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还没代表作就先搞团综浪姐成团是噱头光明正大吃老本才是王道

2020-10-23 29 10/23

《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之后,好不容易风平浪静了一段时日,如今平地又起波澜。

芒果台给“浪姐”们安排了一档合体综艺,节目官宣之后,无价之姐们纷纷换上有“X-sister”团名的新头像,唯独宁静没换头像。

宁静还因此被质疑耍大牌搞特殊、跟其他姐姐们面和心不和,这个话题因为关注度太高,一度上了热搜。果然是女人多的地方,江湖水就深了一大截。

最终,宁静还是补交作业,换上了团队头像,这段纷扰算是告一段落,但浪姐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从2020年6月,三十位“30+”的姐姐们初登舞台,历经三个月的激战,“无价之姐”正式成团。

《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全明星、30+女星选秀节目,几乎承包了那段时间的热搜,每位女明星的讨论度和关注度也水涨船高。

不同于其他选秀出身的团体,借着势头和热度趁热打铁推出周边节目。《浪姐》结束后,很难再见到七人完整体的“无价之姐”。

随着芒果台宣布第二季《乘风破浪的姐姐》正式启动,大家不免替第一季的姐姐们有些着急。毕竟“前浪”还没兴起,“后浪”就已经赶了上来。

所幸,七人合体的首档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终于官宣定档。

从节目未播先火就贡献了诸多话题不难看出,《浪姐》节目“余温”仍在,后劲十足。难怪时隔多日才推出的团综,姐姐们也丝毫不担心没有关注度。

虽然《浪姐》已经结束,但节目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反而愈演愈热。不管是“一轮游”,还是站到最终成团位置的人,诸位姐姐们凭借《浪姐》的余温影响,倒是混得风生水起。

金晨、张萌等人登上了《这,就是街舞》第三季的舞台;节目中看似“八字不合”的伊能静和黄圣依,携手出现在了网综《火星情报局》第五季的首期节目中。

而《无价之姐》的舞蹈,频频刷屏网络,似乎成了每个参赛的姐姐们,出现在镜头前的个人slogan。

看起来每个姐姐都受益于节目影响,迎来事业小高峰,皆大欢喜。可回归到节目初衷,“团体”活动反而没了踪迹。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团队成员都是日程繁忙的明星,想要以完整体出现,需要协调各方。

可如果始终没有成团后的团体活动,选秀的意义在哪?难不成,只是借“选秀”之名,为各位明星姐姐们,提供一个提高曝光度的出口?

正是因为团队活动匮乏,所以此次首档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官宣后,不免令人猜测:成团是噱头,光明正大的吃节目老本,才是王道。

观众有此怀疑,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无价之姐”七人成团后的首档团综,可以看出制作方的良苦用心。暂不说宁静、万茜、张雨绮、孟佳、李斯丹妮、郁可唯和黄龄这七位成员,个个都是看点十足。单是从主题设定,便能看出综艺野心。

姐姐团+音乐+旅行,单拎出任何一个元素,都足以成为一档热门综艺的核心。加之《姐姐的爱乐之程》,还加入了“路演经理人”和“路演音乐助理”的设定,使整个综艺在人员排布上,更加丰富和专业。

就官博透露的消息来看,邀请了徐铮和周镇南分别担任经理人和音乐助理一职。

前者保证了节目的风趣度,而后者则先行打下了流量保证。再加上《浪姐》的热度延续,团员自带的话题,《姐姐的爱乐之程》成为爆款,绝非难事。

然而细想之下,却又窥探到另一层意味。

看似强悍的“王者”配置,实际上处处透露出“综艺整合”的味道。

从嘉宾组成形式到主题设定,再到一城一路演的模式,更像是融合了《花儿与少年》和《美好的时光》的节目框架。

如果说架构上的雷同或借鉴,无伤大雅。那么,回归到团综的中心点——乐,即音乐上。我们不禁想要发问:还没代表作,团综已先出。七人团,真的能实现“音乐”部分吗?

反观其他选秀出身的团体,从Nine Percent的《To the Nines》,到火箭少女101的《燃烧我的卡路里》,再到如今的The 9、硬糖少女303。

“代表作”成为团队最显而易见,也是最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的东西。

当然,与这些素人或练习生出身的选秀团体不同,“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即便没有团体代表作,也丝毫不必担心自己没有辨识度。

与其说“无价之姐”七人团需要依靠团综来收割一波关注和流量,倒不如用“履职”来形容,更为贴切些。

《姐姐的爱乐之程》官方介绍:姐姐们每一期会与一些音乐制作人相遇,一起通过旅行和探索世界,获取音乐灵感,创作出作品。

鉴于七人团自成团以来,并无任何团体音乐作品输出,而新作品从制作到呈现,需要一定周期。七人团在团综中,恐怕仍会选择《浪姐》中表演过的曲目,作为演出作品,“啃老本”在所难免。

说到底,观众所期望的未必会是姐姐们,最终会制作出哪些好的音乐作品。因为相对于音乐本身,“无价之姐+流量小哥哥们+音乐制作人”的组合,已然噱头十足。

不过这一点,如若平衡不当,亦或成为《姐姐的爱乐之程》的最大败笔。

从节目官宣起,“宁静稳站海报C位,张雨绮站位尴尬”、“路透照,黄龄独自玩手机,与其他人无互动”、“全员换头像,只有宁静没换”,诸如此类的热议话题,成功把节目推上了热搜榜单。

而这一点,却未必是大家乐见其成的部分。就像《浪姐》情形一样,人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到了后期演化成若有似无的“明争暗斗”。

明星们常说“有多少人喜欢,就有多少厌恶”。这一点,在《浪姐》节目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起初,节目初衷定义为“呈现当代30+女性的追梦历程,让观众反观自己的选择和梦想”。励志之意,让众人惊呼“这场女性对话,我们期待太久了!”

可高开低走的态势,掩盖不了节目初衷走偏的事实。或许从一开始,大家对“励志”二字报以太多的期待,而忘记了《浪姐》的内核依旧是一场“选秀节目”。

既然是选秀,就需要关注、热度、话题、收视。明星作为参与者,这是获取这些内容的关键。于是,随着节目推进,越来越多的冲突、非议、反转被摆上了台面。核心所要体现的“逐梦”,反而被弱化。

你来我往间,大家热衷于“吃瓜”,精彩的舞台,优异的个人表现,统统为冲突和矛盾让路。

再者,看看现在的七人团,哪一个没有脾气。

加上先前在《浪姐》中的“恩怨情仇”,纵然有徐铮这样老道的经理人引路,也保不齐又会发生哪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再加上《浪姐》第二季已被提上日程,《姐姐的爱乐之程》选择在这个档口定档播出,大家难免会揣测,这是否是“前浪”们在为“后浪”们造势引流呢?

有了前车之鉴,观众对《姐姐的爱乐之程》的发展,既有期望,又有担忧。作为《浪姐》的衍生,七人团综是否如本体一般,最终发展成借明星名气,重结果轻过程的节目呢?

节目还未正式播出,最后呈现何种效果,我们犹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懂的啃老本、炒冷饭,重话题、轻内容的综艺,一定会遭到观众的冷眼。

盼只盼,七位姐姐能够求同存异,不忘初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