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你从社区团购里省的那几分钱,是上亿人的生计

2020-12-1 30 12/1

文| 纳兰醉天
让补贴来的更猛烈些吧。

年初,快消品厂家希望自己把社区团购搞起来,希望每个业务员都成为社区团长,一水带货飞起;年底,快消品厂家都在想办法怎么建立一个新的防窜货体系;甚至,究竟社区团购平台走多少货就该罚经销商和二批商。

这变化的背后是:年初,快消品厂家搞的所谓社区团购,其实是社区特卖。自己建群,在朋友圈里甩卖,不要求能卖多少货,只求业务员有活儿干,让大家忙起来。但正是厂家这样的想法,助推了社区团购平台的兴起。

如今的社区团购,就是真正的团购,平台团购一批产品,只求最低价,依然是在群里卖、在朋友圈里卖,但更可能是卖到几千里之外。

于是,我们发现快消品摆脱不了帮平台引流,而自己做炮灰的命运。

01
炮灰往事

问:什么是引流最好的产品?答:鸡蛋和快消品。

这两个产品有几个共同特性:消费频次高,单价低,价格透明,消费者敏感度高。我们经常看到药店、商超做活动都是送鸡蛋,做促销多是食品、饮料、牛奶这类产品。

互联网行业逻辑是什么?前期烧钱引流,后期看数据,而后融资、上市,割韭菜。互联网行业不生产产品,他们只是产品的搬运工;互联网行业不制造需求,他们只用低价吸引你;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只有数据最重要,毕竟,上市才是最终的结果。

所以,互联网行业说,我们要做的是砍掉中间商,而自己做中间商,未来挣更大的差价——这就是大数据为什么要杀熟。当大家“熟”了的时候,也就是平台开始摘桃子的时候。现在,都是浇水、施肥、捉虫,你觉得它对你真好,其实它看你就跟农民伯伯看庄稼一个样子。

老人常说,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而快消行业成为炮灰,大部分也是自己作的。互联网公司有个概念叫获客成本,快消行业有个概念叫去库存。所谓获得成本,就是发展一个新用户(必须是陌生用户)的成本。在2015年左右,一个新用户的获客成本是38元。所以就有一些地推商,帮助互联网公司发展新客户。通常,获得一个消费者的成本是38元,那么,地推商给我30元就可以,地推商就用这批钱来采购快消品。因为快消企业需要去除大量的库存以及要所谓的增长。

所以,地推商就会找到快消企业,用团购,甚至是更低的价格在快消企业那里团一批货,而后,消费者在注册帐号时,就会把产品给到新注册的消费者。大家都享过这样的福利,一分钱买六瓶加多宝,一分钱买六罐银鹭八宝粥。并且,每个月的总结会上,大家都会说自己靠这样的方式消化了多少产品,如果你没卖出去,那就得检讨,站着开完会的节奏。下个月努力开发新客户。

企业可能本心不想做这样的促销,但你架不住下面执行层需要完成KPI来拿工资。当年,钱宝可没少用这种策略开用户,老纳还记得,某次会议讨论这个是不是合法项目时,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人说:“钱宝能在央视打广告,就证明是合法的”。

于是,在一群法盲和被业绩压成狗的人共同努力下,快消品开始了自己做炮灰的生涯。

虽然,P2P借贷平台爆雷后,这些快消企业没有被用户起诉的,但大家也都吓了一身冷汗。此后这种地推方式渐渐取消,改为拼多多们把获客成本转化成给到消费者的商品折扣中去。

你想一想,2015年,获客成本是38元,如今的获客成本至少要接近50元,毕竟,大家都活在APP下,想获得新用户太难,所以,就需要新的模式来吸引消费者。正因为有这样的获客成本概念,所以,平台在跟各路大神去要融资的时候就比较理值气壮:你没赶上京东、阿里,又错过了拼多多、美团、滴滴,钱不去烧,留着有什么用。我这个平台就是下一个风口。而后,平台说,我未来的潜力是1亿月活,我获客成本就要烧50亿。维系成本则另算,因为月活是比获客更高的数值——上了市,一切就都有了。

这个逻辑用的最好的是拼多多,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已是一个常态的存在。以前我们都想过,全中国的人,一人给我1元钱,我就成了亿万富翁,而如今,互联网平台是倒过来,烧50亿,平均到一个人是50元,50元感觉并不多,但如果一瓶水2元,卖你1.5你就会觉得便宜太多了。

我们觉得平台真敢烧钱,而平台知道自己烧钱就是烧纸——得先把鬼唬弄住,才能让他们来推磨。

02
平台的心

“没有中间商挣差价”的互联网平台,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后自己做这个“挣差价的中间商”。通常,一个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里,需要的层级是:厂家到经销商到二批商到终端客户到消费者。

