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Z 5 + 24-50户外试用:万元以下,够不够香?

2021-1-5 25 1/5

Z 5是今年年中尼康推出的一款「准」入门级全画幅MILC,使用了Z 6同款机身,相同的防抖与防尘性能,几乎相同的像素数量。官方定价为Z 6上市价格的70%,$1396.95 / 9800元,配备24-50mm镜头的套机$1696.95 / 11800。

Z 5首先不是个类似a7 III的水桶机,其长板还算长,但短板也相当短。可惜的是,假如我没有错误理解尼康对这台相机的定位的话,其长板对目标用户来说难以转化成社交价值、也无特别的生产力价值。短板的杀伤力却有点大,不敢说能削减多少成本但很容易被风评被害。

Z 5看上去最良心的地方在于它的机身除了没有肩屏就是一个Z 6,原汁原味一个不差保存了全部按键和接口,这让操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高级机身的「专业感」和 「可自定义性」;配备了大量用户视为「专业象征」的双卡槽,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精心设计的握把避免了类似A7系列调整前拨轮时候会和中指打架、太粗的镜头顶手指的奇怪现象……

但是。

接下来我要说「但是」的部分了!

实际使用中,Z 5(或者Z 6,反正它们机身是一样的)的一类问题是,学索尼在小机身上搞「我全都要」造成了按键虽多却使用不便。例如:

曝光补偿键被设计得极为靠边,在实际使用中要按住这个键调整曝光补偿,就必须让中指也离开握把,还能握住相机的就剩下了无名指和握把边缘的小指,着实让人不太安心。
ISO键要么是在考验你食指和中指能分开多远,要么就老老实实把中指也抬起来。
Fn2如果用右手无名指来按压,需要让整个手离开握把原位,与此同时还要拨动拨轮,姿势堪称滑稽。虽然不太符合直觉,但更正确的方式可能是让左手绕过镜头来按。
要按到最右下角的Drive键,同样需要把整个手掌离开握把
方向键尺寸过于小,靠屏幕一侧与翻转屏互相干涉,按压困难
和尼康真·专业机宽大且轻松的电源键不同,Z 5的电源键被设计的非常硬,需要在合适的角度下大力扳动,其体验甚至不如A7R II。
摇杆四方向灵敏度不一,表面为了增加摩擦力又做的十分「锋利」,在某些方向上(我的机器是上下)按起来有割手感
雪上加霜:Z 5上面没有AE-L键于是尼康把这个功能默认分配给了「按下摇杆」……

注意曝光补偿的位置

还有一些小细节也使人不快,比如闪光灯接口盖同样被设计的非常非常紧,以至于我第一次试图「撬」开它的时候被热靴划破了手。尼康和索尼带许多电子触点的热靴结构不同,实际上根本没有安装这个接口盖的必要。

更迷惑的是,Z 5配备了比A7 III还要良心的、两个支持UHS-II标准的双卡槽,但硬件上只有4.5 fps的连拍能力,其体验宛如梦回2008手持小机震版5D2;最近两年发布的MILC机器中只有EOS
Rp比它更差,可是Rp的价格比它便宜不是一点半点。写卡能力的严重过剩导致使用速度够快的UHS-II卡,基本能进行RAW+jpg的无限连拍直到设置上限(设备限制单次连拍最多100张,可以手动降低)。这就像你家有个游泳池,但拿根塑料吸管往里放水……

同时,这个很慢的连拍还伴随着宛如幻灯片的黑视和延迟(我甚至一度以为它在Continous H模式下显示的是照片)。如果使用较小的对焦点,快速运动的物体很容易跑出对焦点之外。

这种很难干活的机器,配备两个卡槽究竟是什么意义呢?就因为XQD卡占的空间不用白不用吗?

我在这里用我自己发明的,用来识别哪个KOL在恰饭的相机营销不可能三角来讲一讲……

硬件吹点是当下在网络社区中最容易建立逼格与阵营的一个属性,不论手机、电脑、相机似乎皆是如此:同等价格下一套数据拍你脸上即可证明你辣鸡、你坑用户、你挤牙膏,我良心、我有技术、我有未来似乎就是不证自明的事情了。

因此,硬件吹点多的设备比较容易享受到「自干五」式的流量,不过,这更多是出于理性分析自己需求的结果,还是更多出于类似信仰的热情,就非常难讲。

「工具」要由人来使用,自然就有人机结合的问题。

「玩具」要由消费者来购买,自然就会有价格的因素。

相机厂商是要赚钱的,不是做慈善的;一个相机如果三个里面能拉满两个,就算是神机了;只有一个的也算能卖得出去(多数情况下大家默认这一个是「便宜」);如果哪个KOL告诉你某相机又便宜又牛逼又操作好,hmmmmmmmmmm,我猜你肯定是在看富士表演秒全幅……

