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微信听书要来了,AI男声不“香”了吗?

2020-11-2 32 11/2

近日,有爆料显示,微信正在内测“微信听书”,团队正在招募相关创作者与机构进行合作,为用户推荐有声小说、出版读物,以及播客等高质量的音频内容。

无论是微信读书数据还是行业数据,都为这一动作提供了强力的支撑——2019年微信读书报告显示,用户人均听书时长为142.2分钟/每天,比去年上涨39%,这一增速要远高于人俊阅读时长的14%。

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听书率较上年平均水平分别提高4.3%和8.5%。更有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有声书用户将达到5.62亿。

虽然“耳朵经济”正在成为一个新风口,但大多数出版机构却很难分到一杯羹。因为在它们尚未享受“一鱼多吃”之前,以拆书、讲书为主的知识付费玩家就从它们口中抢走了这块蛋糕。

当听书用户已经习惯了30分钟的罗辑思维、樊登讲书,可能已经再没耐心去一字一句地听有声书了。尤其是心理互助、成功励志等图书的“水分”都很高,讲书人的“脱水”工作自有其价值。

除了被“知识付费”分流的“商务人士”,看一下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平台的有声书排行,可以知道听书用户喜闻乐见的都是什么内容——90%都是《鬼吹灯》《赘婿》这类网络小说,剩下的则是《平凡的世界》《坏小孩》等影视原著。在“流量为王”的音频平台,“长尾”内容很少有出头的机会。相比之下,出版业对小众内容就要友好多了。

所有的出版机构都看到了有声市场的潜力,想要争夺用户的“听觉注意力”,但大多数可能在算过了成本收益之后就悻悻而退。即使是手握《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些超级畅销书的新经典,在投入有声书市场之前,也经过了审慎的考量。

相比《平凡的世界》1.6亿播放量的骄人成绩,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有声”出品的《局外人》,在喜马拉雅15.6万的播放量(懒人听书上也仅有14万播放)就显得有点惨淡,甚至不及主播道法自然_Dy 所录制同名书的八分之一(138万播放)。这或许就是付费内容与免费内容之间的流量落差,虽然“译文有声”的书仅需6元开会员就能全部畅听。

目前大规模投入有声读书市场的仍然只有新经典、上海译文、读客、湛庐、中信等少数几家大型出版品牌,对于它们来说,有声书更多是一种宣传推广方式,目的是促进纸书销售,而非本身可以成立的商业模式。

这就导致国内出版图书转化为有声书的比例不到30%,相较国外的60%-70%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在国内,有声书仍然未能成为出版物的一种“衍生品”,却往往成为影视剧的衍生品。相比于出版物读者,有声书的受众与相声、广播剧收听人群的重合度反而更高。

虽然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平台都对标亚马逊旗下的有声书平台Audible,但内容构成、用户付费意愿却大不相同,与出版业的利益捆绑也相去甚远。

当然,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也能搜到爱好者自发制作的有声书,虽然朗读水平、录音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但搜到《什么是民粹主义》《存在主义咖啡馆》等“野生”有声书时,我还是倍感惊喜。

在低沉颓丧的那段时间,一位只有46个粉丝的主播朗读的《迷宫中的将军》,是我深夜中的温暖慰藉。在正版有声书上线之前,她的声音应该可以在这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一直存在。

出版机构之所以没有向这些主播“下手”,除了自身未获声音版权之外,也可能是因为成本收益的不对等,让这些“小众读物”永远都不会有正版有声书。

既然找不到真人版有声书,那就退而求其次去听“以假乱真”的AI版有声书吧。最近,我刚刚在微信读书上用AI男声听完了王鼎钧的“人生四部曲”,几乎要被这个“平淡不带感情但又不机械板正”的声音圈粉了。

上微博搜了一圈之后发现,很多人都爱上了这个宝藏声音,以至于有人已经不习惯声情并茂、戏份过多的真人演绎。虽然有很多人吐槽AI朗读像是毫无感情的念书机器,断句奇奇怪怪,中英文夹杂磕磕绊绊,多音字从来没有念对过,但今天的语音合成技术“违和感”已经很低了。

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AI朗读可以和手机阅读无缝衔接,走在路时听书,上了地铁从听到的地方接着看,成功将我这个从来不听书的读者俘获。

当然,出版机构并不愿意看到我这样的“作弊”行为,因为如此一来有声书就不能再单独销售一次了。

去年,Audible的“自动字幕功能”就遭到了七家大型出版商的集体起诉,理由是:有声书自动转文字“实际上是在销售音频文件的同时发行电子书,而电子书的发行通常需要单独的授权许可。”

如果这些出版机构在中国,可能也要抗议微信读书“文字转语音”的功能了,因为有声书的发行也需要单独的授权许可。

微信读书之所以推出单独的微信听书,可能也是怕越来越多人习惯了AI朗读,自己把自己的有声书市场挤兑没了。不过,从目前泄露出来的消息来看,微信听书和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平台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内容质量可能更高端一些。

如果微信推出独立的听书平台,将会失去有声书与电子书联动的最大优势,再也不能无缝衔接各种阅读场景了,不能不让人感到些许遗憾。当然,我最大的担忧是:微信读书里面的那个AI男声以后可能就要停止进化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