吸睛新亮点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为什么值得关注?

诚然,《燃烧吧!天才程序员》有比较独特的立意,但这不足以构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倘若只是“斗智”,智力竞赛类综艺在国内已经有了成熟的展现模式;倘若只是“游戏竞技”,术业有专攻,这些程序员肯定不如“娱乐圈”的帅哥美女有看点。

笔者认为,《燃烧吧!天才程序员》作为国内首个聚焦于程序员的综艺作品,打破并填补了观众对“程序员”这一陌生群体的印象。这才是《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这样一档短小精悍的节目的“与众不同”所在。

一方面,节目立足程序员群体,打破了观众对“程序猿”的预设标签。被综艺主题吸引的观众,在点进节目之前,会有一定的心理预设:律师穿西装,衣冠楚楚;rapper穿潮牌,前卫大胆……程序员们“久坐办公室”“穿格子衬衫”“沉迷电脑”的“宅男形象”则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为了让观众直接地感受科技的魅力,节目选择“Inclusion |
A-tech科技精英赛”作为切入口,比赛过程中,节目集中展现了选手对程序的钻研、对同伴的支持、对胜利的追求,打破了过去的负面标签,在观众脑中构建出了程序员群体“脑力精英”的正面形象,产生认同感。

另一方面,节目通过对参赛选手的个体描绘,丰富了观众对科技从业者的了解。《燃烧吧!天才程序员》参考传统组队竞技综艺的模式,将盲选组队、匿名比赛的“套路”搬到程序员的身上,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比如参赛者曾兆阳,以自己的曾用队名CLS命名队伍,试图在公共排行榜上干扰过去相识的好友;负责AI模型的队员在模型中增加了“sleep程序”,延缓AI模型的计算速度,以暂时在排行榜上隐藏本队的真正实力。各种意料之内、意料之外的插曲使比赛的激烈远超想象,也让观众看到了或狡黠,或真诚,有野心、有谋略、有实力的科技赛程序员选手们。不同选手的性格交织在一起,拉近了观众与“高大上”科技行业的距离。

作为一档垂直类综艺,《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致力于让观众体验到“新鲜感”。《燃烧吧!天才程序员》着眼于“科技赛事”这一垂直领域,以综艺明快的表达方式,为观众重塑了对科技赛事、科技行业、科技从业者的印象,让人眼前一亮。它让对科技感兴趣的青少年有机会走近这个行业,也在促使大众进一步理解程序员群体。经此,综艺观众、娱乐行业从业者和科技赛事举办方,都多了一种对未来的选择。

综艺小风暴

以超短篇幅试水新蓝海

“短”是《燃烧吧!天才程序员》一个显著的特点。不同于寻常的季播综艺,它只有短短两集。比起“节目”,更像是对于“Inclusion | A-tech科技精英赛”的记录。只是,这份“记录”不是面向专业程序员,而是面向不了解科技行业的普罗大众。在这个语境下,“短”有其不可避免的劣势,也有其特有的优点。

传统的垂直类综艺,从引导观众了解行业现状开始,逐步给观众科普专业知识,并根据网络上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反馈,微调节目中故事线的走向。《燃烧吧!天才程序员》削减了对专业知识的介绍,直接进入赛事本身,这就让部分观众面对编程术语云里雾里,乃至对选手完成任务的具体方式也不甚清楚。另外,因为程序员工作和科技赛赛程的特殊性,“Inclusion |
A-tech科技精英赛”没能将比赛成果可视化,选手提交的行行代码只存在于电脑屏幕上。我们或许可以从榜单的跳动、选手的兴奋和导师的欣慰中体会他们到“成功”的喜悦,但很难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

当然,正因为它篇幅短,“极客的热血科技赛”这一题材本身,就足以掀起风暴,带来噱头,吸引观众观看到最后。省略繁琐的专业知识科普,《燃烧吧!天才程序员》把“科技赛”拍成了“电竞赛”,通过快节奏的剪辑,突出展现了选手的个人性格和团队的通力合作。同时灵活采用“短、平、快”的战术,以较少的制作投入和超短的周期,完成了对科技赛事“综艺化”的试水。

纵观近年网络文娱市场,短篇幅的垂直类综艺并不多见。然而从长远看,小微篇幅的优质综艺节目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寻找到恰当的呈现方式,它既能投石问路,作为大体量垂直综艺的先行军;又能独立成品,将小众领域的专业赛事向大众宣传。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就是后者中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它瞄准了科技这一垂直领域,在超短的篇幅中,融合“电竞元素”,精准表达了环保立意。在夺人眼球的同时,也改写了“程序员”和科技行业在观众心中的固有印象,做到专业与好看并存。更重要的是,它将短篇幅垂直综艺和科技领域带到我们面前,展现出综艺的一片广袤新蓝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