[利益相关:富士秒全幅用户]

当下A7R II就是典型的硬件吹点多+便宜组合成的神机,软件和操作方面的缺陷都可以忍一忍凑合用;而Rp就是典型的便宜一招鲜,硬件相当次软件也不怎么样,但因为便宜,不影响它卖。

目前尼康迫切需要打动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因为尼康六十年来第一次换口,一定要把未来用户群培养起来才能再战二十年,不然自己庞大的用户群都要给F卡口陪葬;但尼康当下的Z 5是一台吹点匮乏的机器:

连拍速度?非常拉胯,自家有14,隔壁有20
像素?拜托,这个市场上的新机,除了专搞视频的就没有低于20mp的
对焦?隔壁索尼佳能把你按地上打
镜头转接?你FTZ自己家AF Nikkor都没自动对焦呢……还琢磨转接别人家
视频?你是说跟EOS R裁得一样狠的4K吗?R好歹视频还能人眼识别呢……
只有DR算是当下最好的相机之一,可以进行「开灯」操作,但这个能力感谢索尼卖得满世界都是的CMOS,已经快成业界标配了……

Z 5目前几乎所有的优势都集中在「操作好」这个既不好吹也不好让人理解的部分上,而不是让目标客户更敏感的「便宜」与「大碗」。以它的使用体验来说,$1396或者说将近一万人民币真的太贵了,何况上面还压着一个早就接近一万还送FTZ的Z
6。假如尼康砍一个摇杆或者砍一个拨轮,保持单卡槽,甚至砍掉机内防抖一条腿,保留大概6-7fps的连拍能力(即使不能追焦)然后以$1196之类价格上市、并且保留日后降价到$999的能力,恐怕不论口碑还是销量都会好做得多。

纵使你有千般好,不给报销买不了。

经过好几轮降价,Z 5终于在双十一之后到了它应有的价格,线下店我听说已经有店报不到9k可入套机。如果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不妨去线下砍价来得更爽。

这次我按平时拍摄项目的习惯在河边的一个小城走了一圈,看看套机的户外使用体验如何,特别是这颗相当轻小的镜头。

首先比较引人注意的大概是机器的防抖功能:在静态照片拍摄模式下,Z 5的画面「稳定力」是肉眼可见的;轻微的手部晃动甚至在屏幕上几乎察觉不到,可想而知其对慢速快门的效果应该相当显著。可能也因为大力追求稳定,Z 5在切换到视频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因为视频有「摇」这个动作,如果防抖原件在静止的时候工作过于给力,会导致一个非常突兀的「延迟」启动感。

接下来你可能会注意到尼康的天色似乎不太正常——这事我去年在试用Z50上就提到了,实际上从起码Z 6就延续至今的青/蓝色严重偏色:

以上两个测试均由imaging resource使用imatest完成

Z 50宛如吃错了药的天色

Z 5的天色实拍效果。真不需要什么高科技测试仪,光靠眼睛也看得出这个天有问题。

尼康为何把色彩风格搞成这样在这里不做推测;解决方案其实也简单:只要你(和大部分主流用户一样)使用ACR或者Lightroom处理RAW,Adobe Color就可以极好地修正这个倾向。当然ACR或者Lightroom会有其它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谈。

操控上,除了上一期已经提过的那些小毛病之外,还有一个尼康特色ISO切换逻辑让我每次使用都想吐槽:「ISO自动」模式的切换竟然是按住ISO键转动前拨盘。这个操作不仅反直觉,而且反人类:前拨盘的突出量并不大,一定要用手指肚才好拨动,着实是个考验手指柔韧性和手掌尺寸的诡异动作。

你可以通过自定义设置f6启用「放开按键使用拨盘」的功能,副作用是切换后不会自动切换回去(我等了一分钟直到自动关机也没有变动),除非你再按一次那个键

最初试用Z 5的时候是在室内,在照明不太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对焦点上的物体边缘不太明确的时候Z 5的对焦非常犹豫,常常要来回尝试几次才能确定对焦点。即使镜头使用的步进马达已经很快,考虑到尼康非要继承单反液晶屏风格的显示逻辑「红色=待机/对焦中/对不上」,等待的过程还是会让用户有些迷茫。

