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用好TypeC必看十問十答—iPad為何換接口

2020-9-16 53 9/16

本系列科普的上篇,我們瞭解瞭Type-C接口的使命,並回答瞭各種不同設備上的Type-C能否兼容充電的問題,但距離接口的真正大一統,除瞭充電,還要能取代傳統的數據接口甚至視頻接口,今天就接著聊聊這兩方面的問題。

Q4:你說的Type-C功能和我的蘋果手機有什麼關系?

上期談到PD充電,主要聊的都是安卓手機和Windows電腦,但事實上蘋果才是全功能Type-C最重要的推動者之一,剛剛發佈的iPad Air4也換用瞭Type-C接口。

早在2015年,12寸MacBook就使用瞭基於Type-C的雷電3接口,取代過去的方形雷電2接口,集視頻、充電、數據傳輸於一身的全功能Type-C第一次出現在大傢面前。隨後從2017年至今的所有MacBook、MacBook
Pro都采用瞭全Type-C的設計,幾乎將傳統接口徹底放棄。當時這種激進的作法曾引來無數爭議,但時間慢慢地證明瞭蘋果是對的--之後的幾年裡,越來越多Type-C擴展塢、原生Type-C設備應聲出現。

蘋果手機雖說一直使用的是Lightning(閃電)接口,但自iPhone 8以來一直采用具有廣泛兼容性的PD充電協議,同樣可以使用輸出端為Type-C的PD充電頭充電,並且隨著手機的更新迭代,最大充電功率也由8代的16瓦提高到瞭iPhone 11的23瓦。同時,也有傳聞稱,今年的iPhone 12將不再標配“五福一安”的A口輸出充電頭。

iPad Pro 2018可以說是iPad近幾年革新最大的一代,其中一項就是使用Type-C接口取代lightning,以便於更多外接設備的擴展,強化其生產力屬性,同時它的電源適配器也換成瞭與MacBook相兼容的c to c PD充電頭。剛剛發佈的iPad Air
4也換用瞭Type-C接口。可見,無論是安卓、Windows還是蘋果陣營,對Type-C接口的應用都格外重視。看到這,相信已經沒有人會再質疑Type-C的普及趨勢,我們所期待的,是數量更多、功能更豐富的Type-C設備。

Q5:Type-C的傳輸速度一定等於USB3.1嗎?

Type-C僅代表接口的形狀,並不會直接決定傳輸的速率。之所以不少人會把二者等同,或許是因為它們誕生的時間十分接近,但事實上,Type-C的實際速度會根據設備制造商的需要而定。比如像三星和華為的旗艦手機,出於自傢“雲電腦”外接投屏的需要,很早就采用瞭USB3.0,而小米、魅族等品牌的手機大多還是USB2.0。

可能有些朋友對不同協議和速度的對應關系還不太熟悉,這裡再幫大傢總結一下:

之所以一個協議會有那麼多“馬甲”名稱,是因為USB-IF組織每次更新標準的時候,為瞭讓舊標準在宣傳上不顯得過時,會把新舊標準名稱同步。這就很容易造成消費者的混淆,許多廠商對此也是模糊化宣傳,出現不少所謂“真假USB3.1”的現象。

對此,筆者總結瞭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不用管前面標的是USB三點幾,後綴為Gen1或者無後綴的一律認為是USB3.0;後綴為Gen2的才是真正的USB3.1;後綴為Gen2x2的才是真USB3.2。

Q6:筆記本要實現一根線連接顯示器,隻靠全功能Type-C就夠瞭嗎?

以往我們使用筆記本外接顯示器的時候,除瞭顯示器必須的電源線,筆記本也要插電源適配器,二者之間要一根視頻線,支持USB擴展的顯示器還要一根B to C的數據線。這麼多的線材不僅每次拆裝麻煩,而且容易把桌面弄的凌亂不堪。這時,集數據、視頻、供電於一身的全功能Type-C,無疑是解決該問題的最佳選擇。

今年,Type-C顯示器已經覆蓋到瞭千元級的價位,似乎離普及已經越來越近,但還有兩個重點要註意:視頻帶寬和顯示器供電能力。

先說說視頻帶寬。現在常用的視頻接口是HDMI和DP,它們各自也有不同帶寬的協議版本,隻有更大的帶寬才能支持更高規格的顯示器,Type-C的視頻傳輸通常基於DP1.2協議,線材也要支持DP1.2或以上的帶寬才行。

其次,顯示器對筆記本的供電能力更為關鍵,一定要認準Type-C功率在65W以上。不少千元級別的Type-C顯示器隻能支持15W功率的反向供電,給手機投屏用還行,但對電腦是完全不夠用的,甚至都觸發不瞭一些筆記本的充電。

Q7:雷電3與剛推出的雷電4有何區別,它們又能幹什麼呢?

“雷電3”是由英特爾制定的一個基於Type-C的高階傳輸協議,最早由蘋果為其推廣, MacBook系列筆記本配備的Type-C就都是雷電3。你可以簡單的把它理解為一個更高速的全功能Type-C,其帶寬高達USB3.0的8倍,也就是40Gb/s。而在英特爾11代處理器上集成的雷電4,對比雷電3並沒有帶寬上的提升,而是強化瞭安全性和擴展性。

但前面已經講過,一般的全功能Type-C就已經能支持4K60Hz的視頻輸出和100W的雙向供電瞭,那有這麼高帶寬的雷電接口又能做什麼呢?

① 外接顯卡

像臺式機那樣輕易更換顯卡,是不少筆記本用戶所夢寐以求的,自從雷電3顯卡擴展塢推出以來,外接顯卡就成瞭雷電接口最受人熟知的一項功能。

但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首先是帶寬問題,盡管10代酷睿處理器(Icelake)將雷電直連到瞭CPU,降低瞭延遲,但雷電畢竟隻集成瞭4條PCIe3.0通道,使用中高端顯卡必然會有性能損失;其次是價格,顯卡+擴展塢價格本身就不便宜,加上電腦連顯卡塢的線、顯卡塢連顯示器的線,兩端都要有雷電芯片,加起來就更貴瞭。也就是說,雷電3外接顯卡目前不但要花費高昂的價格,而且僅能帶來很有限的性能,這註定它不會是一個大眾普適的方案,隻適合少數真正有這種使用場景的用戶。

② 外接更高規格的顯示器

40G的帶寬讓雷電擁有超過DP1.4的視頻傳輸能力,可以外接一個8K60Hz或者兩個4K60Hz的顯示器。雖然一般人可能確實用不上這麼高規格的視頻輸出,但有些顯示器上面功能強大的Hub也需要雷電接口的支持才能擴展。

③ 移動高速存儲

目前主流的NVMe固態硬盤連續讀寫已經達到30Gb/s左右,遠超過瞭USB3.1的10Gb/s,這個時候就必須得請出雷電來幫忙瞭。

不過雷電雖然號稱有40G帶寬,但其實並不能讓一款高端的NVMe SSD跑滿,因為它有18G的帶寬隻能被用於顯示,剩下22G才能用於數據的傳輸,但這也已經比傳統的USB協議要快的多瞭。

以上就是中篇的全部內容,下期將最後再講講選購Type-C配件的“避坑”技巧,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點個關註。

Ta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