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脑科学日报:脑机AR头显即将面世:不用开颅,也能意念操控?

2021-3-14 32 3/14

1,复旦大学黄志力/李文献课题组合作揭示全麻药作用新机制

来源:小柯生命

全身麻醉药应用至今已有170余年,可使病人产生意识消失、镇痛等作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然而其作用机制至今未明。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文献课题组合作,在Current Biology 期刊发表了论文,该研究发现位于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交界处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中一类抑制性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亚群—多巴胺D1受体(R)阳性神经元调控七氟烷全身麻醉。

研究人员利用D1R-Cre小鼠,通过在体光纤钙信号和脑电-肌电记录,发现多巴胺D1R阳性神经元在七氟烷麻醉诱导期活性下降,在苏醒期活性增加。通过光遗传学结合脑电-肌电记录和行为学分析,发现473
nm蓝光特异性激活持续稳定麻醉状态的小鼠伏隔核D1R阳性神经元,能迅速诱导大脑皮层活化和行为苏醒。本研究在神经环路水平上,提出了七氟烷麻醉作用的全新机制,可能为开发新型全麻药以及临床治疗干预全麻后相关意识障碍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2,脑与脑相互关联?王益文教授课题组综述“人类互动脑-脑耦合的计算方法”

来源:脑机接口社区

人类互动的神经生理本质是个体脑与脑之间的相互关联, 脑-脑耦合及脑间同步正是这种相互关联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超扫描能够揭示以往单脑研究无法揭示的信息, 在探讨社会互动问题的神经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王益文教授课题组最近在《科学通报》杂志正式发表论文《人类互动脑-脑耦合的计算方法》。

该论文在介绍耦合、同步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以时间、技术发展为主线,对常见脑-脑耦合指标及其适用条件进行述评,同时对脑-脑耦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所综述的脑-脑耦合强度表征和计算方法对人类社会化互动研究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超扫描研究重点关注两个或多个大脑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探究人类互动的神经机制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对理解人类的社会本质具有重要价值。

3,研究人员确定,脑离子通道是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研究速递」

来源:大话精神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现有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的抗抑郁药物。他们的研究表明,依佐加滨(也被称为瑞替加滨),一种在大脑中打开KCNQ2/3型钾通道的药物,可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快感缺乏。依佐加滨(Ezogabine)于2011年被FDA批准为治疗癫痫的抗惊厥药物,但此前从未在抑郁症中进行过研究。因此,研究人员于近日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

临床前研究指出,KCNQ2/3钾通道是治疗抑郁症和快感缺乏的新靶标。作者进行了第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测试KCNQ2/3阳性调节剂依佐加滨对抑郁症患者奖赏回路活动和临床结果的影响。该研究提供了有关KCNQ2/3通道的初步证据,该通道可作为抑郁症和快感缺乏治疗药物的新靶标。

4,Strok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免疫系统老化的意义

来源:MedSci梅斯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 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通过与年龄相关的白细胞基因表达差异来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衰老的免疫系统。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了2个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队列外周血RNA,并确定了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基因(错误发现率校正P<0.05,偏相关系数<|0.3|)。

研究人员通过通路分析对基因进行特征分析,并与非卒中研究中的年龄相关基因进行了比较(n=3974)。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基因表达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变化包括适应性体液免疫系统的改变,这可能会影响与年龄相关的卒中风险和患者预后。

5,不吃药也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IT大牛突破性研究首获人体试验验证

来源:药明康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2003年至今,美国FDA尚未批准任何治疗AD的创新药。不过科学家们也没有因为过去的失败而停止探索治疗AD的创新疗法。近日在线上举行的第15届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国际大会(AD/PD 2021)上, Cognito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该公司通过声光刺激来治疗AD的创新数字疗法,在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

在接受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下降速度不但降低了83%,与对照组相比,与AD相关的大脑萎缩也降低了61%,这意味着这种创新疗法具有改变AD疾病进程的潜力。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能够改善AD患者记忆、认知、日常功能和减少大脑萎缩的数字疗法。

6,【述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Teri-PRO研究述评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见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症状,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生活质量是常用的患者报告结局(PRO)指标之一,可对疾病进行广泛和主观的评估,也可对治疗效果进行测评。Teri-PRO研究通过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了MS患者经特立氟胺治疗的整体满意度,结果显示MS患者在将注射用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转换为口服特立氟胺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满意度更高。

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中华神经科杂志》上。将生活质量测评引入中国MS研究,或可让神经科医师更为全面地了解DMT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其的主观评价,也为监管机构评估MS药物疗效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视角。

7,你孤独吗?

来源: SelfMindnSocialBrain

是否有治愈孤独的良药呢?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可以成为其中一种。这里的智慧是指使用知识,经验,洞察力和对他人的同理心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Sternberg 1990; Jeste, Lee, Palmer, et al.
2020)。根据已有研究,智慧是一种复杂的特质,包括亲社会行为的维度,始终与更好的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相关。最新研究表明,孤独感与同情心和智慧的多个维度有关,然而,尚无研究探讨过孤独与智慧在神经生理机制上的异同。

近日,在《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的特定区域会对与孤独和智慧相关的情绪刺激做出相反的反应。这项研究共有147名参与者,年龄在18岁到85岁之间。参与者完成了一项简单的认知任务,该研究通过揭示孤独和智慧在大脑中的生物标记,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更为有效的治疗孤独的方法。

8,超越马斯克!脑机AR头显即将面世:不用开颅,也能意念操控

来源:新智元

近日国外公司Cognion宣布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款AR眼镜,一个可以将思想转化为设备指令的脑计算机接口(BCI)。Cognixion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于有沟通障碍的人士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公司。这款脑机AR头显外观看似像个头盔,一体式无线设计,独立工作,不需要连接计算机或电源。据开发团队介绍,它部署了机器学习算法来优化BCI的速度。Cognixion
ONE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的脑机接口技术类似,依靠AR界面引导用户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通过确定信号来自大脑内部的具体位置,6个电极将意念转化成电信号,让佩戴者和设备之间建立一个实时的连接。目前,这一系统还不够智能,无法精确地识别某人在想什么,但它可以识别出与看和指向性有关的大脑活动,将思想转换为语音。它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沟通障碍患者的需求,目前主要面向脑瘫、肌萎缩性嵴髓侧索硬化症(ALS)、闭锁综合症等复杂交流障碍患者。目的是让有交流、认知障碍的人能更好的交流和生活。

前 文 阅 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