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延庆山地小米十月秋收150天修炼期只为这一碗米油浓稠小米粥

2020-10-26 33 10/26


原标题:延庆山地小米十月秋收,150天修炼期只为这一碗米油浓稠小米粥

打谷子去!
清晨8点,延庆的秋凉像隔壁大爷家炊烟一样,正慢慢散开。后山遛早回来,我们遇上了扛着犁耙出门的时大哥。
秋十月,在下虎叫的玉米成囤dù之后,最后一茬谷子也收割结束。从春谷雨到秋分前后,历经150余天修炼期的谷子彻底成熟。跨越了10个节气的农耕文明,在这里得以展现。

诗经有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其中稷为谷子,其米为小米。
当时间的指针拨回到7400年前新石器时代,华夏先祖已将其种植于地。由此,谷子开始了它早期的粮界霸主地位,虽后被小麦取代,却依然是干旱山区中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谷,由狗尾巴草驯化而来的禾科作物。它是古语社稷农桑之稷,撑起几千年前的漫长时光,也是中国最早黄酒酿造的主料,被录入甲骨延续至今。

说文中说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故谓之禾。
当一年的时间走到谷雨前后,海拔480多米的延庆大山也暖了起来,太阳的温热开始渗入更深的土层,土壤彻底开化。

在鸡叫三遍,天刚麻麻亮的时候,村民们开始忙活给谷子准备温床,当地人称之为挠地。

去年地里留存的秸秆腐化成了最天然的草木肥,再洒上足料有机肥。铁耙背儿敲碎的土块、肥块,交给正面铁齿精细整平,耐着性子把地挠细、挠软。
只需要一场雨,种子的机会就来了!

种子落地后,一切就变得简单起来。

不似小麦对水的渴望,谷子耐旱,喜欢松软透气的土壤,于是山楂1号院对面的山南坡无疑成了它们的天堂。
从发芽到抽穗,谷子的任务就是迎接雨水和晒太阳!
层层梯田,三面无遮挡的地势,让谷苗有了足够的光和作用时间,40°的高纬昼夜温差最大程度地帮谷子沉淀养分。
同一时间里,村民也不会闲着,清晨黄昏的田埂间,一山一田一躬身,今天半垄明天一垄,一切都是慢慢来。

直到两三茬的除草后,谷苗高至半人,谷穗就开始冒头了,从穗头到穗尾谷粒是螺旋着一点点变饱满的。

白露过,秋风起。
逐渐干燥的风,吹高了流云,也吹黄了谷苗,先是谷穗金黄然后染到茎叶。

得赶在霜降前收完,下霜谷穗该返潮了。论及农事,话不多的时大哥也能变得侃侃。
剪刀+箩筐,是收谷子最好的组合,人手一把剪刀,咔嚓声落,秸秆还长在地里,谷穗已经进了筐。剪穗儿的收谷方式,是一代一代的经验传承,最大程度节省了劳动者体力。

收完最后一茬谷穗,延庆的大地就彻底收敛起来了。村民会割下一部分玉米、谷子秸秆,攒着喂牲口、烧柴,度过寒冬,余下的就留在地里,跟着秋雨冬雪腐烂成泥,等待新生。

大地虽然闲了下来,但下虎叫的农忙还在继续。
从谷穗到澄黄小米,每一颗谷粒还要历经晒、打、扬、晾、磨村民将南坡梯田上的谷穗,背到山下平坦的晒谷场,几天的头晒后脱粒,木耙子、碌碡liùzhou轮番上阵。

二次晾晒,才能让谷粒完全脱水,以保在无光粮仓储藏期间不会发霉。接下来就是扬谷了,一膀子扬起一锨谷粒,借着山风,轻飘的杂草自然而然和均重的谷粒分成两个阵营。

当然,这时候我们见到的依旧是褐色皮的谷粒,村里的磨坊才是它们旧貌换新颜的关键之地,也是谷粒的最后一道关卡去皮,当地人叫它激谷子。

打出来黄澄澄,煮出来香噜噜的!

刚脱完皮的小米,表面会有一层金黄米粉,蹭在手上细细滑滑的。

一碗米油稠厚的小米粥,除了要好小米,功夫活也得做足。每天清晨,管家大姐们都需要在餐前1小时着手准备。清水淘去杂质,大火滚水下锅煮至沸腾,这时候小米粥就已显金黄了,但还差一步耐心看顾、小火慢熬!
只有这一大一小、一熬一等,米油才会慢慢浮出来。黄灿灿的小米粥落了胃,这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山里的农事,春雨落种、秋风收
也因全程人工无农药,一亩田只产400斤小米
所以延庆60亩山地小米显得尤为珍贵
新小米预计10.26完成晾晒去皮
根据付款先后发货
第一手的新鲜小米
隐居乡里小程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