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用计算机模拟思维定势

2021-3-5 34 3/5

电影《夺冠》中有外国人用计算机模拟中国女排打法的情节,为了对付这些模拟操作,女排队长把球网升高了很多,超负荷训练,以此打破计算机模拟的定式。计算机模拟的前提是女排打法成为一种定式,而女排变换了打法,就让计算机模拟成了一种定式,谁成了定式谁就被算计了。

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的思维定式,因为定式可以轻易被计算,也可以被轻易找到漏洞。人的思维定式很容易形成,在儿童时期还没有形成,认识世界不全面,到了成人阶段,随着阅历的加深,人的思维定式就要形成了。毕竟,大多数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仿佛对身边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且不易改变了。当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了很多陌生的人,就要重新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力求最快地给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贴上认识标签,哪怕是单一化的标签也要快速贴上,以此形成一个笼统的、模糊的并逐渐清晰化的认识,究竟清晰到什么程度,人们是不知道的。当然,人不可能完全认识另外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可能认识清楚,就更别提别人了。但人们似乎都很自大,都觉得自己对世界尤其是周围的环境和人了如指掌,也就形成思维定式了。至于自己,更是知之甚深,也就形成一定的做事风格和语言风格了。尤其到了人老的时候,更是改变不了思维定式了,而是固化成了自己的认识,并且固守着不变了,哪怕变通一下都不愿意了。于是,很多人就说人老了就思想顽固了,其实,只是人老了之后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不是不能改变,而是不想改变,不想费那个劲了。

思维定式形成之后,计算机就能够模拟了。大数据兴起之后,已经开始捕捉人们的上网行为,力求给每个人贴上兴趣和脾气的标签,并随着人们上网行为的日渐增多而逐渐完善。给人们贴上标签之后,也就认准了人的思维定势。大数据会给人们进行精准推送,推送人们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购物信息、健身信息等等,每次还都能让大数据猜个八九不离十!

那么,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定式就变得非常可行,连接网络之后,计算机形成计算集群,靠大数据统一调配,成为神经网络的一个节点,也就能够精准预测人的思维定式了。或许潜意识心理学是对的,人在无意之中的自然选择其实是潜意识的自主选择,也流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经常这样选择,就会暴露思维定式。因为大数据不仅会捕捉人的上网行为,而且还会根据时间点给人的上网行为分类,是先光顾购物网站还是先光顾新闻门户网站,在什么时间节点看了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节点没看,都做了时间上的定位,甚至能猜到个人喜好和时间规划,还能准确预测人的家庭成员情况和喜好,关联起来之后就能给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进行兴趣编码了。一个家庭上网的人数越多,也就越被大数据所算计,因为大数据已经捕获了家庭所有成员的上网习惯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思维定势,并进行了比对和关联。

由此来看,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定式还是科学的,并且往往能预测准确。就像一位哲人所说,人的行为往往都是感性的,即便经过了思考,也还是逃不脱感性的参与。毕竟,人们大多生活在习惯里,而不是生活在每天的创新里。习惯会暴露人的思维定式,也是思维定式指导下的一种典型模式。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定式就是从人的习惯开始入手的,也往往会掌握准确,偏差不大,关键还能不断修正和完善,也就日渐精准了。

要想摆脱被计算机模拟的状态,就不要去上网,力求改变自己的习惯,活出现新鲜活力来————但不可以违法犯罪,改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