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小米造车又被“辟谣”!中国还需要一家像小米一样的车企吗?

2021-2-21 29 2/21

当猪站在风口上的时候,它也会飞,但必须铭记,飞得越高,或许摔得越惨,所以如何作为一个合格的追风者尤为重要!

有意思的是,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小米造车呢?想必用顺为资本的“顺势而为”来形容再也恰当不过。或许,小米的入局缺的就是那份合适的时机与恰当的忍耐,也可以这样说,完美的时机才能使雷军下定决心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这不在最近,一向扑朔迷离的“小米造车”又传来新的消息,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有望由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将其视为战略级决策。该消息一经发布,小米股价应声上涨,一度达到了32.3港元,市值接近8000亿港元。不过,随后小米集团官方作出回应“等等看看,暂时没有”否认造车,可谓十分耐人寻味。

小米造车早有传闻,只不过时机未到,盲目入局风险更大

其实,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早已不是空穴来风,近几年也频频见诸网络。早在2013年,雷军就亲自拜访过特斯拉的掌舵人埃隆马斯克,表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拥有极大的兴趣。然而,在2014年在网络上曝出“小米汽车”的谍照,但最终被雷军否认。随后,在2017年,小米与北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米造车”风波再起,不过同样也不了了之。

时间拉到最近,在2020年6月,小米以一则广告“造车?我们是认真的!”开启碰瓷式造车,事实证明小米的这款新品只是一辆1:16的铃木吉姆尼智能遥控车,小米造车再次落空。

尽管如此,小米造车的传闻依旧没有被打消,在2020年年底,一张小米联合比亚迪推出的8万块青悦S1的图片火爆网络,竟然有鼻子有眼的推出了“年轻人第一辆汽车”,关键还是一辆颜值不错的敞篷小跑车。当然,这条消息立马被小米官方辟谣,其相关负责人也否认了造车计划。

然而,空穴不来风,无风不起浪,正是由于小米的这种欲迎还拒的“暧昧”态度,让很多人对小米造车一再抱有幻想。随着“小米造车”的消息落实,小米再次成为坊间热谈的话题之一。无独有偶,在不少媒体的深挖下,小米造车的确露出了一些端倪。

小米正在初步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根据企查查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小米关于交通运输类的投资事件达到17项。其中,小米在2014年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新造车公司蔚来汽车;2016年和2019年,顺为又两次投资小鹏汽车;2020年4月,小米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车载服务系统厂商博泰的B轮融资。

不仅如此,目前小米关联公司拥有的与车辆相关的专利共有134件,在相关技术领域与多家车企达成了合作,例如先后与蔚来、小鹏展开深入的技术合作(智能手表控制以及智能手机NFC钥匙);在2020年初,小米曾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变速车档位自动推荐的方法和装置”相关专利;随后,在2月19日,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

可见,小米虽多次否认造车,但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积极布局却格外引人关注,至少在技术研发方面,小米也正发挥其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在智能科技上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为踏入智能汽车领域做准备。

新能源汽车风口逐渐明朗,但小米面临的挑战也十分艰巨

就目前来看,新能源作为2020年最火的话题之一,它的发展潜力也逐渐明朗化。回顾2020年,以特斯拉为首,新能源汽车产业股票一路飙升,连尚未上市一辆车辆的恒大汽车的估值也让人叹为观止,这足以见得新能源领域是有多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价值。

显而易见,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1.75%。而且,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可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汽车技术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正在急速攀升,未来发展潜力明显可见。

回到国内,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新能源车企也开始慢慢站稳脚跟,开始逐渐显露锋芒。而且,在2020年,华为、阿里、百度、苹果等科技巨头扎堆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互联网造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除此之外,随着政策补贴的下滑和“马太效应”的逐步凸显,将进一步淘汰那些没有科技技术实力的车企。或许,对于小米来说,拥有互联网思维和庞大用户基础将是其探寻这个行业的突破口。

不过,整体上看,外界对小米的造车计划的质疑声音还是蛮强烈的,而且,小米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除此之外,智能手机市场所面临的情况则恰恰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截然相反。就目前来看,小米手机从2016开始就面临着市场饱和的困扰,而且智能手机出货量也开始逐年呈现下滑趋势。

或许,有人会说,5G的升级将是提升换机量的一个机会,但5G基站的建设与普及远远还达不到预期。而且随着手机技术逐渐瓶颈化,用户的换机周期也在不断拉长,无疑进一步压缩了手机市场的增长空间。

可见,在一个市场趋于饱和的时候,如何去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或者加入一个新的风口尤为重要。显然,这是顺为资本所需要做的事情,可以看到,无论是金山软件还是开辟小米集团,亦或是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小米始终在一个风口朝向另一个风口。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这些年的成功,肯定是得益于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米生态”,而恰是可以和新能源汽车无缝对接的秘密武器。

通过“小米生态”切入造车,才能让雷军下定决心

就目前来看,拥有千亿美元市值的小米,确实有一定的“造车”资本。而且,特斯拉等先行者已帮助培育了相对成熟的供应商和供应链,这与当年的苹果十分相似,只不过小米能否延续当年的后来居上,这一点还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关注点更多是在互联化体验上的“小米生态”。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强大的生态链为车企赋能,比如车家互联、智能AI等等,如特斯拉一样,用软件、硬件、互联网去定义未来新能源汽车。而且,现在开始入局的小米,和当年的特斯拉已处于不同情境。它不是那个不断开拓的造风者,更不是那个迎难而上的破风者,而是享受相对成熟市场环境的乘风者。

不过,小米在自动驾驶、V2X、三电系统等领域还十分欠缺,而这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而且,小米在整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乃至销售服务环节等方面的经验十分缺乏。更为严重的是,小米在车辆工艺设计、供应链管理、销售渠道运营等方面也是一片空白。因此,小米的造车之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沉淀和积累。

或许,小米可能会与华为、阿里、百度、苹果等科技巨头一样,与传统车企合作,抑或通过代工的方式来实现造车,然后借助小米生态的赋能,这样才能站稳脚跟。其实,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小米生态的赋能,其白色家电才能得到发展,这也是近几年我国白色家电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我们的确需要一个像小米一样的汽车厂商了。

汽车网评:中国需要一家像小米一样的车企

回顾历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过去十年来,小米已在手机领域展现了自己,它的超高性价比、智能化的生态体验早已深入人心。或许在未来十年,小米可以将其带到新能源汽车市场。

然而,与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相比,汽车从复杂度、安全性要求和资金投入上都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所以,小米的“等等再看”,或许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充分考虑、多方考察的契机。毕竟这将是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不论是小米或者是其他造车新势力,未来格局还是显得格外扑朔迷离。

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一个像小米一样的独角兽,它推出的产品也是为发烧而生。它或许是蔚来、小鹏、理想、零跑中的一个,可能是逐渐进场的阿里、百度、华为,亦或是那个真正的小米,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