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市域社会治理】榆中法院:践行司法为民 提升多元化纠纷解决能力

2020-12-10 32 12/10

12.1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某工地包工头王某雇佣郭某等14名农民工,由于工程款未结,王某拖欠郭某等人工资30万余元。欠薪后,郭某等人多次讨要未果,双方矛盾不断激化,遂至榆中县人民法院综合调解中心寻求帮助。

调解员任忠旭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了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对任忠旭提出的意见均表示认可,并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王某在一个月内付清拖欠郭某等14人的工资30余万元,这起欠薪纠纷终于圆满解决。

上述事例只是榆中县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一个缩影。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榆中县人民法院从加强平台建设、健全制度建设、完善程序安排、加强工作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建立纠纷联动化解模式

“近年来,榆中县人民法院在诉讼与非诉讼矛盾处理衔接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榆中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韩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韩冰告诉记者,家事审判改革试点以来,县人民法院在县委政法委的领导下,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实施方案》《全县家事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实施方案》,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化解,推动建立了以法院为主导,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纠纷联动化解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格局奠定了基础和取得了好的经验。

“我们从加强平台建设上入手,建立了诉调对接中心,培育了三支调解员队伍。”韩冰说。

记者在榆中县人民法院采访了解到,近两年来,榆中县人民法院建成的诉调对接中心由分流中心、专职法官调解室、行政纠纷调解室、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组成。

韩冰介绍说,对来法院诉讼的纠纷,先由法院立案庭分流中心进行分流,并委派行政调解组织、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如当事人不同意调解和调解不成则转立案窗口登记立案。

记者采访了解到,榆中县人民法院培育的三支调解员队伍为特邀调解员、聘任特邀专职调解员和司法援助律师三支队伍。特邀调解员在各人民调解组织、乡镇司法所、人民陪审员及有关行业中选聘,根据具体案情的需要,灵活选择特邀调解对象聘任特邀专职调解员常驻调解室,负责引导民事调解工作,接受委托开展庭前调解,协助法官开展案件调解、协调、和解工作,目前有7名司法援助律师3名,轮流进驻。

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韩冰介绍,县法院强化专职调解,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落实委派和委托调解,联动行政调解和强化司法确认机制,家事纠纷等综合调解模式,为进一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取得了经验。

记者采访了解到,榆中县人民法院通过举办人民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培训班,提高调解员化解矛盾的能力。三年来共调解成功1243件(2017年210件、2018年549件、 2019年484件),其中家事案件187件。

三年以来,立案前委派调解各类案件181件,成功调解46件。立案后委托调解各类案件38件,有10件成功调解。

2007年以来,榆中县人民法院先后在县交警队、县人社局、县卫生局设立巡回法庭,与这些部门形成纠纷调解联动的机制。法官指导行政机关提高调解成功率,对调解达成协议,依法进行确认。几年共确认14件。进行司法确认的最长时间是3天,最短的为2个小时,平均办案期为1.8天,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司法资源,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据介绍,为推动全县参与化解家事纠纷,榆中县人民法院建议县政法委召开了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全县社会矛盾化解暨家事审判改革工作推进会,建立了由县妇联、团委、县司法局、榆中县各乡镇人民调解人员以及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多方合力调解的联动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及考核机制,为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格局积累了经验。

诉讼与非诉讼矛盾处理衔接成效显著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榆中县人民法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进入了易发、多发、高发时期,“案多人少,案繁事难”的矛盾困扰着法院。

通过诉讼与非诉讼矛盾处理机制来疏通、“过滤”案件的入口,将大量能双方协商解决、达成一致意见的简易民商事纠纷解决在诉前或立案之初,从而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最终缓解“案多人少”的瓶颈问题。

据介绍,通过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使得当事人不再单一依靠司法这一解纷途径,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社会组织调解等渠道方便、快捷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大量法律关系明确、矛盾纠纷对抗性不强的案件通过非诉讼方式得到快速处理,有效避免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法院之间不必要的对抗,缩短诉讼周期,节省当事人的精力、物力,减少诉累,达到“案结事了人和”。

加强社会沟通

接受社会监督,凝聚社会共识

【来源:兰州政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