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逃离算法收割,维护孩子做普通人的权利

2021-3-1 26 3/1

01

无法普通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正在被剥夺成为普通人的权利。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的孩子一定要成为普通人。每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所期待,希望孩子比自己活得更好。但是,如果连成为普通人的权利都没有了,连做一个正直善良、身心健康、普普通通的人都做不了,他们的生活将会面临可想而知的压力——若非功成名就,只能末路穷途。

普通权不是自然地在社会中消失的,而是有预谋、有组织地被针对和剔除的。

2020 年,仅仅是在线教育的课外辅导机构,就有上百亿的资金用于市场营销。在巨额资本的安排之下,一系列看似理直气壮、实则极为扭曲的逻辑攻占了市场—— " 成王败寇。如果孩子没有成功,那就是一个 Loser。"" 要想让孩子成功,必须先赢得教育的军备竞赛;而要想赢,必须先给孩子报满课外班。"" 报班之后即使孩子失败了,那家长也尽力了;如果不报班,那孩子成功了也只是侥幸。"

各种算法精准地将家长们锁定,在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好了各种各样的焦虑,一遍遍用各种形式为家长输出这些扭曲的价值观,用负面情绪绑架家长进行消费。

就这样,家长的钱包越来越瘪,孩子的日子越来越苦,全家成为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穷人。不仅孩子不能做普通人,连家长也做不了普通人了,一个个沦为焦虑爆表的打工人,埋头苦干只为给孩子买单。

02

焦虑制造商

焦虑不止是自然的,更是人为创造的;只要有利可图,还会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我的一位好友,曾在一家在线教育巨头的市场部负责投放广告。她告诉我,抖音快手和微博等平台,都会通过算法将用户中的 " 妈妈们 " 识别出来,作为潜在用户,打包成精准流量来售卖给教育公司。而在线教育精准投放的广告,都是精心设计、用来引起 " 妈妈们 " 强烈负面情绪的内容。

早从上个世纪开始,广告就开始就开始熟练利用消费者的负面情绪。

害怕、内疚、羞愧 …… 这些情绪不断折磨着每个家长,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和孩子:我的孩子不如别人聪明、我没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资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的孩子可能就要被社会淘汰了,作为家长我太不称职太失败了 ……

美国里士满大学(Richmond University)市场营销学教授达娜 · 拉斯库(Dana Lascu)在 1991 年一项关于消费者内疚感的研究中指出:负面情绪带来的焦虑,尽管会让我们厌恶信息来源,但同时它们也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水平,让我们对信息来源更容易屈服。所以我们一边疯狂吐槽各种粗劣的广告,一边又被其干扰得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力。

上世纪六十年代,贝蒂 · 弗里丹(Betty Friedan),美国第二波女权运动的领头人,在著作《女性迷思》中就提到,商家们意识到女性是美国商业的主要客户,家庭主妇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家里买更多的东西。于是,宣扬 " 好母亲好妻子 "
的刻板印象就有了实际的价值,当时的广告中充斥着各种明示和暗示:如果不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东西,让孩子在营养上落后,就是母亲的不作为,孩子可能因此体弱多病、学习倒数。而在女性地位已经大幅提高的今天,广告依然是当年广告的味道,利用家长(主要是母亲)的焦虑,以近乎威胁和恐吓的方式获取着源源不断的利益。

在我们这个时代,能量越来越强大的大数据和算法,本该是中性的技术工具,却被商家用来传播焦虑和惶恐,成为促进购买行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我们不妨跳出来,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一看,焦虑是如何被植入的,又是如何促成了消费。

前段时间很火的爆款文章,《清华才女武亦姝》,曾经成功激起一大波家长的焦虑。当我们在微信 " 搜一搜 " 中敲入这个标题,我们会发现几十页相同标题的文章发表在各种不同的公众号上。任意点开一篇,出现的是武亦姝在 " 中国诗词大会 " 上自信从容答题的一张动图,武亦姝的成就跃然纸上——诗词大会上横扫百人团夺冠,并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令家长羡慕嫉妒。

紧接着,文章开始罗列更多 " 天才而早慧 " 的孩子们:各种综艺上心算神速、出口成章的娃,明星们家里能用英文写作、乐器舞蹈样样精通的孩子们 …… 仿佛全世界的孩子都闪耀着 " 优秀 " 的光芒。对比之下,自己的孩子已经落后了,于是很多家长读到这里已经开始发慌了。

然后文章开始告诉你,这些 " 神童 " 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核心观点无非是 " 儿童潜能必须尽早开发 "、" 不努力狂学就只能被落后淘汰 "。随机点开 10 篇 " 武亦姝 " 文章,我们会发现内容的前半部分大同小异,最后重点全部都落在卖网课上,而且居然是 10 个完全不同的品牌:其中 3 个是中小学语文,5 个是学龄前语文,1 个编程,1 个语数外全科学习。如果家长正在发愁自己孩子近期 "
无所事事 ",或者对孩子的学科表现有所不满,很容易就被负面情绪裹挟,点击下单买课。

