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从腾讯最新财报谈起:“二马角力”不再,未来是“一马当先”的时代

2021-3-28 30 3/28

出品:量子科技小组

头图作者:Fortune

正文共3614字 3图

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财报一出,股价并没有给予很好的反应,就目前笔者还在撰稿的时候,腾讯的股票还在下跌(3.25),距离前段时间刚出现不久的历史高值有着相当大的回落。

市场的奇妙反应让很多同行都无心来提笔对腾讯的最新财报做出点评,因为点评得越精彩,就越让人心存疑惑——这怎么和现实不太一样?

我想说至暗时刻并没有到来,大家完全可以放宽心,今天就仅从一家伟大的公司在管理经营方面的优秀之处着手,来谈谈过去一年腾讯的强势之处。

笔者并非资深财经或互联网分析出身,距离上次分析阿里巴巴财报也有段时日,此次读完腾讯最新财报,万分感慨。

或许“二马角力”的格局就此过去,未来可能将是“一马当先”的时代。

本文将减少对数据的堆砌,从腾讯的管理层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就腾讯为何成为国际投资市场的宠儿做出自己的总结,不过多谈论财报的见解——因为我是个外行,仅谈个人的一些浅显见解,致力于帮助大家重新认识马化腾和他手里的腾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低调马化腾催生内敛腾讯

“3Q大战”后的腾讯是一直在保持着柔软的。

与隔壁老马对比,小马和他的腾讯实在是过于低调了。腾讯在公告、投资者关系等层面上的低调程度是值得拿到纸面上进行一番探讨的。

比起隔壁老马的高调,马化腾则近乎是隐形的。这自然是与其身为潮汕人不无关系,潮汕富商向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低调的拼搏”。比起马化腾,我们甚至更熟悉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微信负责人张小龙。

其实高调做事亦或是低调做人这两点于企业而言呢,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或对错之别。我是不建议大家在谈论起这两个旗帜鲜明的特点的时候就习惯性去讨论孰好孰坏,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高调或低调不存在绝对的对错。

但如果你想要客观地去分析一家企业的时候,你就必须要考虑到其掌门人的性格。现实就是性格低调的马化腾催生了内敛的腾讯。

再从最近腾讯公布的财报说起吧,这一次腾讯的年报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词——还是低调。

在此就不一一罗列数据了,从年报的格式来说,腾讯对很多业务的细节几乎采取了不写的态度——比如金融方面的一些业务,这是为了规避前段时间的风险——防止头上悬着的那把刀落下,这里可以理解为腾讯审时度势,也可以理解为低调处事——没必要去和大环境起冲突。

第二个低调之处,就是年报中对于视频号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渲染,其实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视频号的“绝地”反击对于腾讯来说是极大的利好,但腾讯选择不过多去说,笔者猜测其意图是——你们懂就行,我们很低调。

第三个低调之处我认为体现在腾讯对外的投资,2019年腾讯投资的公司的公允值为3346.88亿元,而2020年腾讯所投资的公司的公允值接近万亿元——9819.02亿元,增长达到惊人的6500亿元。

金额如此之大,为何说其在此方面低调呢?腾讯的很多投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核心业务增长,同时腾讯的增长也根本不依赖自己的投资。

怎么理解?早早就投资快手的腾讯被外界普遍认为其是想借快手与抖音竞争,然而事实上腾讯的短视频业务仍是依靠微信视频号,事实也证明视频号的异军突起与投资快手没有任何关系——纯是努力所得。

腾讯从投资京东、快手以来,还未卖出任何一股,收益自然是不会体现在账面上的,那为何腾讯执着于对外进行如此之多的风险投资呢?

当年还名为OICQ的QQ的发展规划,是用户数一年过千,三年过万,这对于当时腾讯的预算是完全足够的。可谁曾想,两个月后用户数就超过五百人,九个月后注册人数超过一百万,三年后超过了一个亿。

一亿对于原本规划的一万来说,显然是超乎计划的疯狂增长,但当时没有核心赚钱业务的腾讯面对人员、带宽、服务器各种成本——幸福的烦恼比以往都更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OICQ此时收到ICQ发来的律师函。弹尽粮绝的马化腾和创业伙伴们想到VC——风险投资。

那时候风险投资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但腾讯最终还是依靠着那一笔投资成功活了下来。

或许是因为当年被风险投资拯救,所以现如今腾讯也在寻求很多有潜力的公司为其提供投资。

腾讯大可以要求其投资的企业各种开放——开放数据、开放业务、贡献流量,但腾讯没有。不同于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为了获得资源从而进行投资的风格,腾讯喜欢输出资源。

