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乌克兰追赶欧洲,泥足巨人的大国梦

2020-12-10 42 12/10

提起欧洲最大的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俄罗斯。但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将俄罗斯看做是“欧洲世界”的一员。将俄罗斯剔除出欧洲的话,乌克兰无疑是欧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她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教育水平相当高。然而,如今的乌克兰已经沦为欧洲第二大穷国,许多人甚至相信乌克兰失去希望,濒临崩溃。

她拥有4400多万人口,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她富饶而古老,自斯基泰先民到斯拉夫民族,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和族群的兴衰荣辱。

乌克兰拥有成为大国的雄心并非是开玩笑,从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来,历代乌克兰总统都将乌克兰视为欧洲的一股重要力量。即便是在经历了颜色革命,被贫困所困扰的今日,许多乌克兰人依然心怀大国梦想。

乌克兰工农业发展潜力巨大,经济缓慢复苏

乌克兰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在前苏联时代,乌克兰是国家的粮仓,这里出产了苏联1/4的谷物,糖类和蔬菜,以及1/5的肉类。乌克兰独立后,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大力扶持,耕地的租金也水涨船高。

现在,乌克兰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对象是中国和欧盟。在19年,乌克兰的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222亿美元,其中仅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就有137亿。乌克兰在马铃薯,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为乌克兰每年赚取了超过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大量外汇。

乌克兰政府显然也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19年泽连斯基当选总统后,对乌克兰的农民增加了财政补贴,鼓励农民种植玉米,小麦,畜养奶牛。即便20年的新冠疫情让乌克兰农业产量有所下降,但乌克兰农业的崛起不会从根本上受到影响。

前苏联时代的乌克兰不仅是粮仓,也是重要的工业重镇。第聂伯河以东的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等地拥有世界一流的重工业单位。

即便乌克兰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疲软,许多工厂和企业因为寡头的侵吞,资金不足而破产。但根据金十数据发布的数据,19年的乌克兰依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十大工业装备和军火输出国之一。

乌克兰还保留了一定的航天工业,发动机和造船基础,在冶金和钢铁工业上实力犹存。然而,它们大多面临缺乏资金,产业链不全的困境。乌克兰的工业产品也很难打进欧盟的市场,只能不断吃苏联老本,靠少数几个改装的军工产品创汇。

但不论如何,乌克兰的经济发展依然大有希望。在前总统彼得.波罗申科执政期间,乌克兰的经济增速比俄罗斯还高1个百分点。

而在现任总统泽连斯基上台后,乌克兰的官方货币格里夫纳也刹住了贬值的方向,从14年几乎丧失价值到现在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达到了28比1。乌克兰的工农业潜力巨大,经济状况正在慢慢改善。她并没有像许多危言耸听者说的那样“濒临崩溃”。

军力雄风尤在,外交环境尚佳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它包括70万人的军队,9000多辆坦克,1万多辆装甲车和1200多枚核弹头,堪称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当然,乌克兰的经济状况养不起这么多军备和士兵,于是裁掉了不少军人和装备。

尽管有人嘲笑乌克兰当年放弃核武器很愚蠢,但他们忽视了乌克兰当时是个穷国,手握众多的核武器是要花钱维系的。当时穷的叮当响,到处缺钱的乌克兰显然没有能力维护核武器。

即便在14年的克里米亚入俄,顿巴斯战争中乌克兰军队一败涂地。但与大多数武力羸弱,“去武装化”的欧洲国家相比,乌克兰如今的20万大军,2300辆坦克,上万辆装甲车和庞大的机群依然是个狠角色。整个西欧也只有英法两国的军力能超过乌克兰。

在14年广场革命前,亚努科维奇大体上奉行亲俄政策。俄罗斯资本控制了乌克兰的众多工业领域,乌克兰90%的炼油产业,66%的冶金产业和90%的铝土产业都被俄罗斯控制。

俄罗斯更是凭借低廉的天然气价格垄断了乌克兰的天然气市场,并将此作为制衡乌克兰的大棒。但在14年后,由于波罗申科和泽连斯基两位总统的去俄化政策,俄罗斯资本损失惨重,对乌克兰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归属权,顿巴斯问题等核心利益上得到了欧盟,土耳其等国家的支持。乌克兰已经被北约和欧盟看做是“自己人”。他们在外交上的回旋空间更加开阔,其国际形象也更加趋于正面。

从克里米亚入俄后世界各国的反应不难看出,乌克兰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同情,而俄罗斯则受到了严厉的制裁。乌克兰将自己绑在西方的战车上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也彻底了却了“向西走”还是“向东走”的问题。