和光源不足的情况下不同,室外使用自然光照明、可识别的线条充足的情况下,Z 5的单次对焦颇为灵敏,好几次我都在试图先对焦后构图(5D后遗症)的时候意外触发了快门,而且事后回放检查来看对焦好像也没什么大错。

一张误触发的照片局部

Z 5的追焦则不太理想——从DSLR切换成MILC之后,尼康失去了那块可以识别物体甚至人眼的独立测光传感器,独门绝技3D Tracking 无法延续到Z系列上,追焦仿佛一下子丢了魂。使用的体验表明Z 5的人脸识别生效距离起码比EOS
R5要近30%,能识别出人眼的距离则连R5的一半都不到。在被摄人以步行速度向相机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只有CL模式(3fps),CH模式要么对焦框追不上人脸,要么就虽然对焦框追的上但照片有少说1/3是不可用的。这里怀疑尼康为了拉开档次做了某些硬限制,或者Expeed 6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来同时应付数据流与对焦方面的问题。考虑到Z 6II使用了两块处理器,后面这种因素可能比较大。

视频模式下,尽管Z 5的视频模式禁用了人眼识别功能,如果人物的移动速度不太快,追焦的稳定性还是相当不错,其表现远比连拍模式好得多。

Z 5按OK键启用的「物体追踪」效果也还可以,但我基本没有使用这个功能,这里不做评论。

在换口之后,24-50可以说是尼康当下最需要的镜头之一,其重要性约等于索尼的28-70 OSS,28-60或者佳能的RF 24-105 STM。我今天搜索图片的时候才知道,原来24-50在SLR时代有一枚完全相同焦距的老前辈:

当然,这奇葩的光圈和上古的外观都说明了这是个起码二十年前、生于胶片时代的廉价套头(实际发售:1995),和如今24-50担负着类似又不同的地位。

我觉得这MTF说明了很多问题

进入MILC时代,我们终于实现了相机轻量化与高画质、高易用兼得,且不必付出太多握持上的代价。以往在SLR时代由于反光板的存在,缩减传感器尺寸、进而缩减相机尺寸是各个相机厂商在减重方面为数不多的可行方案,为此也就产生了APS(意为「先进摄影系统」)格式。然而人手的尺寸是无法变化的,相机在保证操作便利度的情况下尺寸就有下限。比如4/3系统把视角缩小到了135相机的1/2,但相机的三围尺寸显然不可能也缩小到135相机的1/2,否则这个相机将无法操作。最终的结果就是幅面(换句话说,信噪比)大幅缩水,镜头、体积和重量的收益却非常有限。如果再用上类似35-100mm
f/2的镜头,那和135FF的体积与重量就没有本质差别了。

毕竟你不是东德史塔西,用不到Minox

抛弃反光板之后,全画幅相机突然一夜间有了类似入门APS-C DSLR的体重,却仍旧保持着各家准旗舰的握持体验,m4/3为了错位竞争而开创的道路最终不小心压死了自己。

现在镜头光圈不再特别影响对焦(DSLR的对焦传感器普遍有最大光圈不能低于f/5.6的限制)和观感(取景器太暗影响取景),各种镜头几乎是能亮就能对焦,R5更把这个数值毫无下限地拉低到了f/22。在入门套头上牺牲一些光圈之类的参数换取与轻量化机身更相配的体积/重量,并且充分利用短法兰距+防抖才是用户更喜闻乐见的方向。不然的话,机身上费尽心机减轻的重量,配一个黑粗长就全白费了。

像A6x00系列的套头1650,缩回情况下基本和握把平齐,整个机身就形成一个「方块」,很容易塞进各种书包电脑包之类的空间。24-50作为目前最小的全画幅套头(全长5cm),便携显然是其设计时候的第一要点。尼康也特意强调了「大卡口让画质更好」,不过实际情况嘛……一会你会看到,可能没有说的这么漂亮。

说起来,官方样片的天也是紫的(真不是我故意黑

在定价上,24-50属于和28-70、24-105STM同等档次的$399,但焦距损失了如此之多,我们总该在画质上得到点回报,光说轻小是很难服人的。

玻璃,比佳能24105stm多了两片非球两片ED

24mm的MTF比RF 24-105 STM好看很多

50mm更是这个价位里的天花板表现

让我感到可疑的是不可关闭的强制机内矫正,这时常意味着厂商对这个镜头实际什么德行心里一清二楚;而LR也很积极地配合各厂商,厂商说关不掉的就在LR里也关不掉……

拿出去拍就是为了知道这个MTF有没有水分——业界MTF注水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次两次了,富士那个要啥啥没有、离实拍表现相去甚远的科幻图表就是典型之一。

