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用智慧“浇灌”精细农业: 物联网进入智慧农业

2020-11-28 31 11/28

用电脑代替人脑,用科学辅助经验,是物联网与农业的智能结合,也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题中之意。

物联网的核心是“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即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然后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再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地决策和控制。

如今,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遍,现代化的智能大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前我们说:“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以后我们可能会说:“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是现代技术培育出来的。”

为何要开展物联网的尝试?

土地上的庄稼需要施多少肥,只需发条手机短信就可以知晓;需要咨询农技师等相关政策,在线就能获取,就可以得到专业答复;农作物有了病虫害,只需手机拍照上传到云平台,附近的社会农业服务组织就会“抢单”处理……

省工、机械化和自动化及智能化成为未来农业变革的必要项目,这些技术改变可以为农业注入新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提升竞争和获利性来吸引新一代青年农民的加入。

该不该浇水,怎样才能保持大棚内精准的温度、湿度、光照、CO2 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这些以往在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凭经验、靠感觉 " 模糊 " 处理的问题,在农业物联网面前开始了实时定量的 " 精确 " 把关。

物联网创造的 " 种地 " 模式,已经成为弥补传统农业短板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了 "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 的目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云小翼持续在线,只要您有问题,随时欢迎交流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