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武定发挥统战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2020-12-16 26 12/16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脱贫攻坚,一往无前。武定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楚雄州唯一一个深度贫困县,该县有5个深度贫困乡镇、68个深度贫困村、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58个“提升工程”贫困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均排在全州第一位,脱贫任务占全州三分之一,贫困人口均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面对繁重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武定县统一战线发挥积极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实践扶贫新模式,以推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根本,以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底线,以“绣花”功夫着力做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精准”文章,为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贡献了统战力量。

整合统战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武定县始终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凝聚和发挥48家统战成员单位和51家宗教成员单位力量,围绕民族地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要求和脱贫退出指标,针对民族地区特殊情况细化工作措施,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累计硬化农村公路2943公里,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82%;20户以上的自然村98%以上都实现了村间道路硬化;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685件,有效解决了123312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639亩,民族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安居房建设24603户,实施农村C、D级危房改造19852户,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民族贫困地区群众住房安全稳固的问题。

靶向精准施策,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县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6次会议专题研究,针对民族宗教地区重点村组出台了5个文件,组建6支工作专班组,重点解决适龄儿童就学、住房安全、人畜饮水安全、收入不达标、户籍等问题。争取民族宗教系统项目32个,补助资金1346万元,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32个重点村组实现村间道路硬化全覆盖,为高桥镇某村38户群众新建水窖76个,为白路镇三合村委会二台坡村、石膏洞村6户群众架通入户自来水,完成31户164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水质合格率达100%;投资708万元兜底性新建住房118户,确保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摘帽同步、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目标。

非公企业助力,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积极动员县内非公经济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把民营企业的智力、财力优势与民族地区的土地、人力及资源优势相结合,既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又使民营企业在与基层群众的广泛接触中了解到群众的需要,拓宽发展思路,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564.24万元(含土地流转、社会捐赠、物资捐赠折价),举办劳动力培训63场次3066人次,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597人,发放劳动报酬3400多万元。捐赠化肥1521.8吨,捐赠花椒苗3.2万株,收购农户火腿600吨、壮鸡3万只、板栗10300吨、魔芋1600吨、青豌豆186万吨、青蚕豆3000吨、西兰花2000吨、娃娃菜1000吨,支付收购资金314亿元,带动全县种植发展青豌豆5.45万亩,魔芋5000亩。资助困难学生67人20.5万元,为村委会、村民小组捐赠了大量的电脑、打印机、办公桌、会议桌椅、太阳能路灯等物资,部分企业还将企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建在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帮扶他们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稳定收入的同时,企业也有了稳定的生产原料基地。企业在土地流转上,优先优价流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在生产加工农产品过程中,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就业,建立了稳定长效的“造血”机制。

动员多方力量,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引导党外人士、政协委员及党外知识分子围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动员18家非公经济企业为红土田异地搬迁安置点捐资18.8万元;全县175名县政协委员捐资10.29万元,驻武省州政协委员捐资2.4万元,帮助民族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完成学业;有5家民营企业捐赠价值60万元水泥1500吨,用于全县民族地区贫困户改造厨房;共组织县知识分子联谊会为民族地区开展6次“送医疗”“送科技”“技术扶贫”“同心扶贫”“教育扶贫”等特色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做好农工党江苏省委、农工党云南省委、农工党楚雄州委、民进党楚雄州委到我县猫街、高桥、插甸、万德等乡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的联系协调服务工作,争取农工党江苏省委、民革上海嘉定区委为我县捐赠80余万资金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