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比歐美日行業龍頭,消費內循環能讓哪些中國品牌破局?
在上一期分析內循環的文章裡,我們通過對比歐美日這些老牌經濟強國發展模式,分析瞭中國經濟的內循環之路。
這條路有機遇也有風險,那麼,在內循環的結構中,機會存在於哪裡呢?
我們知道,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靠著出口、投資、消費這三駕馬車。
其中,消費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尤其是在居民收入進一步提升,政府又強調房住而不炒,鼓勵國內消費的大背景下,國內的消費市場將會進一步被挖掘。
而在消費內循環的結構裡,消費品主要是從品牌、線下渠道和服務三個角度去看。
這與我們前面幾十年的消費升級有著不同的發展模式和規律,消費者會更看中大品牌和龍頭企業。
內循環的開啟,打開瞭“改革開放”之後新的時代,國產品牌將會在未來10~20年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競爭優勢。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之前巴菲特為什麼喜歡投資消費股的文章中,我和大傢分享過,巴菲特非常喜歡投資大牌消費品,例如可口可樂、寶潔、卡夫、亨氏,獲得瞭很高的收益。
我就收集瞭這些發達國傢消費品牌的數據,去研究歐美這些品牌的特點和規律來與中國做對比,為中國企業打造品牌和投資者選擇提供依據!
我們研究消費循環,首先要知道消費品行業有三個核心:
1、品牌2、渠道3、服務
在我們改革開放之初,以可口可樂、麥當勞、阿迪達斯為首的大量海外消費品牌湧入中國。
接著中國的本土消費品牌就經歷瞭一個被海外巨頭收購的階段,其中典型有中華牙膏、大寶、銀鷺、哈爾濱啤酒、小護士等等品牌。
這也突顯瞭歐美消費巨頭對於品牌的重視程度。
中國消費品牌的變遷也歷經瞭三個階段,對國內外的品牌有著不同的認知:
1、60~80後基本是在海外品牌湧入最兇猛的階段成長起來的,對海外品牌認可度更高。
2、90~00後逐漸成為主力消費群體,而這個群體對於海外品牌並沒有特別深的歷史印記。
3、在2000年之後,很多新的國產品牌也就快速崛起,大傢也開始接受優秀的國產品牌。
而在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和企業管理水平都有瞭提高,淘寶天貓、京東等線上渠道以及直播帶貨這樣新的銷售方式逐漸成為瞭大傢購物的主流瞭。
那我們與歐美成熟的市場對比一下,會有什麼不同呢?
我在這些發達國傢的消費行業裡,發現一個規律,隨著經濟發展和時間的推移,會出現行業前五名集中度越來越高的情況。
我收集研究瞭歐美和國內的服裝、食品飲料、傢庭消費用品、奢侈品消費品牌等行業的數據。
從2019年財務數據和市值統計,以前五位和前十位公司的市值和營收收入兩個角度看,歐美消費集中度有集中度高的明顯特點。
超過80%甚至90%,但是中國隻有40~50%左右,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1、我們先來看歐美服裝、紡織、奢侈品消費品牌對比
美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89.5%,營收集中度為62.8%
歐洲(前十)市值集中度為97.3%,營收集中度為88.6%
中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54.8%,營收集中度為38.1%
我們明顯可以從數據中看出,歐美國傢歐服裝、紡織、奢侈品消費品牌出現的集中度極為突出,中國的市場還沒有穩固下來,說明成長空間很大。
2、我們再來看食品公司行業對比
美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82.3%,營收集中度為73.5%
歐洲(前十)市值集中度為90.6%,營收集中度為56.2%
日本(前十)市值集中度為58.3%,營收集中度為34.2%
對比中國來看,中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56.8%,營收集中度為44.7%
與服裝、奢侈品一樣,歐美國傢前十品牌都有高度集中的情況,同樣中國品牌也有絕大的成長空間!
3、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中美日歐傢庭用品消費品牌對比
美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96.1%,營收集中度為91.1%
歐洲(前十)市值集中度為98.9%,營收集中度為95.9%
日本(前十)市值集中度為98.7%,營收集中度為96.8%
中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98.8%,營收集中度為95%
我們可以看到,與服裝、奢侈品、食品不一樣,中國的傢庭用品消費品牌與歐美發達國傢已經保持瞭高度一致,前十品牌都有高度集中的情況!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這種傢用行業龍頭品牌已經形成,出現新品牌或者被顛覆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4、從酒店旅遊餐飲行業看
美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73%,營收集中度為40.2%
歐洲(前十)市值集中度為76%,營收集中度為56.3%
中國(前十)市值集中度為83.7%,營收集中度為54.5%
中國的酒店旅遊餐飲行業集中度高於歐美國傢,說明市場已經進入成熟,如果沒有出現顛覆性技術和事件,新品牌出現的可能性是比較低。
通過歐美和中國在這四大行業中的對比,分析他們的市值、營收集中度數據可以知道。
在服裝、奢侈品、食品這些消費品牌上,市場還並沒有形成絕對的頭部企業,沒有出現營收高度集中在前10名的企業上,還有市場具有著較大的成長空間可以挖掘。
而在那些出現瞭營收高度集中在某一個品牌的消費行業,企業傢就要對行業的發展和定位做一個思考。
同樣,對於投資者而言,消費品行業龍頭公司的股票市值高度集中的情況,無論在品牌、渠道、服務都有著巨大的優勢,都是投資者可以考慮的對象!
大傢看我的系列文章有沒有一個印象,通過以上數據,無論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投資理財都不是靠想,而是數據驅動來做決策的。
希望大傢也逐漸養成這樣的思維:決策源於數據。
責任編輯丨羅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