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年味记①|小年,忙年的节奏开始踏上鼓点

2021-2-4 27 2/4

在长春市欧亚卖场的一家鲜花店,店员小方包完一大捧康乃馨,又马不停蹄地从水桶里抽出几支百合,一边麻利地打包,一边和顾客说:“我给你挑的都是花骨朵儿,开到过年没问题。别忘了加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中国年俗里的“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忙年的节奏踏上鼓点,春节正式进入倒计时。

“老板娘给买了春节礼包,有饺子粉,还有大豆油。” 小方用微信向家里人事无巨细地汇报着自己的忙年进度。这个春节,很多异乡人因为疫情而就地过年。老家在伊通的小方也选择留在长春。

商场里人们往来匆匆,口罩捂得严严实实,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捕捉到那些被鲜花吸引的视线,小方立刻热情地上前招呼: “再过几天肯定还得涨价,运费什么的都跟着涨,越到年跟前儿越贵………今年买花的人多,都图喜气………”犹豫的顾客被小方说服,买了12支百合。

灯笼、中国结、牛年吉祥物……喜庆的红色热烈地装点着大街小巷。最近几场落雪,给城市铺上纯白底色,红色愈加明艳,似乎连凛冽的寒冷都稀释掉了。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外卖小哥周伟今天已经接了四十多单。他猜想着下单的顾客或许不少都是和他一样没法回家过年的异乡人,送餐时更多了一份热情。

电梯里,有居民主动和他聊天。互相问候了“过年好”,周伟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我老家是白城农村的,过年回不去了。”周伟笑呵呵地说,“在长春过年也挺好,这几天还能多挣点钱!”

飞转的车轮里藏着忙碌的生活,而故乡在手机那端。周伟忙里偷闲地点开微信,家庭群里已经积攒了一长溜语音信息,点开凑近耳朵,立刻传来姐姐的唠叨:

“小年得收拾屋子。你早起擦地了吗?”

“晚上我去老妈家包粘豆包……”

“今年杀的这头大黑猪有200来斤,给你留了几斤排骨冻上了……”

“对子(春联)买没买呢?”

……

老家忙年的喜庆气氛立刻透过手机传递给了周伟。

在吉林乡村,过年保留着更多原汁原味的仪式感。虽然很多人家在小年当天已不再举行祭灶仪式,但杀年猪、做豆腐、包粘豆包等小年前后一系列忙年环节仍是不能省略的。洒扫庭院,寓意祛除病疫;做豆腐,谐音“兜福”……这些老辈人传承下来的习俗里,寄托着乡村人家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待。

“这大草莓真招人稀罕!咋卖的?”

看到有顾客上前询问,摊主明军立刻上前:“这批草莓特别好!买多少?我这儿还有礼盒,能装三斤,礼盒不单独收钱……”去年年底,明军在长春市南四环一家超市外围临时租了个小摊位销售草莓,生意不温不火,但明军仍经营得勤勤恳恳。顾客果然买了个礼盒,明军心里喜滋滋的。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捻起草莓细嫩的梗,拿给顾客看:“挑大的,这个好……”

今天明军决定早点收摊。他从柜台底下掏出一小盒草莓,虽然只有七八颗,但都是他精挑细选的,个个新鲜饱满。这是他留给12岁的儿子的。

“几点回来啊?等你吃饺子呢。”看到妻子的信息,明军加快了动作。他发动小货车,“老伙计”响起熟悉的突突声。远远近近地,又炸响了几串鞭炮。回想起去年春节冷清而艰难的日子,明军觉得今年的年味来得特别早。他把草莓轻轻放在副驾驶座位上,那种甜蜜芳香的味道,弥散好远。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徐慕旗 编辑:吕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