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破解美國封鎖中國找到對策華為有救

2020-9-3 72 9/3

  京東方是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的領導者。

  作為中國本土企業,京東方崛起後,幫助眾多國內廠商,逐步擺脫對國外屏幕供應商的依賴。

  這不僅讓各傢企業在和外商競爭時更有底氣,消費者也能買到性價比更高的電子產品,比如 手機、電腦、電視等。

  瞭解京東方的故事,對理解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路徑,極具參考價值。

  我們能從中看到,華為破解美國技術封鎖的希望所在。 故事有點長,如果想早點看到結論,你也可以先跳到文末。

  01

  京東方的前身,是北京電子管廠,它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由蘇聯援建的工廠之一。

  通過對蘇聯技術的主動吸收和創新,北京電子管廠很快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廠。

  北京電子管廠成立前十年,平均每年利潤超過4000萬。在那個年代,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然而,北京電子管廠的黃金發展期很快過去。此後數十年,廠裡利潤不斷下降,拿得出手的新產品也不多。

  原因很復雜,和當時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也有關系。

  比如,中蘇關系破裂後,中國需要同時面對2個超級大國的威脅。為此,國內開始瞭大規模的三線建設,大量產業和人才都向中西部轉移。

  在內地建設新廠的資金和人才,有很多是從北京電子管廠等大廠直接抽調。在那樣的特殊年代,這種犧牲無可厚非,因為要優先考慮國傢安全。

  再加上計劃體制的固有束縛,北京電子管廠的發展基本停滯。

  當中國打開國門後,國外企業帶著更先進的技術,紛紛湧入中國市場。北京電子管廠撐不住瞭。

  到1992年,電子管廠已經連續7年虧損,廠裡工人領不到工資,隻能去菜市場撿剩菜吃。

  那個時期,很多有著輝煌歷史的國有企業相繼倒閉。如無意外,北京電子管廠也會是其中之一。

  當時的廠長做瞭一項重要決定。他將電子管廠交由一名“年輕人”接手。

  這個人就是京東方前董事長王東升。

#p#副標題#e#

  02

  當時,王東升擔任北京電子管廠副廠長,但是他已經準備辭職,甚至已經找好瞭下傢。

  對方不僅許以高位,還在西單幫他準備瞭2套房。

  王東升想辭職,是因為在廠裡看不到希望。

  有一次,王東升當眾對著廠裡的同事講起改革構想。可是,沒過多久,臺下睡倒一大片人。

  他們聽不懂,也不感興趣。那一刻,王東升決心離開。

  最後是老廠長留住瞭他。老廠長說,希望王東升能不讓廠裡人再去菜市場撿東西吃。

  他們為這個廠奉獻瞭所有,不應該落到這個下場。

  聽到這番話後,王東升選擇留下。

  接手一傢瀕臨倒閉的老廠,王東升面臨的首要考驗,是讓廠子活下來。

  通過員工集資的方式,王東升籌到啟動改革的第一筆資金。沒有這筆錢,後面的一切無從談起。

  這件事聽起來容易,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如果現在的老板跟你說,公司就快活不下去瞭,希望你捐1萬塊,救救這傢公司,有多少人會願意?

  王東升能做成這件事,除瞭個人的領導才能以外,還因為當時的特殊環境。

  那個年代的工人對廠子的歸屬感更強。他們和這個廠相伴幾十年,有些傢庭甚至是幾代人都在廠裡工作。

  如果廠子倒瞭,他們也看不到未來。

  正所謂上下同心,其利斷金。帶著籌到的資金,以及共同的信念,北京電子管廠踏上艱難的求生之路。

  ( 2001年,北京電子管廠正式更名為京東方,為瞭敘述方便,下文統稱京東方 )

#p#副標題#e#

  03

  王東升接任廠長後很務實,並沒有急於去做什麼大項目,而是盡可能利用現有資源,去獲取利潤。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盤活存量。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京東方人員在,設備在,場地也還在。雖然技術沒法和國外同行相比,但是在國內還有一定優勢。