我们是如何被算法盯上的?一位社交软件的算法工程师告诉我们,设计算法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们会无比精细地拆解用户每一步动作:在什么时间段更容易点开、在首页停留多长时间、对哪些标题关键词更敏感、在何时跳出购买页面最有效、什么类型的文章更能促成购买行为 ……

这意味着,每当我们点开一篇 " 武亦姝 " 的文章,我们作为 " 家长用户 " 这个个体,就被标记上了 " 教育产品潜在客户 " 的标签。很快,我们的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 app、微博和抖音首页都会被推荐相应的课程产品。我们点击和购买的每一个行为,都被时时刻刻监测和计算着——更高的转化率意味着我们是更值钱的流量。而算法只有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引导我们进行更多的消费。

" 别人家的孩子都特别优秀 "、" 竞争越来越惨烈 "、" 再不拼命报班学习就会成为输家 ",这些信息被算法不断灌输给家长,落后的恐慌和焦虑被深深地植入脑中,一切都是因为负面情绪能够促进家长的消费。而成功被情绪所绑架的家长,和那些被维秘超模的 " 完美身材 " 羞辱打压的青少年女孩一样,跌入消费主义精心设计的陷阱,通过不断的购买行为,强化和激励着算法,设计出一波又一波更加剧烈的情绪攻势。

03

如何逃离算法

在大数据算法的裹挟之下,想要做一个不焦虑的普通人,真的好难。但是,也并非毫无办法。

通过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查阅研究和文献、不断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讨论,我得出了如下三步的方法。

第一步:认清算法,避免应激行为

算法对我们的精准定位,加上通过心理学和广告学精心设计的营销内容,总能精准地打在我们的痛点上,煽动起我们强烈的情绪,让我们处于 " 应激状态 "。

大量研究证明,当人们处于应激状态,感到压力和紧迫感的时候,会产生冲动购物、甚至强迫性购物的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线上课程的软文,并不是在理智地给家长分析自己课程的优势,更多的是去煽动家长的情绪。只要能够刺痛家长,就能够促使冲动购物不断发生。

然而,冲动购物虽然能够缓解一时的应激压力,却会带来更加长久的负面作用——当家长发现孩子在线上课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短期的 " 效果 " 之后面临着长期的能力缺失,或是难以坚持上完网课、不断买课又不断弃学,家长会陷入更深层的焦虑之中,对于网上各种消费陷阱的抵御力进一步降低。

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我们必须先要直面自己的焦虑,调节自己的情绪。

具体如何调节情绪呢?一项 2005 年发表在《心理科学》 ( Psychological Science ) 期刊上的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想要减轻负面情绪,必须要同时做到两点:首先,我们必须从事件中抽离出来,站在一个稍远的位置去审视这个让自己焦虑万分的事件;其次,我们还要进一步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当下的情绪。

还是炒作武亦姝的文章为例。当我们点开文章,看到 " 别人家 " 的孩子是那么的光芒四射,不仅天资聪慧还有惊人的努力,对比之下不由得为自己的孩子捏一把汗,很容易就进入一种受到刺激之后的应激状态。如果这时候我们马上进入 " 购买模式 ",试图通过买课来缓解自己的压力,那我们就真的被算法拿捏住了。

如果我们试图从事件中抽离出来,我们会看到," 武亦姝 " 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特例,和上 XX 网课没有半毛钱关系。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看,这种卖课的伎俩显得拙劣而可笑。进一步思考造成我们焦虑的原因,也许是自己孩子当下的状态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而无论是孩子达到更好的状态、还是我们调整自己的预期,都很难通过 " 购买网课 " 这样的行为来得到改善。

而当我们能够清晰意识到算法在绑架我们的情绪、进而不断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行为的时候,我们已经迈出了通向自由的第一步。当我们试图去认清算法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更好地认识自己。

第二步:认清方向,排除噪音干扰

想要不被外界的声音完全带跑带偏,我们需要经常拿出一些时间来思考和反思,明确自己的目标。

育儿很难,但是当我们确定了大方向,我们就会逐渐建立一套自己的判别标准,能够更从容地在充满焦虑的信息流里保持淡定。这样的方向和目标,既可以是功利的,比如高考获得高分,也可以是基于综合发展的,比如孩子获得强大的解决问题与情绪调节的能力。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目标,都应该从长计议,这样我们就能够从眼前的 " 苟且 " 中抬起头,不再计较孩子一时的成绩和知识性的学习。

比如说,对于我家不到三岁和刚过四岁的两个孩子,我们的一个育儿大方向是,我们希望孩子能保持一颗好奇心,用自己旺盛的内驱力去探索和学习;同时我们相信,充分的自由玩耍和空白与休息的时间,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因此,当我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会根据我们的大方向来进行判别,分析成本和收益,不会轻易接受资本的说辞。

那些根据算法投放的文章,不会帮你分析真实的成本;便宜的价格背后,更大的成本是孩子们浪费的时间,消磨掉的内驱力。

在往期的内驱力系列文章(戳这里)中,我们曾经详细介绍过内驱力对孩子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内驱力,是所有人与生俱来就拥有的一种驱动力,促使人去不断探索和学习,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虽然孩子天然的内驱力很强大,但是如果家长施以太强的外驱力,也会把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给消磨殆尽。

