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守擂24年格力敗北

2020-9-3 41 9/3

白電巨頭爭霸,究竟誰是傢電行業的老大?

作為中國傢電行業的兩大巨頭,格力和美的選擇在同一天公佈半年報,可謂火藥味十足瞭。

8月30日,格力和美的先後公佈半年報業績,美的方面,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397億元,而格力上半年營業收入則為695.02億元,相比較於美的,業績幾乎腰斬,而且也被海爾超過。

這樣的業績也直接反應在二級市場上瞭。9月1日,美的股價上浮1.64%至71.7元,而格力則上浮0.46%至54.75元。今年以來,美的集團漲幅已超過24%,格力的跌幅則超過14%。

圖片來源:同花順

8月30日,傢電龍頭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同時發佈瞭2020年半年報。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格力營收約695億元,同比下滑28.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3.62億元,同比下滑53.73%。

其中,格力的營業收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研發投入多面下滑,空調產品、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產品的營業收入均出現縮水,分別同比下降47.89%、13.36%和19.60%。

圖片來源:格力半年報

而格力“老對手”美的則在2020年的上半年實現營收約1390.67億元,同比下滑9.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39.28億元,同比下滑8.29%。

圖片來源:美的半年報

而值得註意的一點是,今年上半年美的空調業務收入首次超過瞭格力,格力和美的的空調營收分別為413.33億元和640.30億元,格力的空調營收近乎“腰斬”。

此外,2019年,格力營收達972.98億元,美的達1537.7億元,二者存在約560億元差距,而今年上半年二者之間差距不斷加大,目前已拉開瞭近700億元。

而在凈利潤方面,美的更是從2018年上半年超格力1.31億元,2019年上半年超14.37億元,擴大到今年上半年超近75億元。由此可見,美的正在威脅格力江湖老大的地位。

不過,目前就空調產品而言,格力毛利率為32.05%,美的為24.20%,因此,格力仍有更強的產品盈利能力。

另外,白電“三巨頭”之一的海爾智傢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957.28億元,同比下降4.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8億元,同比下降45.02%。另外,海爾另一傢上市公司海爾電器上半年收入為350.75億元,同比減少5.1%,公司股東應占期內溢利為13.35億元,同比減少27.3%。

圖片來源:海爾智傢半年報

至於今年上半年營收、凈利出現大幅下滑的原因,三傢企業均提到,受上半年疫情影響,居民平均實際收入水平及收入預期水平均下降,導致消費者有效需求與消費信心不足,疊加疫情影響地產竣工、裝修、產品安裝和房產交付,白電市場需求萎縮。

那麼,就有這樣一個問題瞭,同樣都是“賣空調的”,為什麼格力和美的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呢?

如果非要問為什麼?那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恐怕就是是企業多元化佈局是否成功瞭?

曾有大佬總結,“格力是一艘航空母艦,美的是一支艦隊。”空調業務是格力最強也是唯一的王牌,通過將空調品類做到極致,格力實現瞭高速發展,占據著較多的空調市場份額;而美的雖然在空調業務上不如格力,但在其它品類的佈局則優秀得多,熱水器、洗衣機、冰箱等各個品類的份額都可圈可點,還收購瞭德國機器人制造巨頭庫卡,雖然還未盈利,但每年二十多億的虧損美的還遭得住。

圖片來源:美的集團財報

不過,全面發展的美的也被曝出瞭層出不窮的質量問題,8月20日,有消費者舉報稱美的旗下一款燃氣灶爆炸,一度將美的推進輿論的風口浪尖中,與此同時,有媒體曝出,其傢電產品的線上渠道存在貼牌代工、翻修的情況。

對於嚴重偏科的格力來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畢竟全科優秀的學生後勁很大。我國空調品類已經進入存量市場,近三年的總銷量沒有明顯增長,這對於主要靠賣空調賺錢的格力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2014年,格力就提出瞭“將格力電器從一個專業生產空調的企業發展成一個多元化的集團性企業”,然而其它業務大多如同董小姐親自代言的手機,如同菲律賓跳水隊的表演,水花賊大,分數卻不理想。

