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农民罢工下的印度,是否会出现粮食危机?

2020-12-13 41 12/13

随着印度国内农民抗议的不断进行,不少人指出,印度是否会因此产生粮食危机呢?严格意义上说,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争议性,主要点在于,印度高达数亿的贱民到底算不算人,如果算,那么印度一直就处于粮食危机中;如果不算,那就需要在另行分析。

当然,在印度自己看来,这部分人是不需要粮食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印度人均年粮食消耗量仅为150KG(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90KG,也低于非洲均值200KG),却始终保持世界最大大米出口国的原因。那大米降价卖给这些贱民不好吗?抱歉,降价也买不起,这一情况的结果是,即便是疫情肆虐和农民罢工,印度粮价却屡创新低的主要原因。

一、印度农民罢工背后的各方角逐

很多人将印度农民罢工简单的看成对印度政策的不满,实则并非如此。在印度,绝大部分农田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这些罢工的民众与其说是农民,倒不如说更像是佃户。一旦莫迪新政策实施,对这些民众尽管造成影响,但不会很大,真正产生冲击的恰恰是拥有农田的既得利益者,因为莫迪试图引入更大的资本来对印度农业进行调整,这无疑让这些既得利益者感受到威胁。

除了煽动农民罢工,这些人还试图通过国际舆论来对莫迪政府施压,这其中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之所以发声也是为了迎合加国内的这些人(加拿大拥有大量的印度裔移民和官员)。有意思的是,莫迪之所以强行通过相关争议政策,本身也有为了迎合国内新兴利益集团的目的,这就使得本次印度农民罢工看起来更像是,一帮佃户在地主的煽动下,反对新地主的到来。

二、印度的发展跟不上莫迪的野心

如果将印度现阶段的问题看作各方势力角逐,恐怕也不尽然,因为莫迪除了作为裁判,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规则的制定者。需要插一点,印度本身农业尽管在GDP占比仅为18%,参与人口却达到8亿人。这无疑已经冲击到莫迪试图发展工业化的计划,基于此,莫迪试图通过本次农业政策,引入各类资本,提高印度农业水平的同时,将部分农业人口驱赶进城市,为工业化提供人口需求。

问题点在于,印度有工业化的工厂及配套设施吗?没有,现如今,印度大学生毕业都很难找到工作(印度有几千万大学生),涌入工业化的人口如何消化?况且国际资本也不可能为印度低下的基础设施和腐败体系埋单,那莫迪坚持此政策的目的只有一个:进一步降低印度人工成本,抵消低下基础设施所造成的损失。当然其任内已经多次采取这种冒进措施,如废钞令等等,即便最终失败,莫迪依旧可以通过与邻国发生冲突,转移膨胀的印度民族主义下的矛盾。

三、疫情下的印度已然无力承担农民的负担

在印度,由于之前的粮价保底政策,农民可以通过售卖给印度政府来保证自身收入,但这无疑将问题抛给了印度政府。因为印度国内粮食无法消耗完,而出口又面临国际资本的压力,只能低价出售,这实际使得印度政府成为印度农业问题的“冤大头”。在往年经济状况较好时,问题并不会凸显。而现如今,印度不仅面临新冠肆虐,支柱产业的服务业遭到巨大打击,还需要保持高额的军费支出,无疑让摇曳的政府财政难以支撑。

现如今,印度政府外债已高达101.3万亿卢比(约合1.5万亿美元),而印度实际财政收入一年也不过两千多亿美元,为此,印度的信用等级已经被调至“垃圾级”,国际金融寡头对这块肥肉蠢蠢欲动。如果任由此种情况继续,未来莫迪必将被印度民众所抛弃。所以印度政府的农业措施本身也有甩锅的含义,当然也有不少人指出印度政府已经答应继续对粮价保底,但屡屡失信的莫迪已然让民众无法信任。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与其说是印度的农民罢工问题,倒不如说是印度多年农业问题的积重难返。当然印度教的存在依旧可以保证其国内并不会出现过激的情况发生,但并不妨碍印度长期处于粮食危机状态,因为比起粮食危机,印度最大的问题是其国内的种姓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