  此前之所以虧損,主要是被舊有體制和觀念所束縛,不適應市場競爭。

  王東升盤活存量的做法,就是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隻要能賺錢,隻要不違法,京東方什麼都做,什麼都敢嘗試。

  虧損的業務立刻停掉,贏利的業務就擴大規模。

  除此之外,京東方之前還和日本松下合作,合資開辦瞭一傢公司。雖然沒有控股權,也不參與公司決策,但是京東方每年可以分紅。

  很快,京東方扭虧為盈。1997年6月,京東方在深交所成功發行B股(供境外投資者買賣)上市,擺脫瞭破產的命運。

  04

  什麼業務賺錢就做什麼,這種經營方式短期內很有效,但是不能長久,因為很容易被市場淘汰。道理很簡單,業餘選手拼不過職業選手。

  過去的主營業務,被新技術拍在沙灘上,京東方為此險些倒閉。王東升親身經歷這一過程,深知其中痛苦。

  他很想盡快幫京東方找到新的根基。經過慎重考慮,王東升選擇進入當時正蓬勃興起的TFT-LCD產業。

  所謂TFT-LCD,即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上市1年後,京東方明確提出,要進入“液晶顯示產業”。

  這個決定非常冒險,也非常需要勇氣,因為液晶顯示行業兼具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回報周期長等諸多特點。

  高技術產業大多具有這些特點。當它們疊加在一起,就形成瞭非常高的門檻,後進者很難追趕。

  要進入該行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可是資金從哪來?資本市場註重短期回報,恨不得今天投入的錢,明天就能翻倍。

  液晶顯示行業因為技術密集,光是建設生產線,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不可能在短期內收回成本。

  同時,這個行業競爭非常殘酷,新建的生產線,可能很快就被淘汰。

  對京東方來說,如果單純從賺錢來考慮,進入這個行業不是一個好選擇。

  事實上,有人曾向王東升建議,可以進入房地產行業,甚至明確提出要購買望京附近的土地。

  如果王東升聽取這個建議,京東方就不需要經歷此後諸多波折。

  哪怕不懂房地產,隻要像李嘉誠等地產商那樣,一塊地拿上十幾二十年不開發,就可以坐享房價上漲的巨額收益。

  或許是歷史帶來的傳承,京東方最終走上這條佈滿荊棘的路。

#p#副標題#e#

  05

  如何進入這一高門檻行業?有幾條路擺在京東方面前:

  第一,和國外公司合作,成立合資企業。

  第二,引進生產線。

  第三,自主建設生產線。

  當下的我們都知道,應該選第3條,可是20多年前的中國,很多企業選擇前2條路。

  和國外公司合作,就有人共同分擔風險,成功概率大;引進生產線,成本最低,短期容易獲利。

  這2條路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是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方工程師手中,中方人員隻能做一些輔助性工作。

  經營權自然也被外方掌控,中方在設備采購,供應商選擇等關鍵問題上,話語權很小。

  同時,無論是合資,還是引進生產線,所獲得技術都會比外方母公司落後1到2代,這些企業始終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一旦市場環境惡化,外方母公司遇到困境,會第一時間犧牲中國企業的利益,以保住自己。

  自主建設生產線,可以不用受制於人,長期收益最大,但是沒多少企業能沖破重重難關,熬到長期。

  最大的難關之一,是技術。當時,液晶顯示產業已經發展瞭10多年,後進者想從頭開始,根本就不可能。

  問題是,國外誰願意出售核心技術?那等於砸自己的飯碗嗎。此外,為瞭保住優勢,外國政府也出臺瞭一系列技術封鎖措施。

  京東方想到的辦法,是國外收購,國內建線。

  06

  京東方想買,也得外國公司肯賣,這時候市場幫瞭大忙。 液晶顯示器行業存在周期,整個行業會在繁榮和衰退中循環。

  之所以會這樣,除瞭供求規律在起作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液晶顯示器同質化程度很高。