腾讯也从不通过并购投资企业去在账面上提升自己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腾讯的年报就是在对外声明——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财技”。

马化腾

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观念

从上一部分的投资继续谈起,腾讯在投资上的态度可以这样概括:我投资你,但我不管你,我有钱,我有流量,但我不管你。

这么多公司愿意让腾讯投资甚至让其成为第一大股东,是有原因的。多数创业者都是希望得到尊重的,希望在被投资的同时又不失自主管理权。而腾讯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人们往往以为,腾讯各种跨行跨业跨周期的投资行为是为了弥补主营业务,为了推广其旗下的微信支付。

这是不对的,腾讯在做的绝大部分风险投资属于企业风险投资,也就是诸位经常在各种霸道总裁偶像剧里看到的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如果简单地认为投资是为了抢占流量——比如推广微信支付,那这样的想法确实是过于幼稚了。

CVC与传统风投最大的区别就是,财务价值不是CVC的唯一导向,CVC的导向还包括战略价值,比如阻击对手——我不会强求你成为我的一部分,但我可以不让你进入敌人的阵营。

同时企业风投对失败的容忍度更高,这样的风格特别适合很多高投资、高风险的初创企业。

还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很多人认为腾讯很多业务的成功是依赖其巨大的流量平台,尤其是游戏业务。

但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这样的假设就不攻自破了。流量大的平台那么多,有几个真的把游戏业务做起来了呢?

腾讯的游戏运营在国内一定是首屈一指的,举个例子,这一点我相信如果若有读者同时玩过网易运营的游戏和腾讯运营的游戏,那肯定可以感受到两家的不同。

说到有别于人们传统观念这一话题,这次腾讯的财报中有一个数据非常有意思。

在这份财报中,腾讯首次披露外界关切的未成年游戏消费数据:16岁以下用户仅贡献腾讯于中国内地市场的游戏总流水3.2%,腾讯同时强调将持续升级健康系统,为中国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游戏环境。

虽然多数小朋友肯定也是用家长的身份证去玩的游戏,但我觉得这个数据的偏差不会太大,是不是有点出乎你的意料?

把钱烧在对的地方

这样的道理,哪个做企业的不知道呢?但是乱烧钱的不少,大家心中也都有自己的名单,在此我就不多嘴给自己添麻烦了。

这些年,腾讯给我的感受就是——超高速推进,要想洞察一个互联网巨头的真实实力,不仅要看它平时怎么赚钱,也要研究它平时怎么花钱。

用“烧”来形容是更恰当的。

2020年腾讯成本开支增加了24%至2605亿元,其中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的成本增加918亿,占比接近三成。

财报中披露,“该项增长主要反映因总支付金额增加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以及因云服务业务扩展使得服务器与带宽的成本增加。”

在过去的几个季度,几乎每个季度都可以看到在“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这个细分项的成本支出大幅度增加,且用途均为硬件升级,包括交易成本、升级服务器、扩大服务器频宽等。

从结果来看,腾讯近几年来坚持大规模资本开支投入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策略,已开始逐步开花结果。

硬件与人才,是科技企业增长迭代的“双翼”,同等重要,不可或缺。腾讯坚持对技术和硬件投入的同时,对于人才的投入也是大手笔。

截至2020年底,腾讯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27%至人民币676亿元,主要因为 “研发开支及雇员成本增加所推动”。

其中,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68%,同比增长16%,这个数字在互联网大厂中也是位居前列。

及时的人力补给也有力支持起研发项目的产出。数据显示,去年腾讯新增研发项目超过4000+,同比增长22%,新增代码20亿行,同比增长更达到67%,确保了研发效果更加敏捷。

再谈回到文中第二部分提到的腾讯对外投资部分,早在2011年起,腾讯就已开始在to B领域零星出手,投资了金山软件等项目;2015年之后,腾讯投资在to B领域的动作更为频繁,陆续投资了微盟、有赞、明略科技、销售易、太美医疗科技、燧原科技、数美科技等覆盖更广领域的明星公司。

在to B领域,腾讯投资并不讳言自己的抱负和野心——要做头部科技公司、产业互联网公司最青睐的投资方。

用以往的传统观念去定义腾讯,甚至是对其进行估值,都是十分不成熟的。

一次“暴力”的重新定义将会很快出现,因为市场很快就会认识到——我去,腾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牛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