而这些层级里的每个层级都养着大量的人员。厂家到经销商一级养着2000万的业务员、1000万的经销商;同样,经销商下面再养着2000万的二批商,二批商下又养着5000万的终端。基本上,从厂家到消费者中间的层级有着近一亿的人业者。而这些层级每一年光浪费的钱几乎是100亿起步,而把所有这些层级取消,1000亿的市场也是挡不住的。在这些层级之上还有上万亿的营销数据,那才是比层级更宝贵的财富。

对于这快蛋糕,过去几年产生了很多风口,比如,无人超市、无人货架,想抢的就是终端的生意,可惜,一地鸡毛;再比如,共享仓库、共享物流,那时候很多人做一些共享仓库,就是我弄个大仓库,给到几个大的经销商,你们的产品由我的司机统一配送,就能帮经销商降低仓库使用费、配送费,风险就是要看经销商对渠道的管控数据,所以,经销商没人愿意参与。

以阿里零售通、京东新零售为首,则是把目光对准了终端客户,让终端客户用我们的产品,让经销商上货到平台,而后客户下单,经销商配送。可惜的是,经销商也好,终端客户也罢,都是享受到福利后就跑,你要收经销商上架费,经销商说那我下架好了;你说,终端客户至少向着平台吧,至少是有订货福利的,可终端客户只是把平台当成比价的,你便宜我就在你这进货,你没补贴,我就让经销商直配。

就是,你有羊毛了,我就薅点;你没毛了,那我就该怎么玩继续怎么玩。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占完便宜就跑,真他妈的刺激。

于是,平台商们就只能考虑另一个方式:我收购中间环节,明目张胆的自己变成中间商;所以,那几年我们看到阿里巴巴、腾讯们对各种大商超的收购,都是打着改造商超的口号——其实还是因为这些中间商太“坏”了。

即然改不了中间环节,那就只能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了,让消费者倒逼着经销商,让消费者把平台直接变成中间商。

社团就是这样的模式:厂家—平台—提货点(团长)—消费者。然而,由于大部分厂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产品价格卖的那么惨,所以平台大部分还是要去忽悠经销商:我帮你们完成任务,你给我个底价,你拿企业给的提成就好了。

至于提货点的无限扩大,就是变向把终端点无限扩大——处处都是便利店。并且,相较于传统便利店还需要条码费,促销费(对,现在社区便利店也有这一套费用了),这些平台团购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所以,让经销商出个底价,也是可以的。

但大部分经销商还是很有节操的:一,要现款;二,要坚守顶多跟二批一样的进货价。就是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降价。不主动跟平台合作,但平台找过来我们也不拒绝,而平台要降价,经销商也不同意。

那些平台降的价,大部分与经销商无关。某蒙牛二批商提及:以特仑苏为例,经销商加价1-2元给我,我加价1元给平台,供价43元左右,而后,平台自己降价卖39.9元一提(用优惠卷更便宜),日期也新鲜,2—7天的帐期而己,只能说,平台补贴的太狠了。

所以,现在二批商都不自己消费自己仓库的产品了,而是也去平台上采购,比出厂价还低。甚至,一些企业已经制定了平台防窜货机制,认为你在平台上外流了6提货就算窜货,严厉打击有些二批商走量的想法。

同样的,快消品也好,鸡蛋也好,都有一定的破损退货。比如,10个鸡蛋坏一个,找平台,直接给消费者补钱。所以,现在会玩的团长都开始换方式薅羊毛。据说,有平台的破损退货比例达到20%左右,而以前,这个数字接近0。

至于终端客户担心的便利店没有消费者,其实,便利店本身也有做“社团”的,并且更有说服力,其实这也是一种引流,而兴盛优选之所以现在是头部的原因也是靠自己当初的连锁店。

至于终端有没有未来?看看平台巨头们有没有甩卖当年收购的大润发们就知道了。有的人认为:这样乱的价格,会降低企业品牌形象,产品品质这类的。就更不用担心了,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培养,消费者已经习惯薅羊毛一个价,实际购买一个价。拼多多百亿补贴下的苹果手机,不影响它自身的价值,平台要的是这个量,消费者要的是这个实惠。

当“强奸”没办法避免的时候,你只要不是主动参与就行,让他们折腾吧,咱们就是个炮灰,享受下薅的过程,就可以了……

END

严正声明:

《快消》公众号拥有19万粉丝,原创内容连续20次入选今日头条《青云计划》;

《快消》坚持原创,坚持真实阅读量,坚决抵制刷阅读量。

采访、撰文:纳兰醉天
编辑:橘子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爆料、采访(手机/微信)
快消君:18622159398
商务合作(手机/微信)

李先生:13720176124

吴女士:18971526435

杨先生:1338766348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