當然,進一步導致兩傢公司差距的,還有因董明珠直播帶貨凸顯出的隱憂。  

目前格力的銷售主要依靠各地銷售公司,格力給銷售公司制定提貨目標,再由銷售公司負責線下的代理商和經銷商們。

最簡單的道理是,銷售每多出一個環節,就多出瞭一個賺差價的中間商,據瞭解,格力的銷售公司加價較多,普遍保留有5—8%的凈利潤率,這最終都體現在消費者購買時的產品定價上。

同為體外銷售,美的曾經和格力的銷售模式相似,但美的的渠道變革先到一步,2017年,美的空調業務開始推行“T+3”模式、2018年引入商務中心、2019年推行網批模式,產業鏈效率逐步領先格力,在線下渠道,美的和格力的產品差價近千元。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而在格力追趕直播帶貨風口時,公司和銷售公司的矛盾則被進一步激化:格力的直播帶貨歸根結底還是低價促銷,通過低價賣掉的空調來自格力,而非線下銷售公司,這導致瞭銷售公司壓力驟增。

數據顯示,首場直播銷售額為22.53萬元,此後成交額分別達3.1億元、7.03億元、65.4億元、102.7億元,上半年直播帶貨貢獻超178.23億元。

而格力現在推行的新零售政策,則是通過一系列的折扣措施來挽救銷售額,並借此為線上零售佈局,但這些對於線下銷售公司來說並非好事。

在此之前,就一直有人稱格力總部太過強勢,出臺政策不考慮經銷商意見的傳言,據媒體報道,8月初美的山東業務平臺召開的經銷商會議上,出現瞭不少格力經銷商的身影。

目前來看,為瞭業績,三大巨頭都在做出改變,美的目前稍微領先一步,格力與海爾也在奮力直追。

實際上,近10年以來,作為交替坐上中國白電行業頭把交椅的兩傢企業,美的、格力的“互撕”從未中斷過。

從以往資料可知,美的、格力就曾經多次陷入過專利戰。2017年,格力曾以專利侵權為由將美的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索賠5000萬元;同年,美的還曾在兩周時間內提起針對格力的三起專利侵權訴訟,索賠4000萬元。有專傢評價稱,“雙方基本每年都會有專利戰,吸引很多流量。”

除瞭專利戰,美的和格力還爭奪大客戶資源。例如,美的、格力針對裡約奧運會場館的空調、國內軌道交通項目等大型工程,打“口水仗”,表示都自己是“唯一提供商”、“最大的供應商”。

而雙方最近的一次爭議事件也是源於大客戶項目。今年6月,格力、美的就中國移動某招標采購項目互相嗆聲,格力意指中標單位重慶美的“弄虛作假”,美的則稱相關業績為真實業績。

相比於美的和格力,海爾似乎在行業大戰中存在感並不高,當然,這和海爾的業務結構有關。而且海爾還曾遭到美的和格力的“圍剿”。

而這一系列輿論戰的背後,體現的是行業競爭格局的逐步固化。資料顯示,2019年,空調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行業集中度提升,國傢對房地產的嚴控也對強依賴地產的空調行業產生影響。

而2020年,疫情更是使得頭部品牌聚集效應更為明顯。格力和美的這兩傢競爭已久的公司,或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包括產品、價格甚至人才戰。

目前來看,美的的多元化品類較豐富,但格力產品的單價、毛利率相對美的更高,存在降價的空間。2021新冷年在即,下半年空調巨頭們很有可能再次發起價格戰,但究竟鹿死誰手,還需要等待時間來驗證。

對於在直播帶貨玩的風生水起的格力來說,能否憑借董明珠一己之力實現逆轉,彌補營收缺口?目前來看,已經基本不太可能瞭。

究竟最終結果如何,目前來說還為時尚早,格力為保住霸主地主,究竟會打出什麼樣的價格牌,我們也不得而知,巨頭爭霸的遊戲還是繼續,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也不知道最後的贏傢會是誰?

素材綜合自:AI財經社、時代財經、互聯網新鮮事

Ta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