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一起解读,创客教育为什么要强调“造”

2020-11-27 30 11/27

随着创客教育的发展,创客教育相关问题也慢慢浮现,比如创客教育和过去的科技创新活动有什么不同,机器人教育是不是创客教育,创客教育如何去做才不会偏离轨道等等。

有专家建议:请关注“造”字,只要是让学生动手“造物”,而这个“物”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含量,那么这样的教育活动肯定不会偏离创客教育的初衷。

为什么“创客教育”不强调“创”,而是“造”呢?

其一、创客一词翻译自英文单词“Maker”和“Hacker”。因为“创客”看起来高大上,很快就流行开来了。其实,谁都知道,创客更像英文“Inventor”的意思,而Maker更像中文“制作者”的意思,比如台湾地区对“Maker”的翻译就是“自造者”。

其二、创客强调的“造物”恰好弥补了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动脑、轻动手,重学习、轻应用”的不足。《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的作者安德森说:“人们用数字化工具在线制造可以触摸的实实在在的物品,这就是创客运动。

在创客界中,主张让孩子们区动手实践,去改造物理世界。

在我国,政府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也一直很重视。1982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的大型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小发明”频现于各大媒体。但是为什么就一直无法形成人人动手、人人创新的局面?其根源就在于“发明”、“创新”的门槛较高。科技创新活动提倡从无到有的“创”,模仿、山寨的做法都是被摒弃,甚至是批评的。这和创客运动中流行的“hack”行为在理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创”是精英化的,而“造”是平民化的。

当然,强调“造”,并不是否定了“创”。创客运动的发起人之一,O'Reilly Media创始人Dale Dougherty在回答创客教育的模式时说:

创客教育是经验学习,而不是知识学习,主要是传授如何做某件事情的经验,学习如何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书本上那些用来考试的东西。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学、与他人合作,帮助孩子逐步成长为创客,当然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起步,让他们能做出越来越复杂的发明创造。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为什么创客教育要强调“造”了。因为创客运动是一场强调“造物”的运动,创客教育则是教人如何去“造物”,使之具备“造物”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只有强调“造”,才能突出创客文化中社会化、平民化、强调动手实践等特点。而“创”是最终目标,只要立足于“造”,这一目标自然而然可以达到。

小盖茨机器人教育重点是通过搭建、编程、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思维习惯。

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搭建过程,还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了解到编程的乐趣,把“造”和“创”同步结合,增强孩子们的创客精神。

小盖茨机器人教育隶属于北京儒布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汲取欧美先进理念,打造中小学创客普及引导品牌。

小盖茨机器人教育集研发、生产、销售、教学、比赛、售后于一体,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一系列产品和课程,为中国孩子量身定做,培养未来开放型工程、IT、 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科技人才。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