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地方政务热点

2020-11-26 40 11/26

当前,互联网主导下的传播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舆论更加复杂多变。地方政务热点事件在全网传播过程中突发性、难控性等特点突出。基于此,政企舆情大数据服务平台新浪舆情通就事件热度指数、媒体活跃度、微博发布规律、信息行业/地域分布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在把握事件发展趋势和热点因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事件存在的舆论关切点、矛盾冲突点,并以此探讨当前公共管理的重点突破口。

辽宁盘锦回应“可燃自来水”一事,网民疑虑仍未完全打消

近日,辽宁盘锦大洼区某村村民向媒体反映,家里的自来水能点燃。“有时候打开水龙头水里就会出现气体,这时就可以点燃”,村民介绍道,村里有好几户都是这样的情况,而能够燃烧的具体原因不明。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然而辽宁盘锦一些村民家中的自来水却能够点燃,如此“蹊跷”的现象,很快就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和舆论强烈反响。

11月24日,盘锦市大洼区委宣传部发布通报称,自来水可点燃系地下天然气混入,并称将对造成相关问题的有关部门及人员启动问责程序。

舆论声音渐强,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随着“自来水可燃”一事在全网范围内的发酵,11月22日,全网舆论声量达到1.57万条。24日,官方发布情况说明后,声量也达到峰值,网民对“自来水可燃”现象的原因、解决办法、危害等较为关注,并期望从官方回应中得到答案,后续舆论关注或形成长尾效应。

微博平台作为最大舆论场,个体网民表达自己观点、情感、诉求的愿望强烈。截至11月25日12时,已有多个相关微博话题登上热搜榜单,其中#官方回应家中自来水可点燃#话题的阅读量达2.5亿次,网民原创、转发、评论微博中提及此话题的次数达7612次,#自来水可燃事件有关部门人员将被问责#以及#自来水可燃系地下天然气混入#话题的舆论关注热度也相对较高,网民的疑惑与关切可见一斑。

主流媒体高度介入,形成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

“官方通报来了”“原因找到了”“将问责”......不少媒体对事件跟进报道,有效传递权威声音。

据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5日12时,央级新闻网站的报道达62条,省级、地市级新闻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为202条。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发声,助推事件引起社会重视并快速解决,监督当地有关部门严肃调查处理。

如新京报发文质疑:相较于自来水的质量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守土无责的问题,更值得深究;光明日报评论称,正常情况下,村民用水问题在用户反馈——地方管理部门接手调查、处置的常规程序下,就完全可以及时“消化”,本无需由中央媒体来关注、监督。就此而言,此事的舆论发酵过程,显然说明当地的常规处理机制多少出了问题。

时间段内,对事件相关信息涉及到的领域进行统计,政务领域为主要传播扩散领域。“可燃自来水”一事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治理能力,因而在相关部门、主流媒体、公众一同介入下,渐渐变成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

疑虑尚未完全打消,网民仍绷紧敏感神经

尽管官方回应中对“自来水可燃”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释,但这种现象究竟持续了多长时间?是否存在有关部门失职渎职的问题?自来水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处?种种问题并未得到解答,网民心中的疑团仍未解开。

事件自曝光后,全网相关信息中的敏感信息占比一直居高不下。尤其24日,当地发布初步调查情况说明,敏感信息占比从前一日的81.65%上升至90.82%。这则通报并未平息舆论争议,反而愈发刺激到公众的敏感神经。

从情绪占比图可看出,在该事件中,网民情绪中性的占比最高,占比为62.66%;其次为惊奇,占比为19.10%,自来水可燃现象冲击着一部分网民的眼球,惊奇情绪较为突出;此外,网民情绪愤怒的占比为6.97%,地方管理部门本应第一时间查明真相,回应舆论关切,及时消除安全忧虑,但盘锦市大洼区针对此事的回应似乎并不明朗,环绕在公众心头的一系列疑问并未完全打消,也使得这部分网民产生不满情绪。

一团团火焰从水龙头中喷发,这一幕想必令人颇感魔幻。而此次在媒体曝光、全网关注之下问题才得以解决,事件背后的责任归属和解决方式理应有更详细的交代。

新京报对厘清事实真相与精准问责提出看法:问责自然不可少,但问责的前提是,以让人看得见的方式查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以让人心服口服的方式还原事实真相。只有在刨根问底、查清真相的基础上,问责才能更精准,更有震慑力。

这也应当给地方管理部门带来思考:关乎民生的大事小情,与其等社会监督,何不主动作为?

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浪舆情通,政企舆情大数据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网舆情监测、舆情预警、舆情大数据分析、舆情报告等全方位的舆情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