  各傢企業產品差異不大,很難形成“護城河”,一段時間後利潤會被拉低到同一水平。

  要擺脫這種困境,企業隻能不斷創造新需求。

  比如,液晶顯示器最開始用於手表、計算器、後來擴展到筆記本電腦,現在又擴展到電視。

  企業創造出新需求時,會享受一段時間的高額利潤,可是同行趕上來以後,利潤會再度被拉低。

  行業競爭一直很慘烈,跟不上節奏的企業,就會面臨破產。

  破產的時候,同行看不上那些落後生產線,也沒興趣接收那些失業的技術人員。

  但是對於後進者來說,這是一個絕佳機會。

  在這一行業,更先進的生產線,意味著可以生產更大尺寸、更低成本的顯示屏,不過技術本質沒有區別。

  買下一傢即將破產的企業,京東方就有瞭敲開行業大門的敲門磚。

  2003年,京東方抓住機會,以3.5億美元的代價,收購韓國海力士旗下虧損的液晶顯示器業務,並獲得對方全部知識產權、技術團隊和營銷網絡。

  自此,京東方正式跨入液晶顯示器行業的大門。

  07

  借助在收購中獲得的技術和人才,京東方投資12億多美元,開始在國內自主建設第5代TFT-LCD生產線。

  2005年,這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徹底結束中國沒有自主液晶顯示器的時代。

  然而,京東方此後的發展,遠遠談不上一帆風順。實際上,這條生產線再次將京東方逼到破產邊緣。

  無論是收購海力士液晶顯示器業務,還是自主建設生產線,都需要大量資金。

  京東方的盈利根本就不夠用,很多錢隻能向銀行借。這麼多貸款,光是利息就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更糟糕的是,京東方5代線投產後,碰到瞭新一輪液晶周期,市場上液晶面板價格近乎腰斬。

  生產線持續虧損,5年借款期限也快到瞭,京東方眼看就撐不下去。這時候政府出手瞭。

  在政府的斡旋下,各大銀行同意延長借款期限,京東方保住一線生機,並最終熬到下一個繁榮周期。

  液晶顯示器價格回升,京東方終於賺到錢,並在第一時間 還掉大部分貸款。

  08

  經過這次挫折後,京東方領悟到,要在這個行業生存,就必須不斷擴張。

  隻有不斷擴張,才能借助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隻有不斷擴張,才能享受技術升級中的超額利潤。

  如果停下腳步,必然會很快被同行超過,倒在殘酷的競爭中。

  問題是,高技術產業有其特殊性,每次擴張都需要很多錢,近乎所有設備都要重新更換。

  前文說過,資本市場追求短期回報,不願投資京東方;銀行貸款又附帶巨額利息,京東方承受不瞭。

  最優選擇,是政府資金。

  政府資金不追求短期回報,更註重社會效應,比如,對上下遊產業鏈的拉動,因為這會帶來大量就業。

  京東方5代線的成功,證明瞭它在這方面的潛力。5代線投產後,京東方廠房周圍出現很多配套企業,專為京東方供貨。

  此外,政府也很重視整個產業的協同效應。京東方提供的優質面板,也會拉動相關企業的發展。

  在北京之外,成都第一個伸出橄欖枝,希望京東方在當地建設一條液晶顯示器生產線。

  雙方達成協議,京東方以定向增資的方式,向成都政府籌集所需資金。

  這幫京東方解決瞭資金短缺的難題,而且因為有政府信用背書後,市場上其他金融機構也更願意投資京東方。

  這次合作非常成功,其他地方政府看到後,也紛紛提出想和京東方合作,比如合肥、鄂爾多斯、重慶、武漢等。

  找到適合的道路後,京東方越走越順,並逐漸成為行業領導者。

  結論

  京東能夠崛起,主要得益於4個關鍵因素:企業傢創新精神;背靠龐大的國內市場;堅持自主掌握技術,而非依賴外資;政府大力扶持。

  這4個因素,華為一個也不缺,甚至更有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為會走出困境,取得最終勝利。

  美國施加的高技術封鎖,中國遲早會一個個破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