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你是因为豆瓣评分8.1,去看的《你好,李焕英》吗?

2021-2-24 31 2/24

【原创不易,网易的个别“抄袭爱好者”,请自重!】

上映第11天,《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就达到了40亿,据业内之前预估的50亿票房,看起来简直是“指日可待”呀。

贾玲仅凭人生中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就成为了整个华语影坛,最不可思议的“超级黑马”。

那么,《你好,李焕英》到底又是凭借什么,不仅一举超过了在春节档之前,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唐探3》,现在还超越了“国产贺岁喜剧电影”的开创者,冯小刚导演的所有电影票房的总和呢?

我认为,

在《你好,李焕英》票房口碑实现“双逆天”的各种原因中,有一个因素可能被大家给忽视了,那就是“人工智能”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你觉得是我“脑路清奇”吗?那我问你,你去影院看《你好,李焕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贾玲情商高?还是因为爱看《王牌对王牌》?

反正我一个不爱看喜剧的人,是在看到豆瓣8.1的评分,还有今日头条等各大主流网络平台的评论后,才决定去看这部电影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早已习惯于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去选定看什么电影、点什么外卖、买什么东西,报什么课程,那么或许,你也会对这本颠覆认知的书——《人工智能商》产生兴趣。

说来好笑,我第一眼看到《人工智能商》这个书名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讲怎么卖“人工智能产品”的书。

其实,这本书是要告诉我们,在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除了智商、情商,

掌握“人工智能式”的思考方式也很重要。而这个“AIQ"的概念,指的就是“人工智能商”

下面,就让我运用本书作者,两位美国的新锐数据科学家的这种全新的思考方式,来聊一聊和“人工智能商”有关的那些故事吧。

01《你好,李焕英》超高票房的背后,其实有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的功劳。

我首先得承认,《你好,李焕英》因为带着贾玲对母亲“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真情,加上结局的“高能反转”,的确是“太好哭”了。

不过,今天我不谈这部贺岁喜剧的内容本身,只就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来找一下原因。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票房之所以会这么高,可以说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结果。

受前期疫情全面防控的影响,今年各地终于“全面解封”的人们,在春节假期“就地过年”的"号召”下,将“看电影”作为“过年必选娱乐项目”的比例,绝对较往年高。

如果说以上是“天时”和“地利”,那么,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

“人和”指的就是“人工智能”对这部电影“票房”强大的“加持”作用了。

提到“人工智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将其等同于“机器人”。但实际上,人工智能指的是一种算法,或者叫做“一组带有步骤的指令”。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有的网络终端,比如今日头条、豆瓣、淘宝、京东等等都是人工智能。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目前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这其中被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就是“推荐引擎”。

正如前文所说,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选择去看《你好,李焕英》,是缘于各大主流网络平台,将这部高口碑的影片,推荐到了你我的面前。

有句老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假如没有以“推荐引擎”为基础的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即便有再好的天时地利,贾玲的这部影片也不可能取得“创纪录”的票房突破。

现在的问题是,“推荐引擎”为什么会将《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推荐给你我呢?这恐怕就得从“推荐引擎”的“个性化”特点说起了。

02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前两天在淘宝上给儿子买了一盒奥特曼卡片,现在只要打开淘宝,就会有若干与奥特曼相关的商品推荐出现在我的面前。

这种根据用户个人的互联网数字轨迹来进行的“一对一推荐”就叫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而对“人工智能”来说,“个性化”指的也就是数学上的“条件概率”。

你是不是觉得上面的这段话听起来太过抽象?那就先来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1944年,在欧洲德军占领区上空,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随着空战的不断白热化,盟军轰炸机和飞行员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万幸的是,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瓦尔德的匈牙利裔美国统计学家,运用“条件概率”的数学原理,在短时间内推演出了一个“幸存推荐系统”。

这个“推荐系统”可以为指挥官提供“定制建议”,告诉他们如何根据战斗损伤数据,来提高任意飞机型号的存活率。

由于瓦尔德的这个“推荐系统”在盟军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战斗中,挽救了无数轰炸机飞行员的生命,他的这一“算法”被称作是“美国统计学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的杰作”。

实际上,

瓦尔德的这一“推荐系统”的核心,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完全相同,因为二者都是基于“条件概率”的一种应用。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并不神秘,它不仅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也正在对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那么,面对滚滚而来且势不可挡的“人工智能”大潮,我们到底应该秉承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03“人工智能焦虑”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2015年,日本一个叫“东大”的机器人,竟然考出了整体分数超过全国80%高中生的成绩,它能被全日本765所大学中的535所录取。

不知道你对这一事实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可能会由此而陷入对“人工智能”的无限焦虑之中。

事实上,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彻底夺走我们的工作?”这一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2013年就曾预测,“人工智能”将在10-20年内,让美国总计702种职业中的一半彻底消失。

不仅如此,美国知名科技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的观点则更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感到担忧。

这位因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立而身家亿万的传统技术的“颠覆者”认为,人类很快会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征服,人工智能是“对我们的存在产生最大威胁的物种”。

不过,在本书的两位作者看来,马斯克其实是落入到了认知科学家们所说的“可得性启发法”的陷阱之中。

这一陷阱指的是,人们根据头脑中最早出现的任何例子来评估某种说法可信度的心理捷径。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例子大多主要来自于科幻小说中的邪恶人物,比如终结者。但我们应该知道,艺术创作与实际制造根本就是两回事。

“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的观点是不是杞人忧天我们不知道,

但对于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只会在其特定的领域拥有“智能”,却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举个例子:“在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把你带到足球场,但它并不能充当比赛裁判,更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把你绑在门柱上,并把球踢向你的敏感部位。”

在作者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当然会对一部分人的工作构成威胁,但就总体而言,人类从“人工智能”中所获得的东西必将远大于我们所失去的。

我们会远离重复性劳动,得到新的、更好的工作;会身处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更少的语言障碍中;会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新的学习、决策工具。而这一切都将会帮助我们成为更好、更聪明的人。

比如,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原理已经被应用在了自闭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上。而在癌症研究领域,这一原理的应用也取得了更为激动人心的进展。

我想,对“人工智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有和本书作者同样现实的态度:既然无论你是否乐意,“人工智能”都已经并必将越来越普遍,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学习并掌握它。

请记住:谁掌握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思考方式,谁就真正掌握了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