能源丰富,却无力开采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乌克兰其实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乌克兰拥有超过1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其储量位居欧洲第三。然而,乌克兰现在每年的天然气产量只有200亿立方米不到。

以往乌克兰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俄罗斯依靠低价天然气打击了乌克兰开发本国天然气资源。而乌克兰的能源部门腐败,欠下高额的债务让乌克兰政府难以填补,这就更让乌克兰开采天然气的难度增加了。

这就导致乌克兰只能从罗马尼亚,卡塔尔和阿塞拜疆进口天然气。类似情况还发生在煤炭,沥青和铁矿石等多个领域,乌克兰面对外国资本的低价竞争和腐败,只能忍痛舍近求远。

不过,好在美国的页岩油技术已经成熟,乌克兰政府越来越重视能源上的自给自足。乌克兰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实现30%的天然气自给率,40年之前完全实现天然气自给。这不仅可以带动能源产业,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出口创汇。

乌克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乌克兰总理贡恰鲁克看来,乌克兰必须在未来10年内让经济增速超过5%才能明显地改善乌克兰人民的生活水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曾对乌克兰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预测。认为乌克兰如果实行彻底的改革,在未来20年内保持每年6%的经济增速,这个国家将会在40年达到如今波兰的经济水平,居民财富增加60%。

而如果乌克兰的经济增速维持在1.5%左右,乌克兰将会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但在19年,乌克兰的经济增速只有3.2%,如今全球经济疲软的形势下乌克兰要想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速非常困难。

乌克兰要想进一步发展经济,就必须让自己的工农业产品抢占更多的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巨额的海外债务也是乌克兰必须面临的挑战。

乌克兰的每一届政府都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寻求贷款。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乌克兰就会向希腊一样面临债务崩溃。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乌克兰在20年的外债总额超过了830亿美元。而乌克兰的财政赤字一直在增加,如果乌克兰经济增速跟不上债务上涨,那么违约就有可能发生。到时候乌克兰将失去宝贵的资金,甚至连主权也会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

好在从库奇马总统到泽连斯基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没有“雨天收伞”。但这把悬在乌克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让乌克兰感到不好受。

乌克兰出口的商品主要还是以农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很容易受到波动,本身也没有什么高附加值。而欧盟国家希望乌克兰能够“去工业化”,着重发展农业,服务业,变成波兰,波罗的三国那样的国家,从而彻底依赖西欧资本。

以阿赫梅多夫,科洛莫伊斯基,波罗申科为代表的乌克兰的寡头们在90年代已经赚足了金钱,薅够了国家的羊毛。如今,他们控制在乌克兰的农业,制糖,通讯,炼钢等多个行业具有垄断地位。这对于乌克兰的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科洛莫伊斯基

如果乌克兰政府拿不出一套制衡寡头的措施,那么乌克兰经济发展的红利将更多的落入寡头的口袋,而不是人民的腰包。这些寡头们往往政商两界都有来往。

比如,糖果大亨波罗申科本身就是前总统,现任拉达(议会)议员。钢铁大王维克多.平丘克也是前总统库奇马的女婿,树大根深。最为嚣张跋扈的寡头科洛莫伊斯基不仅担任过州长,还曾在14年以私人卫兵挑战乌克兰政府的权威。要想让他们服服帖帖,乌克兰政府压力巨大。

欧盟之所以迟迟不同意乌克兰加入,不仅是因为乌克兰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要求,而且还担忧乌克兰再次爆发战争和冲突。乌克兰内部的东西之争,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克里米亚的归属,顿巴斯问题都在扯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后腿。

不管是欧盟还是北约,谁都不想和俄罗斯直接对抗。而要想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谈何容易,仅仅克里米亚的主权问题就能让俄乌两国吵得不可开交。乌克兰政府既要维护主权,又不能完全不做妥协,长此以往,加入欧盟和北约的进程便会遥遥无期。

这也难怪乌克兰前外交部长克利姆金在19年坦言:“乌克兰未来10年都不可能加入北约”。

总的来说,乌克兰并没有因为14年的危机崩溃,她依然充满希望,富有潜力。乌克兰政府也并未放弃国家富强,百姓安康的梦想,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相随。乌克兰需要优秀的决策者让他们度过难关,排除障碍。

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幸福还是深渊,乌克兰的未来取决于乌克兰政府自己的抉择。但必然的是乌克兰这个泥足巨人的大国梦,一时半会是无力实现的。她这场追赶欧洲的竞赛,始终需要不松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