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爱心”是成就水滴的财富密码?还是困住水滴的囚笼?

2021-3-13 32 3/13

据路透社旗下媒体 IFR 报道," 水滴公司 " 计划在三月进行一轮美国上市前融资,融资额约 5 亿美元。

大家对水滴公司的了解,很多都是始于水滴筹朋友圈里的大病众筹分享,止于捐款人对平台上疑似诈捐的声讨。这样一个毁誉参半的平台,为何在资本市场频频搅动风云?

"爱心 " 生意背后巨大市场

事实上,水滴公司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由来已久,据公开资料整理,水滴筹从天使轮到 C 轮融资,仅仅经历了 4 年,基本上每一轮的投资,腾讯都保持了跟进,目前水滴已完成 D 轮 2 亿美元的融资。

在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中不乏高榕资本、IDG 资本、中金资本这样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的身影。

某种意义上,水滴从诞生到成长,一直广受资本市场认可。

那为什么这样一家广受争议的互联网公司会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呢?

正所谓商人无利不起早,这是因为水滴筹有能够说服资本的故事。

水滴公司最知名的业务是水滴筹和水滴公益,旗下还有水滴保险商城和水滴互助。其中,水滴保险持有保险经纪牌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水滴公司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筹款业务(水滴筹、水滴互助)是吸引用户的,保险业务(水滴保险商城)是服务于用户并产生营收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就是爱心引流,做保险生意。

根据水滴官方口径,2020 年 1~10 月,水滴保险商城的年化签单保费接近 120 亿元,同比增长达 140%,并估算出水滴 2020 年的年化签单保费规模接近 150 亿元。

当下,互联网保险产业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 " 又肥又美 " 的赛道。中国保险市场的规模从 2013 年的 1.7 万亿元已经快速增长为 2018 年的 3.8 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7%。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6.9 万亿元。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广阔市场,资本没有理由视而不见。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 : 由于当前传统保险公司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在销售环节,在中国保险产销分离的大趋势下,未来保险公司与保险平台之间的分工将会越来越细化,互联网保险平台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望形成一个入口级平台,这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所以,在互联网保险领域,专业 To C 平台和上市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更具前景。

话又说回来,互联网保险这一赛道上玩家众多,竞争激烈。既有中国平安、中国人寿这样的老牌保险公司向互联网领域转型,又有蚂蚁金服、微保这样的代理平台公司。

水滴公司凭什么得到这些知名风险资本的青睐?

答案是:水滴依靠 " 用户教育、低成本流量、强大的地推能力 " 占据了一个战略高地——下城市场。

水滴突围的财富密码

在水滴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中,水滴筹是水滴公司最为出圈的产品,也是承担多重角色产品。

一方面它起到 " 教育 " 用户的作用。互联网讲究消费场景,对于保险消费来说,而没什么比捐款过程中;看到身边的人躺在病床上 " 等钱救命 " 更具有保险教育意义。

也正是基于此,水滴筹于 2016 年上线,彼时轻松筹等网络众筹产品已经开始推行网络众筹 + 互助的模式,水滴在这一基础上,在 2017 年迅速推出了保险商城,将用户到消费的环节跑通,拿下了最早一批下沉市场的潜在健康保障用户。

另一方面,水滴筹负责用户推广的任务,公司通过它来为其他业务导入流量。当患病家庭通过志愿者介绍发起募捐后,募捐链接可以在朋友圈里不受限转发,实现裂变传播,平台的线上品牌效应也顺势建立,如此一来很容易高效地给水滴平台带来大批低成本的流量。

比低成本的流量更重要的是精准流量。

目前中国的一线城市保险渗透率已相对较高,对保险公司而言,未来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将主要来自三线城市以下的下沉市场。此前沈鹏发布全员内部信透露,水滴公司 70% 以上的用户均分布在 " 下沉市场 ",其中 80% 的筹款用户、72% 的捐款用户和 77% 的互助用户都来自于三、四、五线城市。水滴也由此与快手、拼多多、趣头条一起被业界称为 " 下沉市场四大天王 "。

持续的流量涌入。离不开团队的运维。水滴筹所在的水滴公司创立于 2016 年 4 月,其创始人是美团的 10 号员工沈鹏。而在成立早期,水滴公司的许多员工都有在美团的工作经历。美团的线下地推优势,成为了水滴筹的成长基因。

从 2017 年开始,大病众筹市场从空白到被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瓜分完毕,流量见底肉眼可见。线下地推成了抢占市场的一个重要推手。水滴公司凭此一骑绝尘。水滴公司的高层曾对媒体表示,目前水滴保只有 1/5 左右的用户来自于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业务,更多的收入来自于运营推广社群。这里面提到的 " 运营推广 " 便是水滴的地推团队在一家又一家医院里面扫楼获客 (后文有详细解释)。

水滴的 " 水 " 并不清澈

一位对保险行业有多年观察的业内人士称,要做保险最重要的是知名度、流量、转化率这三条。

其中流量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也是水滴公司的核心,但目前来看水滴的流量池并不完全清澈。

水滴在引流的过程中,可谓是风险频出。此前,梨视频曝光了水滴筹在超过 40 多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实行末位淘汰。地推人员在医院扫楼式寻找受助者,引导患者发起筹款。据报道,他们并没有核实患者病情、经济情况等信息,而是随意填写筹款金额,鼓励患者大量转发筹款信息。造成了公众的信任问题,令众人怀疑互联网大病众筹是否是必需。

面对争议,水滴多次出来回应 " 自己是一家保险公司,而不是靠公益为生 "。但是前期靠爱心获得的裂变 " 流量 ",无法将水滴从道德层面的指责中 " 摘出来 "。

除了扫楼地推引发的争端,困扰水滴的还有 " 骗捐 " 丑闻。2019 年 5 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妻子在水滴筹发起众筹,想为突发脑出血的吴鹤臣筹集百万款项治病,然而吴鹤臣这位 " 贫困户 ",被发现在北京有房有车。

根据企查查上水滴母公司的工商信息查询,水滴目前涉及到的多起纠纷都与 " 虚假宣传 " 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部分恶行事件发酵,水滴筹目前名声处于下坡阶段,甚至部分网友表示不再相信水滴筹。

虽然公众多次期待水滴整改,但是不管是基于遏制骗捐诈捐还是提高 " 救助需求 " 的审核门槛,都与水滴自身的 " 流量裂变 " 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谁都清楚," 信任的流失 " 对于水滴来说是一朵盛放在未来的 " 致命黑兰 "。

因为,除了流量,保险公司赚钱有一个很重要前置条件——转化率。当用户的爱心被消费,对平台的信任感因为 " 恶性事件 " 消融,他们便会逃离,更不提购买了。

小结:水滴虽公司然在资本市场传来好消息。但是,在我们厘清水滴的商业逻辑后,很容易发现:公众的爱心是助力 " 水滴 " 在资本市场屹立的关键一环。但是,眼下的水滴 " 成于斯,亦困于斯 "。

对于水滴来说,如何挽救公众崩塌的 " 爱心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