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外壳与灵魂

2020-11-17 49 11/17

在1990年,一场主题为“智慧城市、全球网络”的国际议会在旧金山举行,这是智慧城市思想首次被提出。2020年,恰是智慧城市理念诞生的整整30年。

在这30年间,智慧城市经历无数新兴技术的应用,如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城市,互联网时代的无线城市等等,虽然以智慧城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有很多,但绝大多数的城市,仍然只有智慧城市的“外壳”,而缺乏智慧城市的“灵魂”。


1933年8月,《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可见,城市作为市民美好生活的场所,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应该从满足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角度为出发点。

换言之,智慧城市不能只强调技术在应用中的表现,真正感受到智慧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居民,做到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才是拥有灵魂的智慧城市。

让城市中充满流动的智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500个城市宣布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而在全球,已经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超过了1000个。但什么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一个城市如能被冠以智慧之名,它的智慧必然是流动的,流转在不同的场景之间,并串联起这些场景和人。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今年的新冠疫情,无形的病毒就像是无孔不入的冷血杀手,最令人可怕的是其长达14天的潜伏期,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尽快与病原体做到隔离。这时候,“健康码”的出现,就代表了城市的智慧,通过精准分析的大数据,就可以让每个人的行为轨迹变得“透明”,让防疫从被动,变为主动。

这种城市的智慧,也体现在疫情之后的复工复产当中,春节后“复工潮”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只有及时掌握重点疫区旅居史、停留史、居住史对象的活动轨迹、分析挖掘密切接触对象,才能做到阻隔疫情传播途径。这显然也代表了城市的智慧。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显示:六个一线城市实现有效防控仅需11天,而其他城市则需要15天到21天。这个数字也证明了智慧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在疫情中的防控手段就更出色。智能化像是一把标尺,衡量了同样条件下,城市的防疫抗疫能力和治理程度。

若抛开疫情的特殊性,我们也可以从很多落地的项目上,感受到城市的智慧。

在天津,国内首个“AI+智慧城市”泰达新城。通过“1+4+N”方案,即一个中心、四大平台和N个创新应用,将泰达建设成繁荣、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城。其中的四大平台就奔着“聆听民声、感悟城市、关爱民众及服务产业”的宗旨而建设的。从结果看,居民对办结案件的结果满意度达91.81%,实现了城市状态的实时感悟,大数据+AI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确、精细、精准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在郑州,郑东新区智慧岛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已初步形成大数据产业聚集效应,打造“智慧岛、基金岛、人才岛、众创岛”的四岛共建模式。目前,通过无人机+5G+AI完成全方位环境监测,自动高效替代人工;基于大数据实现企业360°精准画像,建设精准招商系统,建设了5400万全国全量“活”企业数据。

在安徽黄山,黄山市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按照“平台共用,内容共建,成果共享”的原则,按照“1+1+1+8+4+N”(“1朵云+1底座+1中心+8个专题+N应用接入+4体系”)架构体系,通过构建“数字政府”的运行和指挥中枢,打造数据融合、业务协同的智慧文旅运行指挥中心。在项目落地后,黄山市基于文旅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客流的监测预警,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决策层对节假日人工蹲守景区模式改为在运行指挥中心远程指挥多个景区。在环保方面,通过环保大数据分析对大气和水污染事件进行溯源分析,从原来的人工排查改为大数据技术辅助排查,效率提高了130%。

不难发现,智慧城市的目标,都是以人的体验、感受、行为方式为出发点而不断升级进化,无论是智慧的政务还是智慧的服务,都通过技术能力,不断简化流程让办事人员获得了良好的服务体验,让企业感受到政策的关怀。

数字深圳是智慧城市的标杆

的确,每个城市因为有每个城市不同的人群,所以有其独特的声音。北京胡同里的高亢婉转,上海弄堂内的软语温存,广州茶楼中的热闹攀谈。每一座城市的声音,就像是城市的灵魂。无论你走到哪里,听到这些声音,就像是回到这座城市。

而深圳的声音就是创新的声音。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

作为创新之城的数字深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也走得非常靠前。

早在2013年,深圳就提出了一些想法,对电子政务进行改革,把对老百姓的服务优化配置到市区里面去;并在2015年提出优化改造,把所有事务通过一个统一的入口,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并实现了业务部门在基层的协同。随着这些智慧创新的深入,深圳也形成自己特色的智慧应用,比如把14个部门改成1个窗口就可办理好;“深圳90”,即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总审批时间不超过90天;秒批,提倡300项不见面审批等等。