所以,感谢Capture One:

Capture One 中关闭全部矫正,f/8

机内直出JPG,请无视颜色差异,因为C1没有尼康的色彩配置文件

对于广角来说f/8时候1ev的暗角基本还能接受,但这个变形就有点尴尬了。

左:无四角失光矫正 右:官方配置文件

拍过一圈下来,感觉24-50是支颇有个性的镜头,因为很多标准变焦镜头普遍把最佳焦距设计在两头,而中间相对差一点;但24-50表现最好的焦距出现在40mm-50mm,可以在收光圈后达成所谓 "corner to corner sharp"
,这个特点加上轻小的体积时常让我想起佳能的40饼干。24-28mm之间是各段最差的;其中心区相当锐,只是边角分辨率不如人意,且四边为了修正畸变有很夸张的拉伸。

如果我们手贱让它越级挑战一下拧在尼康第一台FF DSLR上的定焦头的话……

左:Z 5 + 24-50 右:D3 + 50 f/1.4D

好吧在像素多了一倍的情况下好像只能勉强打平,还是让它老实呆在入门套头的定位吧。

47mm @f/9

40mm @f/10

24mm @f/10

机身的「自动」白平衡加色彩风格略偏冷、偏绿,但尼康提供了很多白平衡方面的自定义选项给直出用户,因此个人觉得问题不大。

上面那张图的直出版本局部,自动白平衡1

Z 5成像外圈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辨率「断层」,或者出现令人迷惑的景深。根据我的猜测,这可能是由于Z 5的机内防抖工作过于积极给力、甚至一哆嗦「抖」出了移轴的效果。比如这两块牌子在图像上的距离十分接近:

35mm @ f/10

放大观察会发现如此近的两个牌子表现显然有差别,牌子左右两侧的树差距则更明显

24mm,1/3到2/3成像圈之间100%放大,可以看到树从靠中心的刀砍斧劈迅速过渡到了外侧的糊作一团

50mm @ f/10 100%放大。对焦点为大概20米之外的限速牌,可以明显看出斜着一路跑到右下角的景深,而房子后面的树由于在景深之外已经变成一团无细节的绿色。

另外,Z 5的相位对焦精度并不太高,偶有轻微脱焦发生。如果想要画质最大化,应当启用「微点AF」模式——这样Z 5会使用反差检测的方式保证绝对的准确——然后禁用机身防抖上架子比较靠谱。

一般来说光圈这么小、焦距又短的镜头讲焦外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你一定要看的话……

答案就是真的不怎么样。

24mm @ f/4 焦内外过渡段

50mm @ f/6.3 这一端相对好一点

总而言之,虽然有点「傻锐」,但24-50绝对对得起它的价格,是个极好的挂机镜头。感谢这个MILC的时代,终于把尼康拖上了全电子化大卡口这条船。F卡口这六十年的「祖传代码」,是时候退休了。

Z 5是尼康对于MILC全画幅走量市场的一次颇有尼康风骨的尝试。和索尼原汁原味老机器不更新只降价、佳能常常一刀砍成残废不同,尼康拿出了一个很有诚意的机身(应该说是有诚意到不可思议,即使尼康对低端机给功能相当大方,DSLR时代你能想象D610和D850共享肩屏之外一模一样的机身与接口吗?),其握持体验在FF
MILC中属于最理想的之一(在某些方面强过2.5倍官价的R5),屏幕触控水准仅仅次于佳能。可惜的是,一些硬件短板,比如追焦体验与4k规格(比Rp没有DPAF的4k25仍要强出一个档次)阻碍了它成为更好用、更实用、甚至能和A73一样接各种活的相机。它如果做得”水桶“一点,哪怕是拆长板补短板,能吸引到的客户恐怕也比现在多。当它被迫与向下发展与Rp进行价格战的时候,其高规格的许多配置反而成了降价路上的累赘。如果Z
5能保持当下的价格,其对比RP与A7 II无疑是“良心”的;能否把这种“良心”转换成“钱途”,就要看尼康自己的本事了——毕竟硬数据不好吹的相机,在自带流量这方面有天然劣势;线下市场经销商拿不到足够利润/返点是否有动力推销也还是未知。尼康相比索尼与佳能是个小公司,这也导致他们能做的可能相对有限。

与此同时,尼康也该配合Z 5的价位再出些别的入门镜头,毕竟1.8S「狗王」系列相比机身售价真的还是不便宜。

日后,尼康是要学索尼把Z 5进一步降价,还是学佳能出台更入门的Z3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