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流浪地球》呈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宣传中国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2020-11-11 34 11/11

《流浪地球》小说的作者是刘慈欣,他的长篇小说《三体》于2015年获得科幻小说中的诺贝尔奖——“雨果奖”,复旦大学教授严峰曾评价他“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级的水平”。而当他的《流浪地球》改编成在春节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很多人说它独具中国风,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从小说到电影想要传达的基本主题一样,但表现方式上却有极大的不同。接下来我将从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非团圆与团圆结局,以及超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简单论述一下。

科学和科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科幻绝不是凭空臆想的杜撰,必须要有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因此,科幻小说一般都是以科技理性为支撑的,刘慈欣的作品更是如此。而且刘慈欣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对谈时曾说到,“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刘慈欣具有强烈的冷酷与悲观的理性主义的理念,这一点在小说中体现的很明显。小说中人物大都理性大于情感,以人类的整体生存为绝对中心,比如,“我”与父亲和母亲虽然具有深厚的血缘关系,但仍然按照联合政府按照年龄顺序逃生的规定;按照规定每三对夫妇只有一对具有生育权等等。此外,在大灾难面前,生存技能占据着绝对优先的地位: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上,除了历史,艺术和哲学之类的人文教育已经压缩到最小;地球上的所有宗教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显而易见,小说呈现出来的是冰冷的科学和理性,书中联合政府没有人情味的制度更让处于末日恐慌中的人类倍感压抑。

而电影就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改编。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对自我命运的追求与维护,对人类各种文化精神的高度重视。在电影中,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依靠的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却是强烈的对于家园的热爱的情感和不向自然低头的意志。这种家园情结,故土情怀正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精神。与小说面向硬科幻读者群相比,这样的改编更容易得到大部分普通受众的认可。

刘慈欣科学主义的理性观与普通观众对于人文关怀的需求在电影版中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与和解。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在同一片空间中,过度压缩哪一面都是极其危险的。所以电影中空间站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莫斯”对刘培强说,“让人类完全服从理智,真是一种奢求”。这说明,拥有情感正是人类与冰冷机器的最大不同之处。在理性和科技的成就背后,在灾难面前,让人的生命充满厚度且有意义的正是人的亲情、爱情与友情。

刘慈欣曾明确表示,他对“文学是人学”是强烈反对的。他认为科幻并不是要彰显人性,而只是借此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注重对人性的描写,而是把着重点放在了人类的生存悲剧方面。

首先,是人类对于自己处于宇宙中的渺小与孤独而感到无助的悲剧。地球、太阳于我们而言,是巨大无比的,然而当处于无限的宇宙中,它们都是毫不起眼的一点点,更何况人类呢。因此,小说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单个人的孤独无助,更是整个人类在茫茫宇宙中的惶恐不安。“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这句话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让人感到孤独无助,人类没有了家园,地球也没有了家园,人类与地球都成为了宇宙中的孤儿。人在地球上流浪,地球在宇宙中流浪。他们归往何处,无从得知。

其次,就是人类自身的悲剧性,即生命有限。叔本华曾说:“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小说中有一个谜语“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答案是死亡,由于对死亡的极大的恐惧,于是人类出现了自我异化。因为害怕死亡,学校只有实用的理工课程而放弃了哲学、艺术与宗教;因为害怕死亡,“我”从来不敢去地面。即使是这样,“我”身边的人却不断死去,灵儿和阿东、爷爷、父亲以及母亲都因为各种原因死了。无论人类怎样超越自我,都永远逃离不了死亡。人类一出生,唯一知道的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死亡,因此人类的生存就愈加悲剧。

而电影则又对此进行了较大的改编,呈现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当面对着是携带着人类文明的种子逃离而放弃地球还是拯救地球而牺牲自我时,刘启的父亲选择了后者,保全了大局,保全了整个人类。而且在韩朵朵用颤抖的声音呼吁着大家的时候,全世界的人类都为拯救地球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展现出了一种集体英雄主义精神。这样的改编,体现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审美情趣——大团圆意识。

大团圆意识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情趣,虽然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悲剧意识,但是它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文化心理所形成的。首先,大团圆意识源于社会本就是缺憾不完美的。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不如意和不圆满,而人们又想突破这种局限性实现圆满,于是在文学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就满足了人们的渴望。其次,大团圆意识是受孔子中庸之道而形成的审美观点中和之美的影响。《中庸》中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中国的文学作品更多传达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感情,所以电影中虽然刘培强的牺牲让人感到难受,但是地球得到了拯救,又冲淡了哀伤。再者,大团圆意识提现了人们的一种补恨心理,现实中的无法圆满使人们在文学作品中弥补这种缺憾,实现团圆的心理。而这些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的充分表现。

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意识形态则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社会的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它是源于社会存在的。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也就不同。当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那么人类的意识形态也就趋向一致。而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也就不复存在了。

小说中的意识形态就非常弱化。首先,小说中的国家概念特别模糊,主人公“我”的妻子加代子是一个日本人。其次,世界上的艺术、哲学等这些人文学科的教育都已经被压缩到了最少,而且所有的宗教都消失了,也就是影响人们观念、思想、价值观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再者,没有各个国家的政府组织,只有一个全世界的人都要服从的联合政府。可见,小说想要传达的是一种超意识形态理念,给人们展现出的是一个“地球村”。

但是,电影进行了比较大的改编,电影中的中国元素非常突出。地下城里春节的气息非常浓厚,中国红、舞龙舞狮、烤串、地面上被冻住的东方明珠、央视大楼……这些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再者,传达出的中国理念也非常浓厚。与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观不同,我们中国更加强调的是集体的作用。所以影片最后,通过韩朵朵的呼吁,全世界的人类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拯救地球。影片给我们呈现的是中国在拯救世界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宣传的是中国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这无疑是宣传了我们中国的文化,让很多喜欢科幻的少年热血沸腾,所以网上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元年时代。

一直以来,我们看的科幻电影大都色调清冷,缺少人情味,超级英雄拯救地球……但《流浪地球》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科幻电影,这正是中国情怀、中国文化的展现。这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这部电影也为我们向全世界展现出了中国形象,有利于文化输出。

总之,电影和小说都按照自己的受众来进行创作的,尽管有着以上三个方面的不同,但是他们传达的基本主题是相同的。所以从整体上来说,二者各具特色,并无优劣之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