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山海情》:这场形式主义的现场会,也不全是麻副县长的锅

2021-1-23 19 1/23

《山海情》是一部庆祝脱贫攻坚事业伟大胜利的献礼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旋律作品。所以剧中出现的干部群众大都是正面的形象,即便沾了点小恶,最后也还是要回归大义。

在剧中出现的各类型干部中,当地分管农业的麻副县长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是却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反感,弹幕上纷纷要求对其严肃处理,甚至有要求撤职查办的。

麻副县长的过错

事情起因就是金滩村的双孢菇种植被记者宣传了出去,麻副县长看到了报道,以为找到了一条可以推广的脱贫致富模式,以及一条快速累积政治资本的路子。

他仅凭一纸报道未经调研就向县委书记汇报要开现场会的提议,并通过了县委常委会。

但是县委书记明确要求麻副县长要先进行调研,而调研结果就是开不开现场会的依据。应该说,县委书记还是谨慎的,但他没想到麻副县长太飘了。

实际情况是,随着种植双孢菇的村民越来越多,本地市场已经完全饱和,菇根本就卖不掉,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成绩了。

麻副县长从马得福处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也听到了不支持开会的建议,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开这个现场会,并没有向书记汇报真实情况。

但是现场会上,马得福为民请命,硬是把实际情况说了出来,麻副县长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被来参会的市委杨书记狠狠地批评了,现场会变成了双孢菇推销会。

想必,等他回县里,少不得要被县领导再批评一次。

那么,麻副县长真的那么让人讨厌吗?

首先来看麻副县长的出发点

麻副县长作为当地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中专学历出身,要说能力有多强倒也不见得,但他是不是个不负责任的官僚呢?

我觉得简单来判断有失公允。

显然,麻副县长看到了报道中村民种菇的收益情况,他觉得这是一种便捷并能快速看到效益的脱贫方式。他想推广开来,无非也是想着能让全县的贫困人口都能分一杯羹。

当然,这个事情做成,无疑也能让他从中赚取足够的政绩。

至于麻副县长没有看到蘑菇的销售问题,没有想着深入菇民调研,可能是因为他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给冲昏了头脑吧。

其次再说麻副县长的难题

等到麻副县长来到现场听取了得福的汇报后,虽然他也知道蘑菇销售出现问题,但现场会已经停不下来了。遑论是市委书记要来看,就是县委常委会已经通过,他一个非常委副县长也是不敢反驳的。

实际上,麻副县长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了。他能以中专学历混到副县长,说没有什么工作能力那也是不可能的,但他不得不在现场会和卖蘑菇之间作权衡。

麻副县长应该也想过中止现场会,但他实在没有这个胆量,这会暴露他的一些短处,也会给领导特别是市委书记留下很糟糕的印象。

也就是说,这种纠错对麻副县长来说成本太高了!

而这个问题就不全是麻副县长的锅了!这是体制的问题,是官场规则的后遗症!

马得福作为一个挂职村支部书记,要在现场会上说真话,就跟赴死一样悲壮,似乎不配合这场形式主义,他就要丢官去职一样,连村民和李大有都知道得福冒了极大的风险,在感慨“幸亏杨书记是好人”。

也就是说,即便是形式主义,也还是需要配合下去,这是金滩村的村民都知道的道理。

而麻副县长跟马得福不一样的是,同样的行为,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显然不同的。一个挂职村支书当然可以随时都不干,但一个副县长还是要仔细斟酌的。

由此可见,是整个体制都在配合形式主义,麻副县长胆气情怀皆不足,他也没什么其他办法。

现场会后的麻副县长

我们看到在现场会之后,麻副县长再一次来到了金滩村,他给村里找来了许多收蘑菇的中间商,而且没有再提马得福在现场会上的事情。

如果麻副县长是一个挟私报复的小人,估计马得福一个村支部书记,日子可能也不会好过多少的。

虽然中间商把菇价压得很厉害,但平心而论,8毛一斤也比烂掉要好得多。如果双孢菇产业是算到麻副县长头上的政绩,他会不会更热心一些?如果现场会能顺利召开,麻副县长会不会更尽责一些?

这种假设其实没什么意义,但我们不妨试着想一下。麻副县长能找到诸多收菇的商人,至少他这个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也不是白干的。

麻副县长想要推广双孢菇种植产业,销售是必然要解决的问题,而菇价太低,他根本就推广不了,因为村民没有种植的热情。所以,即便是为了他自己的政绩,麻副县长也会想方设法让双孢菇卖出价钱来,显然在这方面他还是比较灵活的。

如果现场会顺利开完

假如这场形式主义的现场会开完了呢?

那么,毫无疑问,麻副县长会从陈金山、马得福等人手中顺利接过桃子,成为金滩经验推广的获利者。但前提是他要让这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比如销售的问题,比如收益的保障等等。

这样一来,这个结果跟剧情的发展是不是大同小异?

我们看到就算是不低于两块钱一斤的双孢菇,在很多有更好门路的人看来,也不值得耗费力气。得宝去做了过程,水花开了小卖部和小超市等等。

种双孢菇可能最终会成为更底层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能把种菇普及开来,当然是善莫大焉了。

结语

麻副县长当然是有错的,他错在看到报纸后,没有第一时间做现场调研就向领导建议召开现场会推广种菇;错在知晓现实问题之后没有及时讲真话如实反馈,并坚持召开现场会;错在他没有将老百姓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没有胆量对既定政策进行纠偏。

但他的思路是不是正确的呢?马得福、陈金山包括凌教授最终不也是想着要推广双孢菇种植吗?

而麻副县长这样的官员少见吗?又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呢?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