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苹果 macOS 运行 iOS 应用体验:你甚至能在电脑上刷微信朋友圈

2021-1-8 29 1/8

后,Macapp的数量一夜间增加了100多万。

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称iPhone运行的是OSX(macOS的旧称),也就是后来的iOS。

当时的iOS就是一个缩小了的macOS,却并没有带着macOS的第三方app登陆iPhone。而在今天,iOS带着由iPhone和iPad缔造的庞大生态,回归到了「macOS」的怀抱,这带给macOS的便是超过100万的iOSapp。

在M1芯片的Mac上运行了一些常见应用

(也只有M1芯片的可以),那么「打通任督二脉」后的macOS的体验究竟如何呢?

懒人目录

如何安装iOS应用

iOS应用在Mac上的基本使用体验

iOS应用可以用来做什么?

让iOS上的免费版本满足基本应用

靠简洁稳定替代原有的Mac应用

使用Mac上没有的iOS应用

将日常App搬到Mac上

拯救macOS贫瘠的小组件

打开iOS游戏休闲娱乐一下

如何安装iOS应用

虽然理论上M1芯片的系列Mac可以运行所有的iOS应用,但是具体是否在macOS的AppStore中上架取决于开发者的意愿。

如果在搜索结果中并没有看到想要的应用,如微信、知乎等,说明开发者在macOS的AppStore中下架了自己的应用,这种情况下可以自行提取「.ipa」文件进行安装。

那么怎么提取呢?使用AppStore中搜索到的苹果官方应用《AppleConfigurator2》便可以实现「.ipa」安装文件的获取。

首次使用需要登录自己的AppleID,必须与手机登录的保持一致,否则不会显示出自己的设备。

使用数据线将iPhone或iPad连接至电脑,即可看到自己的设备。

双击自己的设备进入管理界面,便可以进行app的提取了。

手机中必须已经安装了此应用,这样才会让《AppleConfigurator2》在准备安装到手机的时候中断操作,如果没有此应用,则会直接安装到手机中,无法获取到「.ipa」文件,手速极快的除外。

在弹出是否替换应用的提示的时候,便可以通过特殊方法将「.ipa」文件复制出来了。

这里为了减少繁琐地进入目录等操作,我们用到了「终端」应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命令行」。

终端图标

cp~/Library/GroupContainers/K36BKF7T3D.group.com.apple.configurator/Library/Caches/Assets/TemporaryItems/*/.ipa~/Downloads

这时候再点击上图中的停止即可,《AppleConfigurator2》会把临时目录中的文件删除掉。

双击刚得到的安装包,等待系统进度条走完,应用便安装在系统内了。

这时候打开「启动台」,便可以看到刚安装的应用。

但是现在点击图标启动,会提示我们没有权限打开应用程序。

如果这时候听从系统的建议联系电脑或网络管理员,那么你将不会得到任何的有效的方案。

这个问题其实是由于macOS系统对未认证来源的应用设置了隔离属性,正常在界面上操作是没办法修改这个属性的。这时候需要我们依旧需要终端,输入:

sudoxattr-rdcom.apple.quarantine/Applications/应用文件名.ipa

回车后需要输入账户的密码,虽然看不到输入的内容,但是不要慌,正确输入密码后回车即可。结束这一步,iOS应用便可以像普通的应用程序一样运行使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手动提取安装包的前提是「AppleConfigurator2」登录的「AppleID」账号必须购买了所安装的app,否则即使是免费的app也不可以安装。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安装手机版,必须有一台iPhone,安装HD版本,便必须有一台iPad。iOS中的大部分app是iPhone与iPad通用应用,所以很多时候只需要其中的一部iPhone即可安装iPad版本的应用了。

由于系统的SIP限制,无法安装商店外的第三方的应用。同样的,越狱才能使用的app也无法简单地安装并使用。

iOS应用在Mac上的基本使用体验

iOS应用在macOS中依然与iPhone、iPad中一样,每个程序安装运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个程序的文件夹不能互相访问,也就是运行在沙盒之中。

访问系统内的资源依靠各种内置应用来实现:通过「照片」应用在app中选择照片;使用「访达」读写电脑中的文件——这也给iOS应用在macOS中提供了文件访问的能力的机制;使用系统默认浏览器响应应用内的打开网址操作等。

同时iOS应用的权限控制与移动端完全一致,使用摄像头、定位等与iOS如出一辙。iOS应用也可以正常的使用iCloud的空间,可以与手机端共享文件。

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iOS应用在macOS中依旧可以检测到到本机是否安装了其它指定的iOS应用,比如在Word中可以看到本机有没有安装其他Office套件。

应用间的跳转也完全正常,我在使用微信读书的时候,可以直接调起iPad版微信进行登录,而且唤醒速度飞快。

系统依旧会识别短信验证码,并在输入内容的时候进行提示。

除了短信验证码,使用钥匙链的类似场景在macOS上都是有效的,不过弹出提示框后会影响到正常的键盘输入,有些时候所提示的并不是我们预期的内容,这时候按下「Esc」键可以关闭提示并通过键盘输入。

iOS应用可以用来做什么?