我们知道,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人活动的场所。过去城市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未来提升人民幸福感将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从数字化迈向全面智慧化,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深圳之所以成为了智慧城市的标杆,就在于深圳的城市建设,聚焦关怀人、解决人的问题,紧紧围绕着人的所求所需来认真地研究城市的治理。

这种以人为本的智慧,在深圳的各个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深圳机场,刷脸安检、预约安检、全流程自助安检,简便的流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乘机安检的印象。由于深圳机场国内登机口自助设备覆盖率已达100%,并全部实现了刷脸登机,平均每位旅客只需1-2秒即可快速准确完成验证通行,“一张脸走遍机场”在深圳机场已成为现实。

深圳地铁,在11号线列车试行地铁5G超宽带车地无线通信,5G技术可以促使地铁运营生产中所有涉及数据传输的工作都可以达到全新的高度。在福田地铁站,乘客可以在入口处的平板电脑面前“刷脸”出入,深圳地铁还可以通过“车厢拥挤度智能系统”掌握客流情况,从而帮助乘客更舒适地搭乘地铁,进一步提升客流安全。

显而易见,智慧深圳的样板告诉我们,“以人为本”的城市会会更有生命力,并让居民幸福感和归属刚更强。有一种说法叫做“逃离北上广”,的确一线大城市会给人带来压抑感和孤独感,而“以人为本”的深圳,正在通过不断提升的体验,弱化甚至消除这些感受,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共享深圳的智慧。

城市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更是一个拥有综合智能的生命体。这要求智慧城市,能够感知,能够生长,像一个充满智能的整体,为市民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城市智能体让城市充满温度

2019年底,德勤在《超级智能城市2.0》中对“智慧城市”的理念提出了新的定义:强调智慧城市的发展将更以人为本,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导向。


很显然,这个定义将智慧城市拉回到以人为本的本质。事实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人为本是最根本的思路,却也是最难以实现的方向。人作为城市当中的最小因子,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人”这个因素本身就代表了城市中一切复杂的场景。

所以,华为站在人的价值角度,重新思考、构建、实现城市与人的良好关系,并提出了城市智能体的理念。

第一,城市智能体代表了华为对智慧城市的深入思考,它是经过了3年的概念演化而来。华为提出完整的智慧城市理论是在2016年,之后在2017年又提出“智慧城市神经系统”,直到2018年才归纳总结出城市智能体。

第二,华为是业界第一个将“体”这个字与智能和城市并列的,也就是说华为对智慧城市的理解,越来越“拟人”。华为希望城市智能体能够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就如同一个人一样。换言之,城市智能体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城市管理者,而不是冰冷的技术组合。

如城市智能体解决方案,是通过四层架构来实现自我生长:智能交互(四肢)、智能联接(神经网络)、智能中枢(大脑)、智慧应用(躯干),让城市更像是一个人,只有人更懂以人为本。

第三,除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之外,华为城市智能体不同于传统智慧城市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充分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内生城市智慧,通过城市“感、传、知、用”等全要素覆盖,实现业务感知、数据传输、信息分析与处理、城市应用的完整闭环,构建完整的数字化体系,融入城市全要素,让城市顺畅运行、均衡发展,自我优化,生生不息。这也算是华为近期提出的“5机协同”理念,与智慧城市的结合。

第四,对于构建城市智能体,华为有清晰的方法论。这就是华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1+1+N+X”的整体解决方案架构:第一个“1”即1个智慧大脑。以IOC为核心框架,支撑业务横向到边,组织纵向到底的未来城市治理体系架构,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第二个“1”即1个城市底座。包含五个模块,泛在智能、数据海洋、智简网络、无边界云、城市平台,以统筹、集约、弹性、安全的理念牵引城市新基建发展方向;“N”即N个垂直领域应用。牵引行业解决方案销售,补齐城市数字化发展短板,提升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X”即X个智能应用场景。以华为现有能力为基础,适度超前理念做牵引,设计“6个1”面向城市大场景服务的水平方案。

截止目前,华为已经为全球40多个国家、200多座城市提供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既拥有在北京、深圳、天津、苏州等大城市的全面建设经验,也有在湖南益阳、安徽黄山、甘肃敦煌、山西灵石、河北灵寿等中小城市的实践经验。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技术与场景的紧密结合,再到丰富的落地实践与方法论,城市智能体做到了让智慧城市拥有灵魂。更多有灵魂的智慧城市,我们可以在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一探究竟。

在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期间,华为将通过举办“共建城市智能体提升综合竞争力” 主题峰会,邀请业界思想领袖、行业专家等,围炉共话,展开一场城市与城市的对话,敬请关注!

相关推荐