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思南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之人才聚集行动

2020-12-9 32 12/9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思南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着力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推动人才资源、科技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适其事、尽其才”,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队伍,形成强大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才智”大合力,把醉美思南打造成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造新高地。精准引才
铸就聚才宝地筑巢引凤,智汇思南。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聚力脱贫攻坚,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到基层挖掘发现产业人才集群和人才体系。因地制宜“挖”。坚持和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思南县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方案》,发挥农技人员“传帮带”作用,对种植养殖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业实用技术带头人、能工巧匠等各类乡土人才开展一次全面摸底,着力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实现产业技术服务、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农技专家实践能力提升三赢。因势利导“揽”。制定《思南县引进人才办法(暂行)》,建立完善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全域引才与定向引才、柔性引才与全额引才、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干部挂职与兼职引才、集中引才与常态引才等有机结合,引进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792名。制定农村综合改革人才三年培训计划,落实“五个一批”(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到村工作一批、引进985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一批、招募“西部志愿者”到村工作一批、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到村工作一批和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到村工作一批)要求,选聘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到村工作,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因人施策“储”。以铜仁市“民心党建
‘三社’融合促‘三变’ 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着力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村综合人才,累计录入思南人才6.5万余人,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攻坚队伍。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承接乡村振兴农村八类(即: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乡镇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春晖社负责人、春晖骨干、退役军人)人才10800人。精细育才
弘扬爱才风气转变“满堂灌”“填鸭式”和“大水漫灌”培训方式,精准滴灌,精准实施各类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于提升其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针对培养“补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培育党政人才、农业农村人才、技能技术人才、经济金融人才和社会事业人才“五类人才”,根据各领域人才特点和岗位需求,分层分类分级精准施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择优挂职锻炼、参加上级调训等方式,累计培训党政人才1630人次、农业农村人才3500人次、金融人才184人次、技能技术人才1491人次、社会事业人才1266人次。体系培养“养脑”。围绕上级要求及“三大攻坚战”“三大战略行动”建设所需,聚焦增强“八种本领”,制定农村改革人才培训方案,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体系,建立“1
1 3”培训评估管理体系和“2
1”结对帮带模式。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网络教学与学习交流、重点培训与全员培训结合,形成“纵横衔接、内外互联”培训模式,促村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受淬炼、提本领、快成长。协作培养“联脑”。延伸支援方式,通过互派干部挂职、人才培训、派驻专家等措施,架起育才备才强资源的“桥梁”。争取常熟支教支医支农人才176人,派驻挂职干部3批4人次,承接培训思南干部人才10期438人次。选送“三支人员”跟岗学习、定向规培9批82人次,引进农技养殖指导300余次,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100余人。精确兴才
搭建用才舞台紧扣脱贫攻坚难点重点,探索推行“人才 基地 经营主体 ”产业发展精准服务模式和采取“人才 坝区 主导产业 ”技术服务模式,推动各类人才下基层,解决农村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人才
平台”。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建成了含省、市、县、乡293名农技人才的“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人才库”,并将全县27个有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的乡(镇、街道)划分成4个片区,对应成立4个产业技术服务基地,形成技术服务圈,实现产业技术服务工作全覆盖。“人才
服务”。根据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结合“人才库”农技人才研究领域、专业特长,精准向“基地”选派人才,与经营主体精准匹配,开展技术服务。建立服务连接机制、问题反馈机制、灵活调配机制,各村技术需求台账,因需对接选派的农技专家。对选派专家人才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采取从“人才库”中临时调配,通过“订单服务”“集中会诊”等方式统筹解决,达到经营主体有需求找得到人、解决得了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开展技术跟踪服务4600余次,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350余个;通过“订单服务”“集中会诊”等组团服务45次;组织科技副职、科特派赴服务村相互交流、学习23次。“人才
科技”。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组织农业专家到扶贫乡镇、农业园区,帮助推广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转化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农技专家领办创办产业,引进“科研单位 合作社 农户”等现代农业模式,带动17087户52726人贫困人口增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80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期。精心留才
营造爱才环境近年来,思南县坚持实绩和能力并重,公平公开、竞争择优,解决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问题,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编制使用、职称评定、薪酬制度、激励评价等方面入手,制定党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和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关心关爱工作机制。给机遇。定期考核各领域人才服务基层情况、创新成果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加大职称评聘、离岗创业、评先选优等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力度。累计推荐“西部之光”和“甲秀之光”访问学者4人次,晋升各类人才职称120人次,县级表彰和向省市推荐优秀人才37人次。给关怀。制定《关于建立县委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的通知》,明确党委(党组)负责同志要带头联系服务专家,每位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不少于2名专家。印发《关于建立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关心关爱工作机制的通知》。从党费中划拨43.54万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慰问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和公安干警243人,对1292名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建立联络服务机制。与防疫医务人员及家属建立电话访谈、微信联络、专访家属等联络服务机制,为非编制援鄂医务人员解决事业编制。给扶持。为破解跑市场、“赚生活”等现象,构建“基本报酬
绩效奖金 任期补贴 养老保险
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村干部报酬可持续增长机制,给予村干部在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工作上扶持,促安心干、放心留。建立“土专家”“田秀才”创业支撑平台,给予在政策、资金、指导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本地人才带头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待遇。修建引进人才公寓小区,对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给予5万元生活补助,博士生给予10万元生活补助,对有重大贡献和突出成绩的人才,在职级晋升、表彰奖励、经费保障等方面倾斜。乌江边畔人才兴,脱贫路上砥砺行。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引擎”作用,实现群众圆“小康梦”“中国梦”,思南人才正迈开坚实步伐,向着绘就的美好蓝图继续前进。
(图/文 沈登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