比如,如果家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太满,就会严重挤压孩子的自主感;当课程难度和孩子当下的能力状态不匹配,就会消磨孩子的胜任感;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和期待,就容易让孩子建立负面的情感联结。当孩子的自主感、胜任感和情感联结都收到打击,她的内驱力就会严重受挫,逐渐对各方面的学习都打不起精神来。

另外,看过我们数学系列文章的家长,能够初步有一些体会,孩子的自由玩耍和探索,往往比成年人自以为是的 " 教学 " 更加高级。

比如孩子很多天生的探索方式,本身就是优异的数学思维(幼儿数学思维课:解放思维还是禁锢思维?),孩子的游戏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原理(几何系列戳这里);人类幼崽天生就对数量敏感,对较小的数甚至可以不用去数就能准确的知道数量(苏比太系列戳这里)。而家长们出于焦虑为孩子报的很多 " 兴趣班 " 和网课,为了能给家长展示显性的成果,教给孩子 " 成人化 "
的思路和长期而言毫无用处的知识点,不仅常常以外驱力的形式去挤压孩子的内驱力,而且还抹杀了孩子内置的优异思路,真的不如让孩子自己去 " 瞎玩 "。

有些家长觉得我们太过 " 佛系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们不是不让孩子学习,而是希望孩子能用最好的方法、用最高的效率去学习。我们对于低幼年龄段的网课最大的诟病,就是孩子能从网课中获得的收益实在太小了,而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了,对孩子内驱力的挤压也太严重了,所以我们选择不上网课。

当然,每一家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只要家长能够认清自己的需求,明确一个大方向,在信息的洪流之中就能够排除噪音的干扰,真正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出选择。

第三步:引入随机性

——浪费时间是为了不浪费时间

最后的重点,也是我们上一篇《两岁半娃击败算法》文章里面饭团的大招:引入随机性。

引入随机性,并不意味着我们为了打败算法,就要去无序地生活,放弃自己的目标,变成不努力的咸鱼。正相反,最优的策略应该是既有明确的方向,又有大量的随机性,这是在大数据时代作为普通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具体什么才算随机性呢?我觉得,充分的休息、放松,尽情地玩耍、娱乐,各种享受生活的、看似是在浪费时间的事情,都可以算是随机性。那句老话说得很好:只有会玩的人,才会工作。

为什么现在我们很难找出时间去看书,尤其是看闲书,比如诗歌、散文和小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太明确,时间表太满,而看闲书是没有目标、没有短期现实意义的事情。如果我们的心境是匆忙的、功利的,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想在时间表上挤出一点时间来读书,我们都没有心情真正放下一切去做这样 " 浪费时间 " 的事情了。

而当我们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越想要有效率地达成目标,越难真正实现效率。我们过得匆忙而又疲惫,我们的孩子在重负之下苟延残喘,难以理解生活的意义。

有多少时间,我们坐在电脑前,一边说服自己开始进行简单的工作,一边又掏出手机刷起了微信和微博。我们安慰自己在 " 多线程工作 ",实际上摸鱼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我们不愿意 " 浪费时间 " 真正好好休息一会,去沙发上躺着放空,去公园漫无目的地走一圈,去读一本好的小说。相反,我们把日程表塞满,我们不分昼夜地工作,花十几个小时做着一些可能三四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情。

其实,当我们休息、放空、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正在进行更加深度的信息整合,大部分长期记忆、深度学习都是在休息中得以实现的。

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实验都显示,睡眠和记忆力直接相关,且足够的休息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而无论是熬一整夜还是每天少睡一小时,睡眠缺失的孩子在做抽象思维、注意力和语言相关的活动时都会受到显著影响。除了睡眠,短暂的休息也对学习有不可忽视的帮助。并不是因为休息可以让人有机会反复练习,而仅仅是休息本身就会带来巩固的效果,足以让记忆持续得更久。

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休息、放松和玩耍,是学习、工作和奔向特定目标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换句话说,适当的随机性是最有效率达成目标的捷径。

时不时地,我们需要去浪费一些时间,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不浪费时间。

04

结语

在疯狂内卷的滚滚洪流中,在大数据算法的围追堵截下,在量身定制的焦虑套餐里,想要保持定力,做一个不焦虑的普通人,谈何容易。

然而焦虑本身就是最糟糕的一件事。家长的焦虑,不仅会让成年人自己身心俱疲,更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家长的焦虑行为,会给孩子做出焦虑的榜样,也时刻散发出一种信号,让孩子感到这个世界既不安全也不美好,处处充满了危机。这种焦虑对于小龄的孩子影响尤其大,甚至会抑制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展,从长期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我们做这个公众号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的思考和切实有效的做法,帮助家长找到方向,减少焦虑。

如果有一天,在看到我们的文章之后,你感到自己有勇气去做一个自在而又淡定的普通家长,也愿意接受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普通人,我们就真的成功了。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