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那一年,我帮这个日本人在郑州站买了一张去洛阳的火车票

2020-12-21 51 12/21

我对郑州很陌生,但还是想写一写这座城市…的这一处风景。

可能你不敢相信,我来郑州四次,最熟悉的地方居然是高铁站。

来郑州四次,每次都是中转…第一次去郑州,不记得是几年前了,当时是为了去少林寺。

从少林寺回郑州,算是第二次,然后坐高铁走了。

第三次来郑州,是前天,出了高铁站就出发去焦作陈家沟了。

第四天来郑州,是今天,从陈家沟直接到郑州东,然后坐高铁回武汉。

对这座城市,充满陌生,却也“接触”了四次。不可思议的碰撞,让我对郑州产生了好奇。

临走前,拿手机拍了一组郑州东站,这个高铁站的建设非常高大上。

远处的高楼,成为经典风景。

郑州东站,2012年正式运营,它是中国大陆特大型铁路枢纽站之一,是郑州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广高速铁路和徐兰高速铁路的中间站。

虽然没有见识到高铁站的全景图、航拍照和设计图,但目之所及,建筑风格和空间运用体现了中原文化和中华文明底蕴的形式,包含了国宝“莲鹤方壶”和“双连壶”的和谐构图,充分反映出中原、中华庄重、沉稳、宏大的气质。

建筑细部和室内设计运用了“莲鹤方壶”的纹饰,主题突出,内外呼应,协调统一,体现“青铜器”的文化底蕴,整体犹如抽象雕塑,厚重沉稳,浑然一体,展示河南作为中原文化代表的特征。

经资料显示,郑州东站是河南省历史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投资最大、工程最复杂的城市建筑,设计高峰每小时旅客发送量为7400人,最高聚集人数为5000人。

这个沉稳宏大的高铁站,迎来送往,是交通枢纽,也是文化交流。从遥远的过去,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文化交流从未间断,是千山万水也好,是近在咫尺也罢,“路上”,是彼此认识、交流的重要途径。

这里,让我想到了多年前的郑州站。

对于郑州的“高铁站之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郑州站,源于一段“中日交流”小插曲。

第一次来郑州,其目的地是少林寺。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这座闻名天下的少林寺。

而是在这里“捡到了”一个被导游“丢下”的日本游客(他报了类似于一日游的散客团)。

碰到他时,他一边翻着手上的翻译词典,一边看着大殿门口的介绍,却皱着眉头一脸困惑。

我已经记不清我和他是怎么交流起来的,只记得我向他解释了什么是“大雄宝殿”,后来就一起结伴游少林寺。

临近傍晚,在我准备坐车回郑州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接下来要去洛阳,去洛阳看牡丹,但不知道怎么去。

生在礼仪之邦的我,自然要彰显东方大国之精神。于是,就带着他去郑州站了,帮他买第二天去洛阳的火车票。

他拿出了护照和学生证,并告诉我有机会来日本旅游,他做向导。

大概是为了感谢我,这位日本游客请我吃了一顿饭,谈话间,他声称自己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怕我不相信,再次掏出学生证),这次来中国旅游,主要目的地是河南洛阳。

关于洛阳,不由想起唐朝时期,日本人对唐朝文化之向往、之膜拜、之学习、之传承,之转换……

如今,洛阳与日本之间至深渊源,大概就是京都了吧。京都有“洛阳”之别称,过去日本人去京都叫“入洛”。

虽然我没有直接问他去洛阳看牡丹是否有此原因,但看着他那么认真的翻查字典,想必是有此方面缘由的。

饭后,我们各自散去,这一段小插曲停在了郑州站。

这段经历其实很平凡,但也难忘。高铁站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文化枢纽,它不仅连接着祖国山河,也连接着全世界。

后来,当我再来郑州,均与高铁站缘分不浅,尽管一直是我旅途的中转站,每次通过它,我一边领略中原地区的大好风光,一边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等下次来,我要出了高铁站,直接奔向郑州,然后去洛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