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山西人文拾零之“太平古县治汾城”

2020-11-20 96 11/20

汾城镇,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南端,距县城约18公里。汾城地处缓盆平坝间,西望吕梁山脉,东连汾河水系,聚落呈方块网格状形态。战国时,魏国于这里建立城邑,故址在今汾城镇晋城村。《史记·秦本纪》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攻魏,益发卒军汾城旁”。西汉在此初置临汾县,实则起源母城;北魏分析设泰平县(治今襄汾县古城镇);北周因避讳文帝宇文泰,改称“太平县”;唐代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移驻敬德堡,即今汾城镇。敬德堡相传为唐将尉迟恭(字敬德)驻军之处,故名。自唐以降,五代、北宋、金历属绛州,元属晋宁路,明属平阳府,清属绛州直隶州。位于汾城镇中心的鼓楼1914年,民国政府内政部对全国各同名县进行梳理后,将其大规模更改。当时在浙江、安徽、四川,江苏、山西均有“太平县”,山西省太平县遂以史地旧域而更名为“汾城县”。1954年又与临近的古县—襄陵(始设西汉,因晋襄公陵寝所在得名)合并为“襄汾县”至今。原襄汾与太平两县,沃野相连,经济富庶,素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美喻并称。汾城镇作为老县旧治,拥有规模较大的古建筑文保群落,2007年入选为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汾城文峰塔,又称“学前塔”,高矗在文庙贡院内。此塔为明代遗构,是古太平县为祈求当地文风蔚盛而修造。塔身通高21.5米,构筑为八角九层空心,是其太平县的地标。现属第六批全国文保—“汾城古建筑群”的子项。从鼓楼北侧拐入一条古街巷,便来到了城隍庙。汾城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末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修,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均有修葺,光绪十六年(公元1800年)重修戏台。每届太平县令到任都会按规定斋戒拜谒,每逢水旱疫疾也都会前往祷告平安。城隍庙正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庙正门对面有影壁三座,两侧立有双斗石质旗杆。城隍庙正门面阔五间,正面明间门楼为四柱三楼木构牌坊式,两侧边门廊柱栏板及石雕门墩抱柱上都雕有精美的图案花卉。城隍庙门的木构细节点缀。城隍庙侧后方的鼓楼建筑。在汾城文庙内隔观城隍庙。汾城文庙,始建于唐代,元代重建,明清修缮,主体建筑由“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藏经楼、崇圣祠”等组成。据清代《太平县志卷三·学校志》“庙制”篇载:“文庙在县治西北德化坊街建自唐时”。朝代更迭,历经兴废,嗣修扩建不辍。汾城县衙大堂,原是唐代尉迟恭帅府所在地,位于鼓楼东侧。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太平县迁于此,县署就设在帅府。太平县县衙在历史上多灾多难,唐末、五代、宋代之间毁于兵火,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毁于地震,隆庆六年(公元1567年)又重建,明末清初又毁于战火,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再次重建,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毁于大地震,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修。上世纪50年代,县衙大堂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当年的太平县县衙坐北朝南,占去了县城的东南半城,现仅存大堂一处,其他建筑无存,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汾城镇建城历史悠久,自唐初建城,并迁驻太平县治所以来,汾城镇修建了大量的民居与公共建筑,具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设施。现存的汾城镇保留了明晚期的城镇规划格局,并保留了唐代里坊制与宋代沿街设市的城镇规划特色。汾城镇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了古人的营城理念。汾城镇选址于平坦的河谷地带,这样的自然地形为建造一座规矩的城池提供了有利条件。古镇东西宽
332 米,南北长 655 米,占地面积为 0.22 平方公里,城池形状为南北较长的矩形。汾城镇格局方正,城镇内的道路、建筑朝向都顺应东南西北四个主方向。汾城古镇全貌即景在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卷》中,关于太平县(汾城镇)的信息标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