让iOS上的免费版本满足基本应用

Office规定在超过10.1英寸的设备上使用Office套件则视为专业用途,需要收费,但是在M1芯片的Mac上运行Office却并未发现这一限制。

可能是因为未上架的缘故,且未针对当前硬件做限制,Office应用仅需要登录微软账号即可正常地使用免费功能。

使用《Word》的时候可以正常的打开、保存、编辑文本等,但是「Delete」键被识别为删除光标后的文字,无法依照macOS键盘正确的逻辑处理。

与之相反的是,《Excel》的表现堪称完美,无论是显示,还是录入文本的操作都很舒适,数据的筛选、审阅等也与iPad的体验一致。

《PowerPoint》的使用体验也同样完美,编辑、播放幻灯片毫无压力,对于轻度使用幻灯片的用户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播放幻灯片的时候,想要全屏播放的话,还需要将应用窗口全屏化。

iPad版的《Lightroom》则可以使用一部分基础功能来对照片进行处理,对于轻度使用的用户可以取代Mac上的收费《Lightroom》。

靠简洁稳定替代原有的Mac应用

使用Rosetta2转译的《微信》用下来最大的感受便是各种崩溃,平均一天崩溃三五次。

换上iOS版的《微信》便省心多了,玩小程序、看朋友圈都不在话下。

我也试了试「摇一摇」,无论是晃动窗口,还是晃动电脑都无法使用。

使用Mac上没有的iOS应用

微博、知乎等原本在macOS端没有的应用,现在也可以在macOS上进行使用了。

而有些仅存在于iOS端的好用的app,现在自然也可以在Mac上使用了。习惯《Alook》浏览器的读者可以安装Alook浏览器,在Mac上它俨然一副桌面浏览器的样子,通过切换为请求桌面版网站即可。

使用Alook便依旧可以使用Alook中屏蔽广告,视频倍速等的全部功能。

另外测试的一个应用为《MarginNote3》,它在Mac上也可以很好地工作。不过完整功能依旧需要订阅。

将日常App搬到Mac上

值得一提的是,屏幕时间的设置依旧有效,且app的使用时间与移动端是共享的,比如我设置的每天只刷3分钟抖音,不管在哪一端,累计时长到了都会进行提示。

有趣的是,被限制的应用其实还在后台运行,比如抖音在达到时间限额后还在后台播放视频,点击「好」按钮,只会把窗体最小化,并不会退出应用。

生活中的很多场景自此便不再需要拿起手机便可以完成了,就这样,我的手机使用时间直线下降。

拯救macOS贫瘠的小组件

BigSur系统更新后,变得更像iPad了,双指轻划右侧边缘可以弹出小组件,样式与iOS完全一致。

在使用iOS应用的时候,我意外发现app提供的小组件是可以在macOS上正常添加与显示的,甚至都是可以正常工作。

知乎的小组件可以让我在Mac下也能时不时地看一眼最新内容。

《Scriptable》可以正确运行大部分脚本,所以之前APPSO文章中介绍的大部分小组件都可以在macOS上正确显示,借助《Scriptable》,macOS可用的小组件数量和自定义能力更上一层楼。(当然,)

打开iOS游戏休闲娱乐一下

打开iOS应用后,点击桌面顶部的菜单栏,可以发现,多了一个「触控替代」的选项。

勾选后,会弹出提示教我们如何使用一些触摸板的手势操作来模拟屏幕触摸。

根据介绍可以知道,这个模式主要是为游戏服务的。

对于普通的休闲类游戏,依靠简单的点击或者少量的拖拽的游戏便可以轻松驾驭,如。

对于摇杆类的游戏,则可以通过开启「触控代替」后,按住「Option」键使用触摸板操作摇杆。

由于笔记本自带的触摸板用起来没有那么舒适,为了体验类似手柄一样的自由,我拿出了因为M1芯片的Mac的到来导致落满了灰尘的妙控板,开了一局《和平精英》的训练场。

一番体验下来的感觉是这种操作由于不如在触摸屏上那样直观,故而比较依赖肌肉记忆,或者依赖记号笔在触控板上画出按钮的位置。

还有一小部分游戏已经适配了键盘,可以直接通过键盘按键进行控制。便支持通过键盘控制。

游戏《帕斯卡契约》中的按键配置界面

测试完不由得感叹这类游戏在Mac上的体验已经与原生的游戏相差无几,不知道《和平精英》之类的流行游戏会不会做类似的操作兼容。

至于为什么没有2020年度最佳游戏《原神》?别问,问就是闪退。

很多iOS头部游戏都很积极地在macOS上的AppStore上下架,所以大多需要手动安装。这里不做过多的解读,希望能在macOS上看到iPad游戏大放异彩,弥补macOS系统游戏不足、娱乐性较低的缺憾。

综合这段时间的使用体验,可以说iOS应用登陆Mac平台,结结实实地扩充了一波macOS系统的应用,尤其是iPad平台的优质应用让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使用体验无缝迁移到Mac平台上,大部分日常接触到的应用都有不错的表现。而对于适配不够完美的应用,主要需要应用本身针对不同平台的系统进行优化。

这一次应用数量的大跳跃,在我看来已经对Mac用户的一部分使用习惯造成了一定的改变。而且打通全平台后很多软件在未来可能只需要购买一份,对消费者是利好的。种种表现,很值得让人说一句「未来可期」。

2021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怀念手机呼吸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